经典的课堂 精彩的人生
2014-04-29翟福艳
翟福艳
摘 要: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效率的重要性。教师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形成高效课堂的研究也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给学生一个怎么样的课堂,让学生得到怎么样的发展讲述了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所做的研究和尝试。
关键词:情感的课堂;交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
拜读《经典课堂》一书后,我受益匪浅,也在自己的教学中常常反思,我的教学究竟给了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读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二字。如果我们老师没有激情,那么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呢?如果我们的课堂没有激情,又如何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学习呢?因此,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给学生展示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创设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陪学生读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为例,我采用了多媒体教材,在大屏幕上展示了银河系,宇宙以及其他天体的动画,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当浩瀚缤纷的银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对银河的浩瀚充满崇拜,对银河的深邃充满好奇,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渴望。于是,我顺势问道:“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问银河吗?你们还想和她说些什么话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兴趣盎然,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教学过程更活跃了。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生活中没有交流,就没有快乐;事业中没有交流,就没有成功;教学中没有交流,就没有乐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被“满堂灌”,被动地接受知识,就连随堂发言的机会都很少,更谈不上是和老师、学生、文本进行交流了。交流是建立牢固、友好、长久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互动。第一,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放下“师道尊严”架子,多關心学生,正视个体差异,多沟通,多交流,消除学生的“畏师”心理,让学生有发言的勇气和欲望;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发言、多倾听学生的话语,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在教学中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能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而且还能在提出学生主体性的同事,加强生生交流,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就是燃烧激情、放飞梦想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小学生他们拥有无限的潜力,给他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给予学生一个足够大的舞台。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的工作就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例子,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通过实践,进行学习能力的巩固。基于此,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搜集并介绍一些课外读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迁移,得到更加广阔的知识熏陶。例如课本中《墨梅》教授完之后,我就介绍了类似《马》《青松》等等一些关于借物言志方面的古诗,帮助学生积累和拓宽知识。我们要做一个牧羊人,带领学生到肥沃的草地上尽情地享受,而不是一个圈羊人,把有限的牧草拔回来喂给学生。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感悟的课堂”,首先,要引导学生将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写的是“南国风光”,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和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生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准备好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给学生展示了魅力的榕树,勾引起学生的思乡之情;其次,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在欣赏了美丽的图片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把自己家乡的魅力介绍给其他同学,学生一一叙述都饱含着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对文本的理解便更深刻的;最后,把作者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对于这感悟又不尽相同。当我们在阅读、学习和感悟他人的文章时,应适当地联系自己的情感,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李敏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06.
[2]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
[3]李炳亭.高效课堂22跳[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
(作者单位 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张巨河学校)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