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几点思考

2014-04-29俞晓玲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墙饰布置创设

俞晓玲

一、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大体情况

(一)主题墙饰大致有以下几类

1. 装饰性主题墙。这类墙饰是为“美化”环境而布置,一般是宣传性的儿童画或是纯粹的装饰画,这不能称之为“主题”墙饰,最多只能看作是为布置环境而做的装饰。

2. 以故事为主题的“连环画”类墙饰。这类墙饰是通过所呈现的一组画面,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一开始很有吸引力,但是当幼儿熟悉故事之后,便不再对墙饰感兴趣了。

3. 呈现活动成果的墙饰。这类主题墙饰比较多见,一般用来展示幼儿的活动成果,如美术作品展示、幼儿表现评价图等。优点:这类墙饰是动态的,需要幼儿参与;问题:只展示幼儿活动的结果,而不显示其活动过程,各内容之间缺乏内在有机联系,即主题不明确。

4. 呈现过程的动态主题性墙饰。这类墙饰并不是很多,但作用最大,只需在第三类墙饰的基础上,提升认识,改进一些行动,把具体过程呈现出来。

(二)主题墙创设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体,包括主要内容的生成、主题墙内容、布置的形式等,几乎都由教师一手策划完成。

问题二:主题墙饰固定多,变化少。主题墙的创设,需要关注幼儿兴趣的发展变化,并随着每个主题活动的自然开展和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但反观我们的主题墙,很多都是教师在主题的开始就贴上好多东西,而且舍不得拿下来。主题进行中即使内容有变化,也只是增添边边角角,整体感觉不“活”。

问题三:主题墙堆砌多,规划少。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将整个主题墙变成了作品展示区,墙面布局比较乱,对幼儿作品不加处理,只是简单地将主题墙分割成几个区,给人以零落、杂乱的感觉。

问题四:主题墙雷同多,特色少。主题墙饰往往大同小异,缺乏个性,没有亮点,内容雷同,材料相对单一。这样布置出来的主题墙,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也很难判断是哪个年龄段的墙饰。

二、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主要途径

(一)让教师走出主题墙创设误区

1. 在时间上,它是短期性的,前后只有一个月左右。教师可以根据当前课程实施内容来考虑“主题墙”的内容,可以和班级内较持续的其它环境创设相辅相成,保证创设过程与幼儿学习课程相适应。

2. 在空间上,教师要根据班级墙面区域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哪些开阔的墙面适合做主题墙,哪些边边角角适合做活动区域,都要作安排,保证结构的有序性。

3. 在创设理念上,教师要抓住幼儿、环境、课程三要素。即幼儿的参与度要高,环境的真实性与审美要相结合,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要强。

(二)让幼儿成为主题墙创设的主人

利用主题墙,紧密地与班级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让幼儿积极参与到主题教育活动中,结合生活深入挖掘,慢慢形成有关主题的资料。在班级内组织幼儿讨论这些内容,确定相应的位置,布置在主题墙上。这样,幼儿在与主题墙的对话与交流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丰富了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

整个主题的创设均由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人,再也不是游离于班级环境创设之外的欣赏者,而是环境的创造者。

(三)让课程成为主题墙创设的内容

幼儿的学习环境是实施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资源保障,班级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反映了教师和幼儿积极、主动建构教育经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墙就是园本课程,就是目前幼儿所学课程最生动的演绎。虽然幼儿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人,但教师却是引导者与支持者,教师只有不断增强解读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的能力,才能掌握让主题墙成为幼儿亲自经历课程的技术。

(四)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整体

1. 各个班级在准备下一个主题时,提倡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研讨,平行班的教师彼此交换意见,展示主题内容的不同侧面。

2. 在创设“主题墙”时,不要求一次性上墙,课程进行到某个阶段,可以布置某个板块,到该主题结束时,主题墙自然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3. 同一年龄段的幼兒可以相互观摩、欣赏、评价,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去看看其他年级的“主题墙”。

猜你喜欢

墙饰布置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墙饰教育的有效策略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墙饰设计的探索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浅谈幼儿园墙饰的创设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如何科学设计幼儿园墙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