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走转改” 让党报“萌”起来

2014-04-29谭玉兰

新闻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走转改党报工作者

谭玉兰

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党报,恐怕离不开新闻界的那句老话:“有用、好看”。要做到“有用、好看”,就必须不断丰富报道内容,创新表达手法,让党报“萌”起来,让读者感到可亲可爱,从而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不断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公信力与影响力。

让党报“萌”起来,就必须抓好“走转改”,这是由党报的使命决定的。抓好“走转改”,我个人认为,提高认识是基础,严密组织是关键,健全制度是保障。

提高认识是基础

黨报是实现党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告诉群众,把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充当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有效交流的媒介。

要想及时传递人民群众的呼声、诉求,准确表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走转改”。只有深入基层、贴近普通百姓,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疾苦,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通俗易懂地传递给群众,发挥新闻传播应有的作用。

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的目的所在、动力所在,更真切地体会到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自觉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

严密组织是关键

联系本报实际,过去我们也曾经开设过“走转改”的栏目,也曾经采写刊发过一批有影响力的稿件,但也存在着值得改进的地方。

比如,从2011年8月24日起,本报曾开设过《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专栏,并下设了《采风》《见闻》《视点》3个子专栏。当时,社领导牵头、部门主任带队,组织过多批采访小分队,形成了一定的报道规模和声势,也抓回了一批“活鱼”。但总体上说,与预期的效果相比,尚有距离。

分析原因,从所刊发稿件的内容看,存在着“四多四少”的问题:碰到啥写啥的稿件多,与一个时期的主题宣传高度契合的稿件少;一般性采访的稿件多,深度挖掘的稿件少;题材一般的稿件多,题材具有典型意义的稿件少;表扬性的稿件多,反映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为群众鼓与呼的稿件少。也有的稿件干脆就是工作报道,只不过贴了个“走转改”的标签。这样的走基层多少带点儿被动的成分,给人感觉是为走基层而走基层,与“走转改”的初衷不够吻合。

去年以来,自治区主要领导对本报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本报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本报的传播力、公信力与影响力,本报今年的“走转改”应该严密组织,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

首先,栏目设计要与当前的主题宣传紧密结合。如果说要闻版要让各地读者知道各级党委、政府在干啥、提倡啥,那么通过“走转改”系列专栏,就要让各级党委、政府知道老百姓在干啥、在想啥,自治区的大政方针在基层的反响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问题等等。

其次,本报各个层面都要做足“功课”。新闻界有句老话,叫做“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从指挥部到每个作战单位及个人,都应该根据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了解掌握自治区的整体情况、各地特点及大政方针,并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找到值得报道的线索或典型。指挥部最好有相应的研究策划组,负责搜集梳理线索、研究策划选题,从而更好地对各地、各部门的采访进行部署。

第三,在“走转改”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记者要带着思想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在“走转改”中,记者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方面要深入采访抓新闻“活鱼”,另一方面要满腔热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用到为百姓造福上。在“走转改”中,记者要不断拓展思路、拓宽视野,从而丰富报道内容。在“走转改”中,记者还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读者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创新报道形式,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尽量让本报“萌”起来。

健全制度是保障

联系本报实际,我们在版面保障上没问题;但在建立激励考核机制上,应该予以考虑。目前本报一线的记者多数是社聘身份,挣的都是绩效工资。而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与每人每月见报稿件所得的分值总和挂钩,得分越高,挣钱越多。多劳多得本无可厚非,但单一的“按分取酬”的分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分儿本位”倾向,即只要多发稿多挣分就行。这种倾向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记者深入基层,抓深度报道、抓重头报道的积极性。因为从“挣分”的角度看,抓深度报道和重头报道得不偿失。

因此,建议汉文报编辑部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制定出相应的条款,在机制上鼓励记者深入走基层,下功夫写好稿。

责任编辑:邰山虎

猜你喜欢

走转改党报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对“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故事细节语言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