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报道应注重环环紧扣的全链条模式
2014-04-29张俊在
张俊在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自2011年8月开展以来,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推出了一批广受好评的精品佳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在目前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塑造社会共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走基层报道成为主流媒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领公众舆论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寻找问题(即舆论热点)—确定故事(即新闻线索)—展示全景(即新闻背景)—理性回应(即舆论争议)”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模式①。这一模式的出现,对于提升走基层报道的创新能力,推动“走转改”活动走向深入,产生了巨大作用。
依据这一模式,结合工作实际,我想谈谈如何确立起走基层采访工作环环紧扣的全链条模式。
走基层搞报道本是记者的本分,如今从上到下推动走基层活动,说明这一本分正在丢弃。重拾起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清走基层的意义,达到“真走”的目的。
做到真走,必须要用三个“真”来做基础。一是用真心。“走转改”活动不仅是发扬新闻工作的一贯优良作风的重要表现,也是在当今媒介传播形态多元多变的情况下,主流媒体提高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媒体,必须在一线、在现场、在基层,发出一线声音,用百姓语言解决百姓事件。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蔡名照说,改进创新正面宣传,关键要解决真实可信、吸引人感染人的问题。新闻必须“源于生活、还原生活”,要坚持深入采访,使正面宣传有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生动的细节,让人们可触摸、可感受,才能更好地发挥正面宣传的重要作用②。
真正走入基层,才能真正体会到变化,才能切身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如今随着媒体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记者没有到现场也可能捕捉到现场声音,没有到现场也可能会写出有关现场的文字。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主流媒体记者,一定要在现场,要用真心感悟。
动真情。新闻记者的感情在大地、在泥土,走基层,站在大地上贴近泥土,才能体会到跟百姓接触的情感,才能作出有情有义的报道③。
讲真话。要用采访对象的语言讲采访对象背后的故事,要讲受众听得懂的话,这是“走转改”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素养,也是媒体和编辑记者基本的职业操守④。
2011年2月,在中宣部召开的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时任部长的刘云山说:“新春走基层的实践再次启示我们,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含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有了思想的火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⑤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外媒体也把“基层人物”和“基层社会”作为中国报道的重要选题和素材。2011年7月,新华社报道了江西省铅山县女邮递员罗细英16年如一日服务边远山区百姓的事迹。英国《卫报》驻京记者马尔科姆•穆尔以此为线索,推出了题为“行程已达12.4万英里的超级女邮递员”的报道,被近百家媒体转载。2012年6月,由我国网民拍摄的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最后一刻勇救乘客的视频通过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播出,获得了超600万次的点击量。
由此可见,从全球传播角度看,走基层报道已经成为主流,而有价值的走基层报道不仅是受众追捧的热点,而且也是彰显地区形象的重要元素。
走基层需要真走下去,但更需要有的放矢地走下去,也就是說要带着问题走基层。在去年本报走基层报道中,好作品无不源于此。特别是一些高质量的经济报道,深刻体现出了策划设计和深入采访的匠心独运。如:《打造中国避暑休闲之都凭什么?——来自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调查报告》《香港的大菜篮子为啥搁在这里?——来自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调查报告》,它们均以设问为标题,既体现出了调研报道的风格,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引人入胜。
再如“链”上谋转型、“海”上造新城、“治”上出文明——乌海市贯彻落实“833”发展思路环保行动3篇纪实报道,记者以其深刻的思考,对地方发展进行剖析,使报道的力度和厚度显著增强,从而赢得读者的赞扬。
在“链”上谋转型的报道开篇这样写道——
“‘GDP再高,全是黑的,有什么用!财政收入再高,环境出了问题,有什么用!不久前,乌海市委书记、市长侯凤岐面对媒体的发问,亮出了煤城乌海转型的底牌。
“作为国家第三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乌海的转型发展夺人眼球:要用环保战略再造一个绿色新乌海。
“在侯凤岐看来,‘只有让乌海的天空变蓝了,空气清新了,才能给百姓带来真正的福利。
“可是对乌海来说,环保问题就是个产业问题。这个‘福利能否送上,关键取决于产业的升级转型。它是资源型城市推行环保必须要面对的第一道关口。”
这样一个开头,确实精彩。一在实,对比出问题,引人深思,欲罢不能。二在写作技法精巧,扣人心弦。从这些报道,我们不难看到作品成功的轨迹,感受到深入才能深思,深思才能深刻。如果是匆匆忙忙下去,慌慌张张上来,得到精品岂不是天方夜谭?
有了带着问题走基层的自觉,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进行写作方式的创新。有资料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一个媒体而言,增强吸引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便是“讲故事”。特别在众声喧哗的微博时代,“谁的故事更受欢迎”已成为相互间角力的决定因素。
讲好故事,我觉得首先要做到“要表现、不要陈述”。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他总结的消息写作10条规则中说,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按照要表现不要陈述的规则,就必须要做到:把精彩的引语放在前头。记者对于与众不同的议论、精辟透彻的分析和对事件的总结性的言论应该十分敏感。引语能使报道富有戏剧性,使读者能够想象谈话者,获得逼真感。
新闻自有新闻的语言特色,但新闻语言也来自于生活,而不是记者头脑中固有的预构词句。用什么样的结构、语言去表现新闻,关键看什么样的结构和语言最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使读者感兴趣。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在一封致读者的信中曾说:“某些模式化的报道(倘其中没有更多新闻)是过于沉闷,而让人生倦了。试着略略地改换一下它的‘姿态,即便是一条导语更新,某个句式的变化,也会有些显眼。我的几则当天新闻,落笔匆匆,其实论不上什么好文章,之所以被你们注意,不过是多少给人点‘换味儿的感觉罢了。”
郭玲春的感受,我想可以作为我们进行走基层报道中创新写作方式的座右铭。
注释:
①史安斌、李彬.全球传播视野下的“走基层”报道浅析[N] .互联网数据 ,2012-09-06。
②蔡名照."走转改"是重塑传统媒体优势的有益探索 - 新闻频道 - 西部[N]. - 互联网数据 - 2012-09-16。
③④宁黎黎.《发扬“走转改”精神 深化“走转改”活动――用心走基层 用情转作风 用功改文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研讨会综述[J].《中国广播》- 2012。
⑤在走进基层中提高新闻工作服务群众的水平[J].刘云山《中国记者》, 2011年。
责任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