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节目中的纪录元素应用
2014-04-29毕潇楠
毕潇楠
摘 要:纪录形式产生之初,就与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学家,同时也是被称作纪录片之父的弗拉哈迪,把那努克一家人的生活拍摄得趣味盎然。所以纪录形式从来不是娱乐的对立面,相反,如果用好娱乐综艺节目中的纪录元素,会使娱乐节目更有故事性,更好看,也更能出彩。而由于真人秀节目本身与“纪录”这种形式就有着不解之缘,因而探索纪录元素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对于做好真人秀节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 纪录真实性
1998年,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人物,他生活在一个被搭建好的硕大的摄影棚之中,每天的生活,工作,交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当作电视节目呈现在电视荧屏之上。当然,这是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里面的情节。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真人秀节目”的名称,也正是来源于此。
一、真人秀节目的缘起与界定
真人秀(Reality Show)是真实电视的一个分支,起源于1999年9月荷兰的一个极具争议的偷窥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以作家乔治•奥威尔著名小说《1984》中的一句话:“当心,老大哥在看着你呢!”为创意制作,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电视台竞相模仿的范本,在彻底颠覆电视传统的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真人秀的全球性浪潮。①而在我国,真人秀节目真正的兴起,还要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说起,虽是借鉴了《美国偶像》选秀的形式,但无疑是给当时的电视界带来了新的血液。“超女”成功之后,各大卫视纷纷效仿。虽然各大卫视骤然而起的选秀之风后来得到了一些扼制,但是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真人秀节目却并没有因此而绝迹。近年来,各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不降反增,涉及到的节目类型也从单纯的唱歌比赛延伸到跳舞、跳水、厨艺、相亲、演讲、亲子互动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制作精良、收视率高、市场占有率大的王牌节目,如《超级演说家》《中国好声音》等。
虽然这些真人秀节目无一不披着娱乐节目的外衣,但是任何形态、任何内容的真人秀节目都会大量使用纪录的手段和纪录的元素。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曾经给真人秀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他认为,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这一定义中所提出的“规定情境”与“纪录”确实反映真人秀的基本特征。②而本文对于真人秀节目的研究也将以尹鸿教授对真人秀的定义为基础。
二、纪录元素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
根据尹鸿教授对于真人秀节目的定义,任何一档真人秀节目都可以看成是由“规定情境”与“纪录”这两个要素构成。因为“规定情境”不同节目的主题内容会各不相同,或是歌唱类,或是舞蹈类等等。而由于纪录元素应用程度和形式的不同,使得节目展现出来的形式各不相同,全程以纪录形式跟拍的《变形记》《爸爸去哪儿》与《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节目相比较,显然是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中国传媒大学的苗棣、常佩映在《真人秀与“现场追述”》一文中,认为“现场追述”这一形式将纪录叙事和虚拟叙事的特点结合了起来。所以本文也延续两位老师的思路,将真人秀节目分为现场纪录、虚拟纪录和现场追述三个部分来论述纪录元素在真人秀节目当中的运用情况。
(一)现场纪录
现场纪录本是对现实存在空间的客观纪录,依照节目本身录制的形态可以把这类纪录分为两种:一类是在演播室中进行的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从“超女”兴起之后便开始一直活跃在各大卫视的荧屏之上。如近年来收视率较高的歌唱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等等,都属于在演播室进行的竞技类的真人秀节目,纪录的一般多为赛程或者游戏过程。而另一类是在演播室外进行的真人秀活动,这类节目的形态可能会更像纪录片,也有学者把这种形态的真人秀节目称为“新生态纪录片”。但即使是形式不同,这两种真人秀节目类型在现场纪录方面均有着共同的要求。
1.尽量做到真实客观地纪录,把摄像机对拍摄对象的干扰降到最低。与扮演类型或者是游戏类综艺节目相比,真人秀节目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因纪录而产生的真实性,这种真实并不是一定绝对客观,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展示出来的真实。虽然它经过了一定程度的策划、编辑和剪辑,但是这类节目最可贵的地方是,某个人某个场景下出现的表情和反映是他当时真实的表达。而要保留下这种真实,必然要把摄像机的干扰降到最低,因为这种干扰在纪录形态的真人秀节目中表现得可能更为明显。
事实上,很多节目也都注意到了这些方面。像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一集中,每对亲子分到的一间屋子中,都能看到至少有一个固定机位和一个移动机位,不管是爸爸们还是孩子们,都能做到“无视”镜头的存在,几乎没有“偷瞄”镜头的出现,这样大大提升了节目的真实感。在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星星知我心》中,虽然也是明星与小孩儿的互动节目,但是很显然,明星走进孩子们家中的时候,只有一个移动机位在拍,而且被摄的明星显得很不自然,经常会抬头偷看镜头。由于机位少造成节奏控制起来比较困难,从而大大降低了节目的趣味性。
2.注意把握节目进行过程中的细节元素。可以说,细节能够决定真人秀节目的成败。而且并不是纪录片形态的真人秀节目才需要细节,演播室内的节目更是需要。一个简单动人的小细节,往往要比主持人说上几十句煽情的话语要来得实在的多,也更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第二季《中国好声音》中,汪峰战队第一场选拔赛中毕夏和Simon的那一场,即打动了很多的观众:Simon留在台上等待被再度选择的时候,镜头切给了在一边激动得举手加油的毕夏,毕夏流着眼泪得知Simon最终没有被选时,又切了毕夏流泪的特写镜头。而在Simon在一片呼喊声中走下舞台时,毕夏突然从舞台的另一边跑了过去,显然这个镜头不是设计,而是出乎摄制人员意料之外的,因为Simon一直在往前走,跟本没有察觉到从后面跑上来的毕夏,而摄像师及时跟拍,捕捉下了两人拥抱的感人一幕。
除此之外,演播室的现场布置,现场镜头机位的调度,对于真人秀节目的现场纪录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节目的策划、编导、摄制能够通力合作,把真人秀节目做得精致。
(二)虚拟纪录
虚拟纪录是与现场的纪录相区别的另一种纪录形式。虚拟纪录的名字可以说是借鉴纪录片中“模拟空间”的概念而产生的,这种模拟的手法在纪录片中也通常被称为“真实再现”,是现行的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所常用的方式。而现在普遍流行使用的虚拟纪录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对于选手本身经历的纪录。这种纪录模式属于最常见的一种,几乎所有的演播室真人秀节目中都会用到这种VCR的回放方式来向我们展现参赛选手,通过一段已经剪辑好的小片来让观众最为迅速地了解到选手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是一种向观众展现选手平时生活的一个良好的小窗口。但是在国内真人秀节目大肆兴起,电视台收视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这种纪录模式成了各电视台大走煽情路线、打出人情牌的王牌法宝之一。父母离异,生活艰辛,身患绝症的选手似乎日渐增多。虽然有选手本身的原因,但是媒体作为“把关人”,在其中一定起了一些夸大或者强调的作用,以最低劣的情感认知来吸引受众。由于真人秀节目的特殊节目类型,观众们事实上还是希望看到一个相对真实的展现。我们不反对在做节目的时候给选手贴上适当的标签,但是要防止过犹不及的情况发生。
2.对于与节目规则有关的选手行为的纪录。这种纪录模式也是大家在演播室内真人秀节目中时常见到的,也是以VCR小片的形式在大屏幕上为观众播放出来。但是纪录的内容往往是因为节目的规则而发生的,如《舞林大会》中被给定了某个舞蹈选手排练的过程,《中国好声音》导师以及选手私下练歌的过程。事实上,对照中国哪怕是买过版权的真人秀节目和国外的同档节目相比,我国的节目通常会侧重于对“选手本身经历”的纪录,而国外的原版节目则会把选手不幸的经历一带而过,并不做着重的处理。如BBC的原版節目《Strictly come dancing》同《舞林大会》的对比。在这部分VCR的比重其实可以加大一些,这样能在这个纪录过程中展现出选手与选手,选手与导师之间微妙的关系,这种处理或许会更能提升节目对于观众的黏着力。
(三)现场追述
关于真人秀节目现场追述的问题,苗棣和常佩映在其文章中作过比较系统的论述。他们认为,现场追述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叙事手段,即利用节目的参与者在事后追述节目中曾经发生的事件,并穿插在事件进行当中,通过灵活的编辑结构故事,③并在其文章中对于现场追述的特点和功能做系统地论述。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现场追述这种以选手访谈为主的纪录方式看作是把现场纪录和虚拟纪录联系起来的纽带,既能提高现实感,又能映证过去,实现真实与虚拟、过去与现实的统一。但是以选手访谈为主的现场追述,在节目制作层面上还是存在着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把握现场追述的时长。在微时代,人们对冗长事物及慢节奏的容忍率一直在下降。而现场追述的本质就是对于人物的采访,在本来节奏较快的真人秀节目中插入的人物采访,若时间过长,节奏过慢,就会让观众感觉到拖沓。而这一点,国内的真人秀节目都做得比较好。如果真的遇到选手要表达的内容较多的情况,可以把采访剪辑开来,选择最精彩的部分使用。
2.注意现场追述穿插的位置。前文提过,对于现场追述而言,它更像是联系现实纪录与虚拟纪录的纽带,所以穿插位置对于现场追述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平时在运用现场追述时,常寻找其与另外两种纪录形态间相关联的时间点。在江苏卫视2011年推出的婚恋真人秀节目《不见不散》中,就多次使用这种现场追述的形式,来表现男女嘉宾对彼此的看法。但是有些穿插的位置依然可有商榷,例如男女嘉宾第一次见面,女嘉宾从楼上缓缓走下,此时观众最想看到的必然是男女嘉宾见面的情形,但是此时却直接用了现场追述的形式,将男女嘉宾的访谈穿插进来。而现场追述如果放在女嘉宾下楼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合适的,它既不影响观众收看,又加快了节目的节奏。
但是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现场追述还有一种作用是应该可以单独提出的,这就是现场追述的反衬作用。虽是借助了文学上的修辞手法,但是在现实节目中用得好的反衬很多。现实纪录的场景和被访对象的行为或者是想法產生了一定的反差,可以增强节目的戏剧感和冲突感,使节目更好看,趣味性也更强。
三、结语
真人秀节目说到底还是一个秀、一个游戏,是一个经过剪辑、组合、包装的节目。知道自己被录像的参加者,虽然他们不是经过训练的演员,但是面对镜头,还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私心,也就不免带有做戏的成份。④我们不能要求真人秀节目作到像新闻片、纪录片那样百分之百的真实,但是我们必需承认,在现实的媒介环境下,在“限娱令”“限秀令”频出的今天,一定是越真实的东西才是受大众欢迎的,也是越有生命力的。所以,运用好上述纪录元素,在保证真人秀节目真实的前提下,提升它们的趣味性和戏剧性,可以说是今天真人秀节目的生存之道。
注释:
①汪豪、许志江.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J].《新闻界》,2010年第1期,第149页。
②尹鸿.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第52页。
③苗棣、常佩映.真人秀与“现场追述”[J].《现代传播》,2008年第6期,第47页。
④林莉.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J].《当代传播》,2003年5月,第81页。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