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颅内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2014-04-29夏萍
夏萍
【关键词】中耳炎;颅内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40-022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类型。因其对周围骨质有破坏作用,可引起各种颅内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治疗非常关键。现就我科对收治的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4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4.6±6.23岁。均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颅内感染者,经CT明确诊断,均采用对症治疗并积极术前准备。所有病例在行乳突根治术后,治愈出院。住院时间7-10天。
1.2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长期的外耳道流脓病史,入院时伴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头痛,部分患者有呕吐并伴意识障碍,表情淡漠、嗜睡,其中两例伴昏迷。体格检查见外耳道溢脓、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 ,闭目直立不稳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病史, 有长期耳流脓、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在外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既对手术治疗惧怕,担心术后效果,又对药物治疗缺乏信心,因而产生恐惧、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笔者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职业、心理特征因人而异进行开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列举同类患者治疗成功的例子,消除其心理顾虑,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2.2 颅内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和护理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一旦出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则提示并发颅内感染。此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因咳嗽、便秘等一些由腹压增大而导致的颅内压升高,使用镇咳、通便等对症处理。若部分患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应加强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用气垫圈保护骨突部位。进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膳食。
2.3 意识与瞳孔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并发症患者早期意识障碍可表现为表情淡漠、动作迟缓、卧床、嗜睡等症状。两侧瞳孔缩小提示颅内压(ICP)增高。一侧瞳孔放大表示同侧小脑幕上病变,并可能有小脑幕切迹疝形成。两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脑干损伤严重,病情危急。本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碍,少数病例有瞳孔缩小的表现,笔者密切监测两侧瞳孔、光反射、颈项有无抵抗、对答是否切题、肢体活动情况及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等神经系统检查阳性体征,认真及时记录,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积极采用脱水降温等对症治疗,有效地遏制了病情的恶化。
2.4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若血压升高、脉搏慢且洪大、呼吸变慢、加深,则为ICP增高的表现。严重颅内压升高患者若脉搏﹤50次/min,呼吸﹤10次/min,收缩压﹥24kPa,则为脑疝的前兆,应加强观察并及时向责任医生汇报。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早期出现体温升高、头痛,且疼痛在夜间明显,可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持续高热表现,拟采用人工冬眠法加以温水或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等降温措施。
2.5 耳鼻咽喉护理
胆脂瘤型中耳炎应早期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阻止胆脂瘤进一步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 。护理工作中应保持耳部清洁,防止污染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局部使用0.5%-1%的麻黄素滴鼻,使粘膜充血减轻,保持咽鼓管通畅。鼓室内积液时,行鼓膜穿刺抽吸,急性化脓性感染,应行鼓膜切开。当患耳有分泌物流出时,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外耳道清洗和耳部滴药方法。嘱患者术后10d内不要鼓气或打喷嚏,以免鼻咽腔压力增高导致移植片移位或脱落或发生中耳腔内感染,影响移植片生长愈合,并询问患者在吞咽及打哈欠时有无流水声或刮风声,了解耳咽鼓管通气情况。
3 出院指导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乳突根治术,术后换药时间较长,部分病人因经费问题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出院后应让其每半个月复诊一次,告知出现眩晕、头痛、发热、耳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指导患者按时用药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同时应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认真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防病治疗意识,保持患耳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积极治疗,这些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4 讨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颅内感染主要发生于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城市较少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鼓膜穿孔,引流通畅时,全身症状较轻。在一些卫生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患者对此并不重视,加之当地医务人员缺乏相应的检查设备,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很难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因此,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和疾病普查工作,让患者对这种疾病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减少颅内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此类患者健康恢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吕宏光,高晗,闻明.外耳道胆脂瘤的分型与手术选择[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3,17(4):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