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究
2014-04-29许秀萍
许秀萍
摘 要 建筑施工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复杂、竞争压力大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管理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国民经济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短期内将继续维持,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建筑施工行业的景气指数将得以持续提升。据预测,2011 年至 2020 年,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将增长 130%。其中,2018 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的 19.1%。然而,由于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够规范,相关企业的信用状况参差不齐,建筑施工企业支出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数额逐年上升,应收账款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日益扩大。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的比率高达50 % 以上。应收账款收回一旦发生危机,很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的生存就会发生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数额并及时收回,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我国工程款拖欠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以后愈演愈烈。特别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面临着风险战,加上建筑企业的社会信用环境也有所欠缺,企业信用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以致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越来越大。
(一)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一般施工场地比较分散,项目部较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各项目部的支持,才能在提供劳务过程客户提供赊销,同时需要企业站在总部的位置上统筹考虑客户的信用管理。以项目部形式管理的企业,即使设立信用管理部门,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松散的项目部或者说分公司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很难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建筑施工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及对劳务和赊销进行管理。
(二)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分析
对应收账款缺乏及时的分析,将会增大企业的风险。其中,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中最基础的方法为账龄分析,因为账龄反应了企业持有应收账款的时间,它不仅是计提坏账准备的现实基础,也是估算应收账款的时间价值损失和总体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情况下,收欠的重点和难点是逾期款项,特别是陈年老账,拖欠越久,预期的价值也就越低,变现的可能性越小,收回的难度越大。在实际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客户处留存 5%-10%的质量保证金,客户往往因时间较长或者以质量为由拒绝支付剩余款项,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然而,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只重视建筑施工产值的增长,忽视了所欠工程款的收回,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变成呆账、坏账。部分项目管理人员重视工程的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但忽视了工程现场的监督、管理等工作,而财务人员重视的是财务的结算、报表等工作,这部分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合同、工程进度等情况的管理职责不清晰,以致也不能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监控
(三)法制维权意识
虽然当今社会不断发展,法制不断健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人们已经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或者说企业对法律的认识不够到位,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所以当这部分人面对不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时往往不知道采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再加上国内将企业应收账款纠纷诉诸法律渠道,其成本相对高昂,企业往往不能抓住最好的回收时机,最终给企业带来损失,这也是企业管理者法制维权意识薄弱的结果。
二、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成因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一)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是外部法制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首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经济体制转型后,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一套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索赔的方法程序及争端处理等也不够科学、规范,以至于使得索赔的成功率不高,制约了索赔的顺利开展;我国现行的建设体制是业主——监理——施工,监理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进行监督,监理费用由业主负担,所以,在施工索赔时,监理单位为维护业主利益,为业主开脱,进而损害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当权益。
其次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大宗商品价格动荡、人民币升值、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響,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应收账款余额增长幅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信用环境欠佳,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利用市场信用来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销售规模;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企业诚信、企业信用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二)内部原因
首先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点多线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情况复杂多变,项目的流动性特点使得人员调动频繁,财务监控困难,如果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制定的规章制度就会流于形式。我国的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各种应收款应该及时催收结算,要定期与对方单位核实,对于那些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如果已经计提坏账准备的,冲减坏账准备,如果未计提坏账准备的,要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对发生的应收账款没有及时结算,形成了账外债务;应收账款的催收人员不够积极,减小了应收账款的回收可能性;长期未与对方单位对账;没有按规定计提坏账损失等。
其次是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当前,施工市场的竞争十分残酷,建筑施工企业的各种业绩考核制度也与施工产值相挂钩,这些都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片面的追求产值和账面利润,忽视了对应收账款各个环节的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有章不循,使得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财务与经营管理和施工工程等相关的业务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财务数据与实际不相符,无法及时发现暴露的问题,应收账款的金额居高不下,账龄较长,甚至出现了不少呆账坏账。
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以及应收管理所采取的对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具有重要地位。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回收状况除了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和本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制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一)构建应收账款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按项目进度分笔回收的特性,根据应收账款的运动周期,創建应收账款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应收账款的全过程管理模式,把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指在正式交易之前对客户资信的审查及授信方式的选择。事中控制,是指签约之后到工程完工之前,对客户情况变化及应收账的动态跟踪与管理。事后控制,是指质保期满后发生工程款拖欠之后,对逾期债权实施有效的追账处理。这种全过程管理模式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忽视前期和中期管理而只注重后期管理这一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坏账风险控制加强客户档案管理
企业坏账风险涵盖了客户开发、商务谈判、授信管理、会计核算和法律诉讼等众多方面。而客户档案在以上环节中的广泛的应用可以控制企业坏账风险。基于坏账风险的客户档案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企业坏账风险的重要手段。为此,首先要对客户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对客户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实行集中、动态和分类管理原则,才能避免或减轻企业坏账损失。在实践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项目部或者分公司较多,对客户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可有效解决客户资料分散化的问题。集中管理后,总公司可以进行统一授信,全面跟踪,及时抑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减少企业整体利益遭受到的损害。其次,要对客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对客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就是要对客户档案信息资料进行不断的更新和维护。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流动性造成客户情况随之也在进行不断变化。要根据客户的经营、财务、人事等基本情况的变化,对信用额度也要进行适时调整。第三,要对客户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原则。基于客户规模和管理成本效益,对客户档案管理需要执行分类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利润来自核心客户,因此对核心客户的档案管理尤为重要。虽然普通客户交易额小、数量多,也要给予必要的关注,不能忽视对它们的风险防范。
(三)加强工程款的及时回收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的回收情况,直接对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产生影响。为了降低应收账款的金额,在建工程的项目工程款回收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合同的评审工作。严谨的合同条款,是维护建筑施工企业权益的根本保障,在工程项目中标后,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需要组织专业的合同人员共同参与,分析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风险,以便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控制风险。二是做好中间结算工作,对于建设方没有按照合同条款及时办理工程款支付的,要积极采取措施催收。三是做好工程竣工的结算工作,规范竣工资料的整理计算制度,以便及时足额的回收工程款。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有利于分析应账款的质量状况,加快应收账款回笼,减少坏账损失。
(四)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激励考核机制
完善有效的应收账款考核激励制度,可以调动催收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达催收应收账款的指标不但应该与项目经理的工资、报酬直接挂钩,奖罚分明,而且应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将应收账款余额与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他们要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有效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
(五)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采用恰当的清欠方法
当前,不少企业资金短缺,经营困难,很多人无视诚信,不讲信用,反而觉得:“有债不愁,欠债有理,出现了客户存心赖账的现象。应收账款政策是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时,拖欠甚至拒收付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款策略与措施。实际工作中,因为拖欠原因不同,企业也应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政策方法,对于信用记录较好的客户,采用电函方式或派人去直接沟通,探明原因,视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双方的合作关系不至于受影响,又能很好地解决拖欠问题。如果沟通仍不能解决问题, 建筑企业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做好索赔工作,以解决相关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应收账款现状,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应收账款考核办法,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成家.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8):167.
[2]杨娅.浅谈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J],交通会计,2013(3):21-23.
[3]陈兴康,蒋青峰.浅谈施工企业索赔的现状和对策.科技信息,2010(8):65.
[4]黄天球.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及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0(13):250.
[5]廖慧军.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山西科技,2010(25):39.
[6]聂云飞.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25):271.
[7]徐云.浅谈施工企业索赔管理[J].山西建筑,2010(1):265.
[8]王辉.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