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分析

2014-04-29张祖祥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农村高中政治教学

张祖祥

【摘要】新课程目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须提高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高中政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发散性思维是激活学生思维潜力、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因此,通过高中政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当前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将阐述当前我国农村高中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提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效果的措施,以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高中 政治教学 发散性思维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7-01

近年来,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目标越来越细化,对学生主观能力的考察比例正逐步提升,其实际上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测验,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学生仍然以“平面思维”为主,注重对知识的记忆,而新课程目标则对高中政治教学目标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即培养学生全面、立体看待问题的能力,注重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进行思考,从而打破思维局限,激发个人潜力。政治教学内容是“死”的,但方法确实灵活多变的,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问题,具有自己的主见,那么,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改变学生对既定知识的“依赖”。

一、我国农村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现状

我国农村高中学校的数量远多于城市高中学校,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然而,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却完全相反。在师资结构、优质教育资源配比上,农村高中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教师在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也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在农村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維主要呈现如下现状:

一方面,学生知识面狭窄、基础较差,其思维局限性较大。在农村高中,优质教师资源尤为缺乏,且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小,思维局限性较大。同时,在对政治课程的认知上,部分农村高中并不重视,或者认识有偏差,因而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师考核等都相对轻松。这都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另一方面,政治教学模式较为传统,难以达到新课改目标要求。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要求,高中政治课程十分紧凑,有的学校甚至两年就完成了三年的课程教学计划,这种“抢”时间的学习模式很可能挤占学生的时间,限制其思维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部分教师在上政治课时方法较“死板”,并未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极大地制约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农村高中在政治课堂中培养学发散性思维的效果远不如城市高中,其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对政治课程的不重视。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轻视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现象,突出体现在排课以及课程设置上。其二,教师教学能力还需提高。农村高中的物质条件比不上城市高中,优质教师缺乏,其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过程中也难以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培养效果。

二、在农村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措施

要充分落实新课程目标要求,提升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我们需要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完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思维局限,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1.打破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政治学科由于其自身文字性叙述较多、概念复杂、记忆内容繁多,导致许多学生兴趣怏怏,更别说发散思维。对此,教师首先必须从提升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入手,逐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打破传统上课的限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并在预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另外,教师也可以打破传统上课的空间限制,带着学生在室外上课,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度”,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

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模式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给人一种真实感、紧张感,在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情境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巨大的效用。如在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议题时,教师可以举出实例来证明,比如灾难援助、三峡建设等。同时,在教学中善于设计问题,既符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发散性、非唯一性,以此来培养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习惯。

3.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其达到举一反三。

知识的迁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其二,具有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在确保学生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落实问题,注重对问题的总结,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提出求异意见,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定势是限制学生解决创造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对探究性材料要寻找多种解决途径,大胆质疑权威并小心求证。同时,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辩论赛,鼓励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探求,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开阔学生的思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引进优质教师,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好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质量,并且可以创造性地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一方面,引进优质教师,改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加强对政治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逐步提升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驾驭能力。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地区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与城市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培养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创新性、发散性思维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提高农村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剑锋,王菲.发散性思维与思维定式[J].唐山学院学报,2010(1).

[2]陈兆季,高中政治课“问题式教学”如何合理设问[J].基础教育研究,2009.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农村高中政治教学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发散性思维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成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