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阻生牙拔除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2014-04-29黄晓
黄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21-01
埋伏阻生齒拔除术是齿槽外科一项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手术[1]。埋伏阻生牙是指因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不能萌出或只能部分萌出的牙。但由于有邻牙、骨和根的阻力、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易发生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和干槽等并发症。因此手术的实施需要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拔除术前、术中遵循科学的护理配合,达到顺利完成手术目的,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患者痛苦。细致、科学的护理准备和配合,提高了口腔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加满意的服务。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共260例,男140例,女120例;年龄8---32岁;均为埋伏阻生牙齿,且符合阻生牙拔除适应证,手术顺利完成。
2 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向患者说明手术目的与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和配合手术的要求等,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嘱患者取下眼镜和口内活动义齿。椅、头位和灯光。使下牙颌面与地面呈5-10 度角,这不仅使手术区光线明亮,而且便于医生操作。
2.1.1麻药的准备:2%利多卡因、碧兰麻注射液。急救药品的准备:为防止局麻并发症如晕厥、过敏、中毒反应等,要备氧气、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高渗葡萄糖液、止血药等。拔牙时所需的器械准备:除应备好口镜、镊子、牙龈分离器及刮匙外,还要按照各类阻生智齿的不同手术方案选配器械。如呈高位垂直、近中阻生、颊侧、远中多无牙龈及骨覆盖,邻牙阻力较小者,需要选配刃、喙宽窄适宜的牙挺与牙钳、缝合器材及适量的敷料。对其它阻生类型、术中多需切开翻瓣、去骨、劈开及增隙,故除上述器械外,还应增配手术刀、牙骨膜剥离器、锋利而刃薄的双面平凿和小圆凿及骨锤等。垂直阻生者多配下颌双尖牙钳(151#),近中或水平阻生者则多配上全颌双尖牙钳(150#)。
2.1.2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拔牙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首先与患者沟通,通过适当的解释、安慰性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交流中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局麻状态下的术中感受,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信心。
2.2术中配合
2.2.1消毒隔离:虽然拔牙是在口腔内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唾液和口腔宿留微生物使手术不可能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但绝不能放松对手术无菌原则的要求。术前准备、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0.5%的碘伏棉球消毒口周及面部皮肤,然后无菌孔巾遮盖面部。医生操作技术娴熟、动作轻柔,护士递送器械稳、准、快,并及时更换被唾液和血液污染的隔湿棉卷,用吸唾器吸干唾液,减少污染,保证术野清晰。
2.2.2对需切开、去骨、劈开等手术较为复杂的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时,协助医生拉钩、止血,吸净唾液和血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
2.2.3在术中,对精神紧张,体弱需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呼吸、脉搏、出汗情况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遵医嘱做好抢救工作。术中还应给患者必要的安慰和鼓励,以减少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2.3术后护理
2.3.1 术后注意事项: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应根据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嘱患者咬紧纱布卷30 min后弃除,7 d拆线,24 h内不能刷牙或漱口。当日进温凉的软食,切忌食硬食、热烫的食物,禁用舌舔伤口,不可反复吸吮,以防止出血。
2.3.2 术后留观:对术中反应较强或者有出血倾向者,注意留观,经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方准离开。复杂阻生齿拔除后,常伴有疼痛、肿胀、开口受限,嘱患者术后即刻冷敷,并用消炎、止痛药物,一般3~5 d症状消失。
3 讨论
由于埋伏阻生牙可引起局部感染,邻牙损害,并成为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的潜在病源;有人提出对埋伏阻生牙考虑早期预防性拔除。此手术前期准备工作较繁琐,术中配合要求高;准备和操作须遵循无痛、无菌、少创伤等一切外科原则。不仅要求医生具有娴熟的自身手术技巧,更离不开护理人员准确细致的密切配合,从而达到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术前与患者的交流至关重要,护士沟通的技巧是如何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与医生获得良好的配合,减少情绪波动对生理机能的影响,使手术平稳、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学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