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及其对策探析

2014-04-29张洁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外债财政政策国债

张洁

摘 要 我国一直重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是否能让我国经济走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平稳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分析在使用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和目前潜在的风险,并提出对策,对于我国现阶段及接下来如何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整和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风险

一、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

(一)通货膨胀风险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还可能产生通货膨胀风险。一方面是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最开始意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也存在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风险。从消费角度看,我国最近几年一直在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力求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这些措施都希望能够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随之消费需求也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为了带动企业的投资增加,我国实行的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上流通货币的增多很有可能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引起通货膨胀。最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较多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会形成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如果政府因为债务过重并且没有办法再增加发行债券来弥补以往的债务时而直接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地方政府赤字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更会引起通货膨胀。

(二)体制风险

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本身就是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来干预市场经济。如同存在市场失灵一样,政府同样也存在政策失灵的情况。所以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地方政府或者国有企业的执行不当等原因造成了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因为我国特有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所造成的潜在的体制风险。如果出现了体制风险,就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三)内债风险

在衡量一国内债风险问题上有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等几个重要指标。如果一国的国债依存度过高,说明该国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过于依赖国债的发行而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债依存度的指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 10%~20%,发展中国家是 15%~30%。我国从 1994 年到 2010 年之间的平均国债依存度为 25.72%,这说明我国每年财政支出中有四分之一是依靠发行国债来解决的。这个数字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比较高的。

第二个指标是国债偿债率。国债偿债率反映了一国政府财政的债务清偿能力,是一国政府当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值。因为国债的发行是必须要到期偿还的,这就意味着一国的国债规模必须要与该国的财政收入相匹配。2005 年我国的国家财政偿债率是 12.4%,中央财政偿债率是 23.71%,这些显示出我国政府较弱的偿债能力。

(四)外债风险

我国外债的风险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来源结构、利率结构、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其中就来源结构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外债的主要来源有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贷款和贸易信贷。其中国际商业贷款在我国外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国际商业贷款具有盈利的性质,所以它的利率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多数都属于短期的贷款,此外这类贷款的变动比较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都给我国的外债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商业贷款占外债总额的比率不应该大于 60%,如果一国的这一比率超过了 70%,就有出现偿债危机的可能。根据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外债从 2000 年以后商业贷款的比例一直处于 50%左右,在2008 年时达到了 53.6%。如果按照我国国际收支的统计报告来看的话,我国外债中国际商业贷款的比率从 2006 年以来就已经达到了 70%以上,这就说明我国外债的偿债成本和借债风险在逐步加大,值得我们关注。而利率结构所能带来的风险主要在于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之间的关系的变动。

二、我国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对策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是为了实现逆周期的经济调控目标,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方式,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体的政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财政支持促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通过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力支持,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与振兴。对于节能工程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对环保企业的补贴,以及对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和税收减免,以此促进我国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摒弃以往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思路。

第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通过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此带动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拉动国内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断深入,增加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收入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加强财政对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调控作用。目前我国虽然是经济大国,但是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及农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强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我国广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也有助于打开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进而带动我国国内消费的增加。

第四,加强积极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特别是房地产价格、食品价格等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方面,我国要在实施财政政策的同时,配合好货币政策,实现互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洋.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其风险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陈建奇.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参考研究,2012.2

[3]陈少强.王思娴.继续实施财政政策但须适度[J].中国发展观察,2012.1

[4]刘尚希.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5

猜你喜欢

外债财政政策国债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合规视角下的外债业务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