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考虑因素及技巧分析

2014-04-29王丽邓桂华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典故英美文化背景

王丽 邓桂华

摘要:英美文学典故作为欧美国家民族文化中深厚的历史积淀,承载着民族历史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与文化财富,属于具有凝炼特性的语言精华。研究英美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效果,从典故的来源、翻译因素考虑及技巧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对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情况的对比,在英美文学典故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与社会氛围等因素,提出一种合适的语言形式表达出作品的原本内涵,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以更好地达到英美文学作品典故理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英美文学典故来源翻译

一、引言

典故在英美文学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运用典故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添加了色彩,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典故一般是指在诗词文章中运用神话、寓言、传说等方面的故事引用,对于翻译的具体要求不能破坏典故原本的内涵,还应该保持语言的顺畅度,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的理解性差异因素[1]。在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典故的不同文化背景因素对于读者的理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因此作品的翻译需要合适的翻译技巧,并且不能脱离典故原本内涵。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过程需要追本溯源,充分理解典故的意义,同时熟悉并掌握与典故相对应的翻译技巧,这样有利于提升跨文化交流水平。

二、英美文学中典故的来源

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神话与传说故事,有着浓厚的西方文化氛围,具体包括古希腊神话故事、基督教的《圣经》、经典文学作品与寓言故事等。

(一)古希腊神话故事。西方文化的根本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这个时代的文明古国中,民族的源头成为众多神话故事的相应承载者。古希腊时期的神话传说传递出民族的现实生活风貌与精神气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气息[2]。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可以读取到一种愉悦诙谐或伤感凄凉的情感,也可以充分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气息。现当代的英美文学领域中使用到的一些典故有不少来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神话故事,在简单形式的语言背后透露出的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内涵丰富的神话世界。

(二)基督教的《圣经》。宗教文化是西方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文化的作用能够给社会带来一种精神信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3]。基督教的《圣经》能够维持西方文化庄严神圣的发展进程,同时提供了众多富含智慧理念的经典故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大部分典故都来自于《圣经》。

(三)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在社会上是广为人知的,而作品中的故事与人物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如果这种文学作品深得人心则会促使一部分典故得到社会的肯定。莎士比亚一系列戏剧作品中的故事与人物,比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具有代表意义;同时一些经典形式的台词也可以构成现实生活中的常用习语,例如A light heart lives long(豁达者长寿)、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者必败)、Success grows out of struggle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成功源于努力去克服困难)等,有些典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常用习语。

(四)寓言故事。寓言通过简单形式的故事展示出一种人生体会或社会感悟,该类型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发挥描述文学内涵的作用。例如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把蛇放在怀里)来自于《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除了相关的寓言故事以外,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也会成为典故从而被社会传承下来,对于这些历史典故应该充分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赏析的英美文学作品。

三、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考虑因素

信、达、雅是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这属于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实用性原则[4]。对于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而言,要达到“信”的翻译效果相对比较容易,而要想达到“达”与“雅”的翻译效果,需要译者对所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与英美文化环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翻译英美文学典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下几点的具体因素。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各个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概貌与历史进程的发展基础上体现出独特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等文化背景。对于这种深受文化背景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文学作品与他国的文学作品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差异状况,而且历史传承下来的典故更会受到各种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所以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需要熟悉文学作品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同时应结合我国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的特点,把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与常用习语通过接近于汉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实现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完美结合的目的。

(二)英汉典故的对应情况。中国文学中的典故形式丰富多彩,与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情况,在翻译时需要加以考虑,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翻译效果[5]。英汉典故的对应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存在对应的方面可以进行直接互译,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和与其对应的汉语典故在某种意义与用法上会有基本一致的体现,可以达到直接互译的目的,然而基本一致的对应情况并不意味着属于完全形式的对等,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相对于总体情况而言可以达到互译效果。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分情况互译的典故来说,即在英汉典故的内涵与用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英汉典故的翻译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形适当地运用翻译技巧达到灵活互译的目的。

(三)文章的整体性。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借助文章的形式可以达到画龙点睛或增加文学色彩的理想效果,所以在典故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在文章中所起到的具体作用[6],根据文章的整体性特点考虑使用一种合适的翻译方式。

四、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技巧

因为英美文学中典故的具体出处和寓意表现出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典故承载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所以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充分地理解其内涵,才可以通过相应的汉语形式达到合理组织语言的描述效果。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指无需经过任何形式的转化过程就可以直接把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翻译成对应的汉语。然而这种直译并非是生搬硬套的翻译,而应在遵循原文风格与原创性的基础上,通过直接的语言转变成为无需过多解释与引申的一种翻译方式。这种翻译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典故基本对应的翻译中,使读者直观地对典故的具体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英美文化的特点性。

(二)意译法。基于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存在的差異性,两者的典故也有着无法对应的情况,在英美文学典故的翻译过程中有部分语言用直译法可能会改变了典故的原本内涵,从而产生理解层面上的疑惑。面对这种具体情况需要使用一种适当且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即意译法,用以实现典故原本内涵的完整表达目的。

(三)套译法。对于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典故存在不完全对应却具有共通意义的情况,套译法可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使用中文含义相近的典故或者日常习语表达出英美文学典故的原本内涵,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直译法所引起的语言缺乏文学色彩的问题。

(四)增译法。增译法是在直译法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与某典故习语相关的文化背景或历史信息,让读者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从而体现出英美文学典故所蕴藏的民族文化与社会气息。

五、结语

文化直接产生于社会实践过程中,各种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明与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交流机会不但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目的,同时属于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形式。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与文化作品承担了信息承载与沟通交流的功能。在面对某种语言的文学作品时,需要充分了解其具体的内涵,熟悉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如果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叙述文学作品,应保证在尊重其原本内涵的基础上,尽量地达到“雅”的翻译效果。文学作品典故的翻译过程要求翻译者能够充分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在本国语境氛围下的实际意义,在这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有效达到翻译文学作品的理想效果。语

参考文献

[1]王小清.英美文学中典故的阅读分析[J].语文建设,2013(15):45-46.

[2]孙淑霞.源于希腊神话的英语词汇及其所蕴涵的女性歧视观念[J].社会科学战线,2008(3):265-266.

[3]孙雷.浅析《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99-200.

[4]孙致礼.新时期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水平之我见[J].中国翻译,2008(3):47-51.

[5]孙会军,郑庆珠.新时期英美文学在中国大陆的翻译(1976—2008)[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75-77.

[6]卢玉玲.翻译的周边文字——“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策略的改写功能分析[J].中国比较文学,2011(3):54-67.

猜你喜欢

典故英美文化背景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