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诗词中的自然审美意境

2014-04-29吴韦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美学

吴韦

摘要: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瑰宝,它把很多文化汇入其中,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今仍具有这个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古典园林与古诗词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和园均是受大自然感应的产物,有各自的实用目的,但是当它们为“士人”掌握,就结下了良缘,成为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伴随着古人生活。

关键词:诗词赏析 园林美景 美学

一、古代园林诗词追溯

根据人类文化学的研究,古人的思维和语言是诗性的。最初的诗,是作为一种交流符号出现的。当时,人人皆能诗,处处都有诗。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是群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口头创作。汉《乐府》也是群众的口头文学,是人们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心声。三国时代的“建安诗”开始呈现了“个性化”。魏晋南北朝由游宴、行旅生活作奠基,诗走上了与山水结合的道路。诗的主题也由“教化”、“言志”到了“缘情”。

唐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上从皇帝朝臣,下至各级官吏以及地主、绅士,构成一个庞大的、具有实力的文化阶层。诗成了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曾出现过的诗言志、以诗抒情、以诗会友、以诗寄友、以诗量才、以诗取官、以诗结交、以诗择婿的无数事例。

园林的滥觞可追朔到奴隶社会的“囿”、“圃”,那是带有生产意义的构筑物。以后,演变成秦汉的林苑、宅第、别墅,当然,这些仅仅是由贵族拥有的。从魏晋六朝开始,游宴、行旅、怡情山水开始成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们以哺傲烟霞、徜徉山水为无上快乐,“一生好入名山游”。

自是以后,山水和贵族的起居生活的关系愈发密切,并开始将山水模仿、浓缩在园内,使造园之风久盛不衰。至于游历名山大川,几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诗人(或其他学者)的必由之路,而告老还乡或退居茅庐之后,筑园赋诗,成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风尚。

诗词用最敏锐的眼光去审视自然,用充满激情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用最冼炼的语言表达感情。园林把大自然高度概括化、典型化,移天缩地于市里坊巷之间。人们用诗的眼光审视园林,在有限的空间中窥见世界的无限,于山水中看到自然的和谐统一,于光的变幻、草的舞动、虫的幽鸣中感受万物的生机。人们在园中寻求必要的补充和替换,用诗来激发自己的活力,慰籍心灵的痛苦。诗和园对人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为中国的文明保持了圣洁。可以说,没有诗和园,就没有中国人民今天的生活式样。

二、古代诗词中的场景描写分析

古诗词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给园林创作者和欣赏者以心理定势。下面摘取古诗词中的孤锦片云,并略加分析,从中可窥见诗与园依存的微妙之处。

(一)古诗词具有强烈的色彩美,它形象地给人们展示了风景色彩的组合、视角的变化,提供了色彩感情效应的心理定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廊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古代皇家园林常把要表现的建筑选择耀眼的色彩(硫璃瓦),把它放到对时间最敏感的自然景物(草木)中,又用隔、档的办法,把画面推到一定距离外去看,使自然美和历史文化美互相交融,创造出鲜明、高远的意境。

(二)古诗的线条美,给人们积淀了丰富的构图手法和线条的观念形态、感情内容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水平线和垂直线构图,点与面对比,突出竹的阳刚之美。其道理是利用了点的自我向心性质,把主题竹垂直置于视觉特征较为宁静的水平线上,表现出运动和生长。园林中水边的植柳、平处垂杨、岸边茅亭、远抹平坡,正是这种构图手法。平静的水面、平坦的地面,树的耸起,将点拉成了线,延长了审美主体对它的注意时间,然后又将视线引向蓝天,景物的静态美油然而生。

(三)诗词中的空间也是一种物质,但它是不定形的,当它被一个个形象所分隔、围合、串联起来的时候,风景就在其中

“出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黄镇成《东阳道中》)全诗用迂迥式的空间序列组织空间,按景物的形、声、色特点次第展开,取得了以时间换空间,积小景为大景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造园就是破除完整空间。诗中把大空间分隔成小空间,用游路串之,组成步移景异的流动空间。

此外,点景、楹联、题刻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红楼梦》中曾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点景、题刻以最凝炼的词、字點出景点的环境特征、景观境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美感。楹联以它铿锵的声词,工整的对仗,明快的节奏,饱满的韵律,精邃的内涵,使人荡漾于无限。本来意义上并没有意识的山水、草木、花卉、云霞、光影、气象,一经题、点,就赋予了文化的内涵。点景、楹联、题刻,书中论今古,字间含大千。它把时间拉长、把空间放大,把审美主体的胸襟拓宽。

三、结语

文学诗词的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领悟、理解的过程。古代的诗词艺术孕育着园林的美学精神,中国古诗词把自然界中的星光日月、大山河川或小桥流水、洲诸渔浦、柳溪归牧、寒江独钓、风雨归舟、春江饱帆、秋江烟泊等等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到自然景物中,在这样淡淡的气氛中散发出有明确思想感情的美。古诗词为园林写意而吟唱,古典园林为古诗词写实泼墨。园林与古诗词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对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园林移天缩地于咫尺之间,计成称之为“荆关之绘”,体现了人们回归自然的热切愿望。它对自然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超越了“形式美”的层次,寄托着“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心态意境。语

参考文献

[1]周武忠著.中国园林艺术[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

[2]余耀清.《苏州园林》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03).

猜你喜欢

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饮食美学中还乡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外婆的美学
现代生活美学之城
生活美学馆
VR崂山:虚实相生的美学
造物美学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