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应用的探讨

2014-04-29江小伟胡淑婷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态伦理思想观念城市规划

江小伟 胡淑婷

摘 要:新时期下国内城市规划视角也发生了创新与变化,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就是将生态伦理观念中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从宏观角度上人和人的领域逐渐扩大至人与生态系统领域中,最终还通过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力来有效规范相关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工程中的行为。那么本文中笔者根据生态伦理观念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进一步分析与提出了生态伦理观念目前在城市规划中全面实现的基本认识和主张。

关键词:生态伦理;思想观念;城市规划;价值观;规划理念

1 现阶段城市规划的问题和生态伦理思想概况

1.1 现阶段城市规划的连接问题

1.1.1 人本主义观念——导致漠视自然系统的价值观

通常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一直奉行的是人本主义的伦理思想,因此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地解决好人怎样更好地生活和工作,自然生态环境于规划工作中只是以实现人类生存目标的一些附属物,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之间只存在着给予和索取的简单关系。在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观念漠视自然,并且最终依据设计人员的主观思维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价值,这些均导致是自然生态环境逐渐被城市所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1.1.2 实用主义观念——用技术标准代替价值准则

面对新时期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阻碍,城市规划主要依托综合性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来解决实际方面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体现了其本身存在的意義与价值,而面对实践中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中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我国城市规划通常奉行实用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且以技术标准来替代价值进行判断,比如人们通常只满足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与用地的技术准则,但是却牺牲生态环境的不合理规划可能通过与实施。

1.1.3 效率优先观念——造成社会理性严重缺失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到城市迅猛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其中发展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首要务,但是对于应该怎样很好地实现良好、可持续性发展,究竟怎样的发展态势才是更好的,及其怎样应对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了解和认识观点不一,或者说是群众在认识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很多城市规划则以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城市自身的建设工程快速开展作为根本目标,将建设效率作为该城市规划中的核心价值准则,最终导致城市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无序蔓延,因此城市的外围空间也将被迅速被占领,造成整体性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规划工作作为目前社会理性的核心代表,其所应的那个承担的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城市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大效益的功能也将有所缺失。

1.2 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拯救价值缺失的共鸣

生态伦理学说是目前一种新兴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伦理学科,是伴随着目前逐渐严重的现实性生态危机而应运而生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被作为一种可以疗救生态危机的技术手段与工具来看待的,而且伴随城市发展中生态危机的加剧与人们生态伦理思想的逐渐加强,也将会逐渐受到重视。

1.2.1 生态思想价值观分析

生态思想价值观的根本内涵,旨在人们爱护、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希望人们可以出于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性、独立性的尊敬和敬畏,充分地了解到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宝贵价值绝非仅是人们可以利用的工具,最终就是要改变广大群众对于生态价值问题的习惯性、偏差性看法,最终可以重新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价值模式。

1.2.2 生态道义思想

生态道义思想中认为,所谓善的观念就应当逐步扩展至所有的生命形态中,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所有生物都应该是平等的,因此它们和人相同具有相同的道德权利。那么敬畏生命的思想原则也就决定了群众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与看法,也就是只有首先确认全部生命均是神圣之时,才是比较合乎伦理观念的。需要保持与促进生命也就意味着善的观念,阻碍与毁灭生命也就等同于恶。

2 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城市规划价值观的关键性

2.1 城市规划是公共政策的一种呈现

城市规划工作作为一种公共性政策,需要严格具备公共攻策中的三个方面主要功能:具体为导向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分配功能。所谓的导向功能则是指政策帮助整个社会,群众的行动指出了明确的发展和前进方向,将整体社会生活从相对复杂的、多面化的冲突、漫无目标的错误行为有效地纳入至一个较为统一、明确的目标中,最终使之能够依照既定的科学目标有序前进。

2.2 对于城市规划科学掌握的看法

城市规划工作作为一门宏观性的学科,对全面性、科学性的探索应是整体城市规划领域不懈追求与努力的根本目标。因此科学精神将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崇高精神,它将表达出的是一种勇于坚持观念的勇气与不断探索求真理的看法,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在含义与多方面特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实践与科学的不断发展,拓宽了科学与生态伦理思想精神的内涵,并且赋予科学精神与生态伦理思想以新时代的特征。

3 融入生态伦理思想对城市规划思维的重要意义

3.1 更加融会贯通科学建设的基本要求

纵观全球城市规划学科中的核心思潮,从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初,世界城市规划学科主要就停留于纯自然科学的技术层面上;自从“二战”结束后又进入了社会人文和科学发展的层面上,上个世纪70年发展至今,生态伦理科学层面的城市发展以及规划研究逐渐演变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主导思想。

3.2 对城乡统筹建设基本的要求

发展至今,城市多承担着整体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那么重大的项目投资区位多选择在人口、信息等有关社会要素的集中区域,使这个城市备受关注,同时也决定着这个城市未来的规划方向以及研究重心。所以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城市中心主义理念其本质也是人本中心理念,现阶段这种思维思想所主宰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受到了质疑,因此究竟该怎样构建一个人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够构建一个城乡均衡发展的城市空间显得格外必要。

3.3 城市发展不应当忽视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

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一门可以有效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应用学科,对于社会中强弱群体之间的利益管理处理也彰显了城市規划的公平与公正,但是现阶段在城市规划的利益主体研究仍然停留在人的层面,因此对于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申诉情况也是基于人类群体内部的,而自然生态系统这个人之外的弱势群体就一直被忽视。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应该积极扭转与改变这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4 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 城市规划思维——谋求多元化设计

城市规划工作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有关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应该讲究全面、详细以及客观。生态伦理学思想、观念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拓展了原本的学科交叉视野,最终可以使学科交叉更加广泛,最终也可以显著增强了精神层面的学科道德属性,因此使地城市规划的生态伦理学观念更为多元化,同时这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合理、有效协调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

4.2 城市规划方法——追求严谨

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将会改变相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那么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处理手段及方式,也将会使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更为妥善的安置,从而加强了城市规划方法的全面性、严谨性,使地城市建设与布局更为合理,城乡生态环境更为友好,人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和谐,也使地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工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5 结束语

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已经逐渐完善了现行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价值体系,有效地改变了相对传统的以人作为思想中心的单一价值观念。并且其引进了人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双赢价值观,最终的城市发展价值体系也更加和谐与全面,涉及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体,并且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建立也可以体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于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具有尤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一从理论走向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6).

猜你喜欢

生态伦理思想观念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医联紧密时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