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实训效能的实践与思考
2014-04-29刘亮亮
刘亮亮
摘 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应重点做好:适应市场需求,保持基地设施设备的领先水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证实训基地高效运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加强校企合作,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打造名师队伍,为基地提供人才支撑;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区域整体办学水平。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重要意义;技能型人才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是增强职业学校为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技能训练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都取决于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别教育的优秀个性——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迅速适应某个职业岗位的劳动者。这种优秀的个性要彰显出来,先决条件是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这是由实训基地本质特点的必然要求,其功能决定着实训基地建设在职业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范例,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国内的“订单式”培养,都共同表明:只有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二、加强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实训基地对外开放的服务对象不仅为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全体学生,还应有相关企业和个人;其宗旨是有效利用和充分挖掘实训基地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实践基地;其目的是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拓展和提高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训、小制作发明、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发挥实训基地在实施素质教育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同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在激烈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加强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建设自主发展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效能
实训基地是进行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场所,在现实劳动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训基地不仅可以面向职校学生,完成教学实训任务,还应主动面向市场,开展现实劳动力的再培训和技术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把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合法收益运用于实训基地自身设备的更新上,形成基地发展的良性循环。可见,实训基地建立自主发展的新机制十分重要,它可以促进实训基地实现教育效能、经济效能和社会效能的统一。
四、加强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将改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建设在教学、生产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思想观念、经费投入、建设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实训基地的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基本上采取的都是由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兴办的形式,而各级地方政府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在职业教育的投入基本上只够维持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和日常办公费用,其他诸如设备购置费、业务费等均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一些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由于招生艰难、生源不足、经费筹集等方面的困难,仅能勉强维持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转,基本无力自建实训基地。
2.职业院校对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在高校扩招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本科院校下属的高职专业,仓促上阵,办学定位不准确,在理论教学上成为本科的“压缩型”,实践教学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习、实训工作流于形式。
3.实训基地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
有些职业院校虽然与某个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但由于没处理好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企业在合作中毫无利益可言,积极性不高,导致实训基地在职校生实践能力提高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被忽略
如果说足够的场所和先进的设备是实训基地必备的“硬件”,
那么,高水平的实训教师队伍、适用的实訓教材等则是实训基地的“软件”。在实践中,有些办学历史较悠久的职业院校虽然在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有意识地开发实训基地的“软件”,进行相应的建设方面显得十分欠缺。
为使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实施,实践教学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要制订出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抓好实践性教学的制度建设,是关系到实践教学能否按既定的教学大纲与计划有效组织教学是保证实践性教学达到应有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必备前提条件。
五、加强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可以“引进来,走出去”,促进技术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专业教师定期脱产到行业、企业挂职,根据实际需要参加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各系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担任系名誉主任,具体指导专业教学工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首先,提高学校已有实验室的利用率,形成产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一个对内以学生实践教学训练为主,对外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
其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形成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再次,创造条件把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实训基地,既有效利用了校内资源,又提高了育人质量。
最后,与产业界积极合作。在校内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通过向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产学合作优化教学和生产过程,既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今后学院将在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中,尝试创办实体,力争做到办好一个专业,成立一个实体,育一批人才。
六、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证实训基地高效运行
学校成立了实训基地管理中心,全面负责管理实训场地的建设、设备的正常运转、校园网的畅通等,制定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规范完备的实验、实习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如:采购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学生上机守则等。学校设立了专项建设基金,用于基地的正常运转和设备的更新。各实验室均有专人管理、配有专门实训指导教师,制定了实验室安全预案及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设施及制度配套齐全、管理有序。学校计算机房利用技术与人防手段保证网络安全,成为学校学生绿色上网场所。
学校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积极引入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为内容的“6S”管理理念。实训场所按车间进行布置。所有设施设备排放整齐划一,地面墙壁干净整洁,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悬挂上墙、走廊张贴,让学生时刻受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产业文化的熏陶。学校统一对全校师生进行了“6S”培训系列活动,要求教师按“6S”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学生。在实训基地和各实训室营造“6S”氛围,制作“6S”宣传栏和宣传标语等。实施专项实习周、专项实习月的技能教学。同时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确保实训操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保证安全。
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就是人才专业操作技能的高低,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关键就在于学校对实践性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我们只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管理,注重“学”“做”结合,才会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学校要建设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中学的实践性教学,一般包括:讲授示范、实验教学、教学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劳动、专业队伍训练和组织技术、技能竞赛等。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分阶段、分项目制定有严格的学生每期、综合实习前技能考核标准,每期包括行业专家在内的学校质量监督小组对学生的实验实习情况、技能水平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教师评优与评级的依据。
八、加强校企合作,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实施“订单办学”。學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基本素质等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环节,进行相关的考试与考核,并按相关的标准招收学生。学生在校学习1~2年后,进入企业上岗实习,由企业发给上岗实习费,毕业后,考核合格者便留在企业就业。这种按照人才市场个性化需求进行“量身定做”,把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教育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培养模式,既满足了企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又疏通就业渠道,使学生搭上了从入学到就业的直通车,还减轻了学生负担。同时为学校跟踪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直接依据。
总之,要实施高职教育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按现代社会高质量的职业素质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水平,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而加强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建设正好符合现代社会高质量的职业素质要求和高职教育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冯旭敏,温平则.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2005(2):32-34.
[2]李志生.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5(10):29-31.
[3]沈杰.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38-40.
[4]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03.
(作者单位 福建理工学校)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