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戏曲的新路
2014-04-29邱月烨
邱月烨
今年是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举办“西九大戏棚活动”的第三年,难能可贵的是,在传统戏曲式微、观众越来越老龄化的大环境下,香港竟能独辟蹊径,把这样一个活动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西九文化区位于广东道及柯士甸道交界,经过了民间、政府、商界超过10年的博弈,由港府出资216亿港元发展文化项目。而其中的第一个将于2016年落成的项目就是西九戏曲中心,占地13800平方米,致力于发展多种表演艺术。
观察这三届大戏棚的变化,有一个明显的切入口,就是其票价和活动时长。第一届大戏棚的定价,看一场剧仅10元,门票开售当日马上售罄,后加开两场粤剧折子戏,3天的剧目表演完后,后面3天改为播放与粤剧相关的电影,参与展览、观看粤剧演出和电影放映的人数逾12000人。第二届大戏棚的票价提升了10倍,每场100至150港元,活动时间也由原来的6日延长为16日,入场人数则超越10万,结算售票率达99%。而今年的大戏棚票价又提升了2倍左右,为200到280港元,每场座位为800个,活动时间为四周。据笔者观察,1月17日首场京剧折子戏专场的上座率有9成左右。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也介绍道,首场京剧和粤剧的两场演出的票很快卖完,并希望票房能达到200万港币,远超去年100万的票房。
虽然今年的售票率可能比不上此前的99%,但八九成的上座率和售票率,足以让内地许多剧场羡慕嫉妒恨。至于调价的理由,则是在摸索与尝试,试图吸引不同层次的观众。
“看戏曲的大部分的观众可能在四五十岁左右,这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成熟的艺术形式有更多年龄大的观众是合理的,西方的歌剧演出也是一样。我们想由成熟的观众开始,希望短期内争取三四十岁的观众。”茹国烈说。
大戏棚在香港之所以火爆,另一个的原因就是高标准的配套与创新。大戏棚不盈利,筹備的资金包括港府的拨款与社会赞助,光是搭建竹棚,就花了100万,请香港知名设计师设计,专业搭戏棚的公司操刀,每周维护,竹条在活动结束后可以拆除再利用。而在戏棚门口,也安排了两条线路的大巴穿梭于两个地铁站接驳。
去年的大戏棚还加入了科技元素,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在现场用智能设备瞄准戏棚花牌即可以观看到日后戏曲中心的建筑设计。今年在戏曲表演、编排上,则由香港著名戏剧导演毛俊辉担任艺术指导,表演了结合话剧与京剧表演艺术的新式戏曲。
在香港能把戏曲做起来,还有关键的一点:“香港特色”的戏曲文化土壤。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很多内地人来到香港,很多戏曲都能在这里找到忠实粉丝。“香港海纳百川,视野可以再大一点,戏剧方面也是如此。粤剧在北京做一两场能否卖到两千个座位,我觉得未必容易。但香港要卖两千位的昆剧、京剧、上海豫剧,一点都不难。”茹国烈说。
在香港,年轻人对戏曲的态度也开始转变,越来越多人想上台演出。去年9月,香港演艺学院开设了粤剧方向的本科课程,只录取8-10名学生,每年学费4.2万港币(内地大部分戏曲专业均免学费),还有已从伦敦大学毕业的海归前来攻读。今年的大戏棚也为吸引年轻观众、培育本土演员尽了一份力,年初九、初十的演出还为粤剧新星安排了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