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浮躁现象原因探析
2014-04-29郭鑫鑫
【摘要】研究生是一个拥有丰富阅历和知识结构的成熟群体,尽管生活在象牙塔中,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浮躁风气的影响。研究生浮躁主要表现是在学业、科研论文、社会实践上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投机取巧、重视短期利益、焦虑不安。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研究生浮躁进行原因探析。
【关键词】研究生 浮躁现象 原因
一、浮躁及研究生浮躁现象
浮躁在《辞海》中的解释为轻率、急躁。在转型期社会中,浮躁是指一些个人或群体在关注社会事务或追求其自身利益时所呈现出的某种盲目性、非理智性的反映,表现为一种急躁心态。具体表现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冲动、非理性化、只注重短期利益、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投机取巧,焦虑不安。目前,对于浮躁现象的研究是分不同群体进行的,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洪云涛、袁洁玲、汪晓琳等通过对大学生的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浮躁主要表现在学习、工作、经济和认识观上,具体体现为大学校园中逃课、考试舞弊、考证热、盲目考研、热衷实习、论文抄袭、盲目攀比等等不良现象。周彬,郑鹏等认为科研人员的浮躁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学术剽窃,杜撰数据,学术腐败,缺乏科学精神;科研选题随意、盲目、炒热点;片面追求成果数量的扩张等等。针对介于大学生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研究生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目前浮躁蔓延至拥有丰富阅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生群体,对研究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阐述研究生浮躁的表现和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生的浮躁现象主要体现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在课程学习上,对待学业的态度不求真务实,浅尝辄止,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能混就混,盲目从众,缺乏主见,对自身期望过高,急功近利,想在最短的时间证明自己的价值,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上,对于科学研究或是学位论文往往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应付了事,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面仅有照搬学者原话,缺乏分析述评能力;对研究的课题仅有模仿,缺乏创新;研究方案的设计和研究结果仅有按部就班,缺乏深入探索,撰写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胡拼乱凑,缺乏逻辑性。更有甚者,无视学术规范,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杜撰调查数据。社会实践方面,研究生往往由于短期的经济利益和为未来赚取实习经验的目的,奔波于各家实习单位和社会兼职之间,甚至盲目实习,相互攀比,患得患失,焦躁不安,面对实习中的困难和打击时,不免无所适从,烦躁不安,产生消极失落的情绪。
二、原因解析
(一)社会层面
1.全球化进程要求中国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要求中国高速发展,而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的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原有的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利益格局甚至是整个社会利益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调整。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海外资本、实用技术、管理经验等海外资源,这就要求中国顺应全球化的大潮,加快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加速发展,势必会产生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短暂性文化就是社会加速度变化的产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只关注短期利益,过分重视经济实效,而无视国家和社会整体长远发展的急功近利的行为。社会改革的未确定性和个体风险的难以预测性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而浮躁就是对短暂性和加速力所带来的难以预测的风险的莫名的担忧。研究生群体虽然拥有丰富阅历和知识结构,但社會环境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观念,影响他们的行为。
2.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重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存在着复杂性。多元的价值观支配人们按照各自的价值观准则做事。在众多利益群体之间,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对于研究生而言,价值观也是多元的,有功利主义价值观和理性主义的价值观的对立,还有为工作而学习的价值观和为学术而学习的价值观冲突。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逐渐成为比较重要的价值取向时,研究生在竞争和科研中潜移默化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接受这种价值观念,在对优秀、奖励、金钱追求的过程中就会造成心态的不稳定,从而产生浮躁心理和行为。
(二)组织层面
1.研究生培养目标单一。在培养目标上,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研究生培养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和专业学术研究工作,而社会上需要的是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事实上,我国大多数硕士毕业生从事的是应用性工作而不是研究性工作。虽然研究生教育改革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类,但在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是过多的偏重于“学术型”硕士,而对职业性质的“专业型”硕士不够重视。因此在强调以科研为重的校园里,出现研究生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和工作需要赚取实习经验,忙于社会兼职甚至到单位实习的现象,由于投入到实习工作的时间多,则无暇顾及自身学习和科研。
2.研究生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估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宽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考核过程过于松散。许多高等学校采用写论文的形式作为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的考试,只要课程论文及格,这门课程就能拿到学分。在校研究生不管毕业论文(设计)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基本都能毕业。严格的考评体系的缺失是造成研究生混文凭、缺乏学习动力、热衷于社会兼职和单位实习、论文抄袭、旷课等浮躁行为的原因之一。
(三)个人层面
1.盲目攀比。适度的比较有助于个人的进步,而盲目的攀比却会造成心理的失衡。由于自身认知偏差和归因偏差,当对自身定位片面或过高而与别人盲目攀比时,会产生焦躁不安、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等消极的心理。而盲目攀比又会容易滋生求快、求多、求急心理,忽视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大局的利益。自身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容易产生盲目性、冲动、心浮气躁。
2.读研动机不纯。很多学生读研的动机不纯,选择读研究生的原因很多,比如缓解就业压力,名校情结,提升就业机会、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改变命运,盲目从众心理,继续深造,兴趣等等。现在的研究生并非仅仅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怀着致知求真的科学精神,谦虚谨慎的科研态度,提升自身修养的目的继续读研深造,而是同时夹杂着许多功利性的想法。其中,大多数同学纯功利性的认为读研就是为了混到一纸研究生文凭,凭借研究生文凭找到满意的工作,以期将来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享受更优越的生活。研究生这种抱着功利性动机、蒙混过關的心态很难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并且容易导致其产生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焦虑不安、轻率盲目的行为和心理,甚至导致因毕业论文(设计)弄虚作假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现实。
三、小结
在全球化要求中国高速发展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组织层面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单一和评估体系不健全以及个人层面的盲目攀比和读研动机不纯共同导致了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投机取巧、重视短期利益、焦虑不安等浮躁心理及行为。因此,要引导研究生克服浮躁要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入手。在社会层面,建立健全各种社会政策和法规,保证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积极合理的竞争机制,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组织层面,完善研究生培养体制,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注重研究生学术的培养,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并引导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高自身修养,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洪云涛,袁洁玲.贵阳市高校大学生浮躁心理调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39-43.
[2]汪晓琳.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浮躁心理现状调查[J].职业时空,2012(02):125-127.
[3]王勤,袁惠芬.研究生“浮躁”心理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29-132.
[4]汪虹,梅伏生,吴绮慧,吴敏玲.高等学校科研浮躁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9):175-176.
[5]郑鹏.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浮躁心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6]李保国.关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4(15):46-47.
作者简介:郭鑫鑫(1989-),女,汉族,湖南内黄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