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4-04-29杨欢
杨欢
摘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实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进程中主要面临三个问题:工学结合难以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平台有待完善;顶岗实习的成效不明显。针对以上困难,本专业依据区域经济和产业调整的现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探索以互惠共赢为基础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创新“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促进工学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工学融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76-02
一、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背景
在机电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中,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工学结合难以有效开展。对口企业源于人力及技术成本的考虑,不愿培养毫无经验的学生;即便愿意,学生外出实践也会带来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二是校企合作平台有待完善。引进企业生产车间、开发项目课程或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等,均需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完善合作平台,有助于整体提升教、学、研的水平。三是顶岗实习的成效仍不明显。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优质就业是学生毕业的最终归属,搭建企业、学生间的桥梁,有效衔接实习与就业,是满足对口与优质就业的重要基础。为此,本专业依据区域经济和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探索以互惠共赢为基础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工学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
所谓“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教学工厂,实现工作与学习合一;依托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和创新工作室,实现教、学、研合一;依托构建的职教集团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合一。其主要核心是在“三依托、三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完善教学工厂、建设一体教室——服务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共建研发中心、工作室创新培养——服务科研提升为突破;以构建职教集团、发布信息平台——服务实习、就业为纽带,着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机电类人才。
三、“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1.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教学工厂,实现工作与学习合一
(1)成立专指委,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本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业人士以及高校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制定校企合作开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实施性方案,定期召开会议;在研究分析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性意见,共同探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方法和路径,务实解决问题。
(2)深入市场调研,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专指委成员集体研讨、确定对象与调研内容,结合企业设备、技术力量、规模发展、人才构成等要素设计调研表;分别对企业的人事负责人、技术骨干、毕业生、企业老总开展如“人才需求”、“岗位及岗位能力”、“实习与就业”以及“校企合作途径”等专项调研,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的规格。
(3)剖析职业能力,转化工作与学习情境。根据人才规格,参照职业资格鉴定部门颁布的上岗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剖析工作岗位(群)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实现工作情境向学习情境的合理转化。例如电气控制与调试的工作过程一般为:识读电气原理图→画制电气接线图→清点、检查元器件→固定元器件→安装布线→检查调试等;若将完成以上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术整合、归纳,便可转化为学习情境中的电气控制技术基础、电气制图及CAD技术、PLC编程与应用技术以及电力拖动技术训练课程。
(4)完善教学工厂,实现工作与学习合一。按照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考虑实用性和先进性,系统规划、论证完善教学工厂的建设方案,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完善基础实验室——满足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一般专业课程的学习;新建专项技能实训室——培养专项技术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课、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拓展综合训练室——成为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以此推进工学合一。
(5)建设一体化专业教室,为工学融合提供保证。以“做中教、做中学”为理念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每个教室被划分为工作区和研讨区,布置多媒体设备和模拟企业工作、生产过程的实践设施;按班级学生数确定工位数,实现教室和实验室、教师和师傅、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等深度融合,为“工学结合”下的理实一体及项目化课程实施提供保证。
2.依托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和创新工作室,实现教、学、研合一
(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产、学合一。通过广泛调研,学校与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合作,以“生产、教学”为核心,对原有电子实习工厂实施企业化和本土化改造;依据企业真实生产车间定制校内实践工作区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1)设备引进:结合蜂鸣器、汽车喇叭制作2条生产线以及企业投入的打膠机、膜片机、德国仪器等近18万元的设备,组织生产性实践,让学生直接体验企业真实项目、熟悉制作工艺。2)协作管理: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企业人员强化安全意识、不断巩固学生的职业操作规范,保证产品合格率;专业教师弥补企业人员对学生教学管理的不足,互相配合、相辅相成。3)物化成果:组建产教联合的教学团队,将生产型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产品安装操作指导书,全面应用于专业实践。
(2)校企共建课程开发团队,实现教、研合一。学校与常州航天创胜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校企合作,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及技术优势,实现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1)目标定位:融合骨干教师和企业人才,开展课程标准、教材开发、资源建设以及多元评价模式的改革。2)项目移植:移植企业真实项目或典型任务,分析整合必备知识和技术,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开发项目化教学资源。3)突出实效:课程建设体现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突出“实用、实践、实际”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3)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实现学、研合一。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组建创新工作团队,实施“三阶段”培养,带动专业的学、研氛围。1)跟着做:从各班选拔创新培养对象,在企业、学校“双导师”的引领下夯实专业基础;学生作为导师的助手,协助完成小型项目的研发,培养学习的基本能力。2)学着做: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横向课题的研究及技术研发为抓手,学生主动研究、设计方案,师生共同完成产品的创新设计。3)自己做:学生独立进行综合性实验,完成创新项目的设计,提交成果报告;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好基础。
3.依托构建的职教集团,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合一
(1)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互动平台。以“服务企业发展、校企合作双赢”为宗旨,组建为机电、数控技术行业服务的常州市创胜特尔数控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借助其区域辐射和影响力,分别在产学合作、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校企互动的新格局。
(2)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共享校企优质资源。为了能及时给企业输送合格的适用人才,学校以构建职教集团信息化平台为纽带,共享校企优质资源。例如,平台从“政策导读”、“学术动态”、“专业发展”、“自荐平台”、“招聘信息”等方面发布实时信息,为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沟通提供保障。
(3)发挥平台辐射功能,实现顶岗与就业合一。
1)顶岗实习前期:学生可登陆平台,主动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的行业、企业信息,学习国家出台的相关实习与就业的政策;2)顶岗实习阶段:以信息化手段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将制定的顶岗实习教学要求、运行手册以及实习写实性记录等档案上传至平台,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与效果;3)就业创业阶段:动态更新平台资源,滚动发布自荐与招聘信息,发挥平台的桥梁作用,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合一。
四、“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成效
1.教学工厂系统布局,工学合一落到实处
机电教学工厂实训(验)室的数量由22个增加至28个,功能进一步完善;承办2012、2013年常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项目的赛点工作;承担2012~2014年市电工进网作业培训以及维修电工职业资格的鉴定工作;2014年机电技术应用获江苏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立项,逐步形成了集学、训、赛为一体,体现“工学合一”的现代教学工厂。
2.合作平台不断深化,课程开发成果丰硕
随着共建课程的不断深入,本专业建成院级、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开发网络课程1门、信息化资源建设课程5门;参与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共建共享“电机与变压器”等19门精品课程;出版教材9本,修订课程标准9门,完成了5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2014年“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发与实施”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3.共建基地平稳运行,教研科研成绩显著
校企共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和“电子产品”2所校内实训基地,联合创新工作团队,务实开展各类创优、创新活动,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两年来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取得国际发明展金、银奖各1项、铜奖3项,市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各2项;市专业技术成果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2项;申报国家专利8项(已授权1项)。
4.集团平台发挥功能,优质就业得以提升
依托职教集团,建立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本专业对口实习以及优质就业的比率。据调研,两年来毕业生优质就业率从82%提高到92%,就业渠道从原来的小型企业发展到本地区五星、四星企业、研发中心、职业学校等,就业岗位从较为单一的操作类岗位转向机电设备加工类、维修、管理、销售、质检等岗位群,实习就业面进一步拓展。
五、实施“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
在“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下,本专业有效解决了人才质量提升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它既是对普遍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结合专业实际提出的具体做法和有效实践。
在建设后期,本专业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实习场地建设,彰显机电教学工厂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产学研提供支撑;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扩大产教加工、项目研發的范围和规模,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进一步丰富平台资源的建设,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以及优质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猛.职业院校机电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2]王亮伟,王猛,耿淬.“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课题评述[J].江苏教育,2013,(1).
[3]耿淬.依托校内企业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2).
[4]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