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的临床预防及对策
2014-04-29莫梦林
莫梦林
【摘 要】目的:分析剖腹产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将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人,分析发生的原因与解决措施。结果: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孕妇的基础性疾病、阴道检查次数、术中所用时间等因素有关,观察组在此方面出现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提高患者以及医生对切口感染的认识,为了防止和降低感染率,我们应该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减少阴道检查以及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切口感染;术后;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24-01
剖腹产即剖宫产。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现在剖宫产手术是产房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术,不仅可以解决孕妇难产等问题,还能挽救母婴的生命,缩短了产程,减轻了孕妇的痛苦。可以,因为剖宫产手术的切口面积大,容易造成相关的并发症,切口感染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对感染处进行及时的处理,不仅会阻碍切口的愈合还会造成大出血和败血症的发生,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运用剖宫产手术应做好预防感染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产妇,将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切口感染患者均通过了医院的诊断确认,其中横切口25例,纵切口15例;首次妊娠33例,二次妊娠7例。对照组患者孕39~43周,平均41周;横切口19例,纵切口21例;首次妊娠28例,再次妊娠12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产妇从入院到剖宫产手术,再到出院的一个全过程所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且通过对比发现可能会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的登记,形成一个对照的表格。这些可能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孕妇的基础性疾病、阴道检查次数、术中所用时间等。
1.3统计学意义
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患者的所有数据经过统计学的分析和处理,P值<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孕妇的基础性疾病、阴道检查次数、术中所用时间等因素有关,观察组在此方面出现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剖宫产的原因
首先,我国在剖腹产手术技术水平和安全性上的提高,保证了剖腹产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医务人员在这方面技术的成熟,特别是时间的缩短以及缝合线技术的提高,更加的促进了剖腹产技术的应用。
其次,剖宫产的安全性在麻醉技术的改进和抗生素的使用下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产妇术后镇痛方法的使用也大大的减轻了孕妇的疼痛感。
再次,对于患者来说,部分产妇认为剖宫产所要承受的痛苦较少,对胎儿的出生非常安全,不愿意接受人工助产;有些孕妇认为阴道分娩会造成阴道的松弛影响以后的性生活;部分孕妇害怕阴道分娩失败所造成的痛苦,不如直接进行手术。
最后,对医院来说,行剖宫产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医院纠纷。有些产科医生对一些助产技术本身就不是很熟练,担心通过技术阴道分娩造成新生婴幼儿窒息、产伤、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的发生,从而产生与家属不必要的纠纷;孕妇与家属不容许新生婴儿发生任何的意外,医生为了不会由于这种意外导致医院纠纷,而采取剖宫产技术。
3.2子宫切口裂开的原因
切口术后裂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切口感染所造成。所以在术中,术者应注重对切口感染的预防。当发现切口被污染后,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缝合浅筋腹,要先使用0.1%碘伏进行消毒。对切口出血要完全止血,预防术后因切口血肿继发感染而影响切口裂口。使用电刀要降低因烧灼造成组织变异坏死 引发感染,缝合切口使用的医用器械受到污染,需要及时更换。为防止切口感染,术者通常会在皮下置引流橡皮片,这种方法也能降低切口感染。临床上任何病症早期诊断对后期治疗效果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术后切口裂口分为局部裂开和全部裂开两种,皮肤和皮下组织裂开,肌腱和深组织没有损伤称为局部裂开,对于这种情况,使用胶布和腹带拉拢切口再次固定,切口一般都会愈合;若肌腱膜以深的组织裂开,但皮膚和皮下组织没有发生裂开称为深层部分裂开,这种情况可采用腹布拉拢稳固切口,外层再扎腹带,有特殊患者切口愈合后会有腹壁切口疝形成,为后期进行切口疝修复术留准备。切口从皮肤到腹膜全层裂开时,要及时清创。然后在腹肌保持松弛的状态下行腹壁切口缝合术,用10号线重新顺序缝合腹壁,并对引起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治疗,增大抗感染能力,给予营养支持,提高切口愈合的几率。
3.3子宫切口感染形成的原因
首先,孕妇本身所患有的一些基础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的存在,较高的血糖会降低白细胞消除细菌的能力,从而利于细菌的生长,切口的感染和裂开就会变得更容易。还有一些疾病像妊娠期贫血、妊娠合并高血压等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子宫切口感染病菌的可能性。
其次,医生对孕妇进行阴道的检查的过程中,会造成剖宫产切口的细菌感染。细菌主要通过医生手中的阴道壁直接推入子宫,下生殖道的细菌可以逆行进入到宫腔、羊膜腔内,从而造成上行感染。待胎儿手术出产时会将病菌带到切口处,从而造成切口的感染。
再次,医生的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孕妇剖宫产切口的感染可能性,特别是非主刀医师的缝合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切口的感染。很多切口的感染都是由于缝合医师在技术水平不高以及无菌观念不强而导致的。
最后,手术所进行的时间也是影响剖宫口子宫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的时间越长,切口暴露的时间也就越长,意味着切口感染细菌的可能性就越强。手术过程中,细菌的存在时刻威胁着孕妇切口的细菌感染,时间上的延长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接触切口的机会也就越多,而且时间的延长相应的要使用更多剂量的麻醉药物,从而导致伤口的愈合度降低。
参考文献:
[1] 杨迎春,韦双燕. 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控要点与护理[J]. 天津护理,2013,02: 178-179.
[2] 郭柳容. 妇产科切口裂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3,06:137.
[3] 岳文静. 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河北医药,2013,19:2947- 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