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星星之火
2014-04-29宫晓丽徐洪磊
宫晓丽 徐洪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此,“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
梦想——就像我们心底的一条暗流,在不时地涌动,但很多人因为现实的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已经感受不到梦想的指引。回想当初填报大学志愿时,我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师范院校,这里有分数的限制,但主要是内心某种声音的呼唤:从小崇拜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有超人的智慧,还有育人的独到,每当看到他们仿佛能看到他们头顶有光环在闪烁……从小自己会傻傻地在墙壁上贴上一张白纸,关起房门,自言自语,在白纸上画画,为自己讲解题目……毫不犹豫。
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后,我踏上了工作岗位,等待分配的日子里,我满腔热血,整装待发,憧憬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生对知识渴求的目光,想到用我的知识去浇灌那些祖国明天的花朵,让他们崇拜我,羡慕我,该是多么美好呀!可是,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被分配到了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周围是紧挨着村落的泥泞小路,坐公交要走15分钟左右才有站牌。我感到莫大的失落,其实并不是因为周边环境,最大的落差是:教师不是有光环的吗,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怎么会有学校?我无语了!后来我安慰自己再加上校方领导对校史的介绍,我接受了这一切,毕竟工作是不能打折扣的,只要我热爱这份职业,什么都无所谓。
开学第一节课,我讲的是八上“分式”这一节,我从最简单的分数导入,接着让学生解决课本上前言部分的问题,两分钟过去了,没人举手,五分钟,十分钟……没几个学生会,我一下子慌了,缺乏课堂点拨能力是我对自己的第一个否定,这么简单,顿时我的授课陷于瘫痪。后来我问了一个学生不会的原因:他说:“老师,我读不懂题。”我心里一凉:初三的学生,连题目分析能力都没有。后来,我重新把此题的公式告诉他们,才讲解明白。我的师傅告诉我:“其实你仔细观察,这儿的学生的生源质量是比较差(家长不太认同,好学生大部分都出去了),不是你个人的原因,但是学校的情况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方法。”我觉得师傅说的有道理,我决定放平心态。接下来的一学期时间,我目睹了:当英语老师说服一个学生要好好学英语,他将来会有用,学生反驳说:我又不出国,学什么英语?这就是学生对学习的定位。当开家长会时,有的家长以请假扣钱为由不到席,有的是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代替,有的还把宠物狗带到校园,甚至还有家长抱着婴儿坐在教室里。这就是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立场。当班主任找问题学生谈话时,发现单亲比例非常高。当学生之间发生摩擦时,家长对校方不依不饶,当教师建议家长多督促孩子学习和改正不好习惯时,家长搪塞:“我们管不了,他只听老师的。”这就是家长教育思想的愚昧。
这时,我想到了最初的梦想:当教师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教师的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甚至十分耕耘,没有一分收获,我是早早放弃,只图安稳,还是重获信心,为学生进点微薄之力。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决定改变自我,树立新的目标,重新定位,为学生做点什么。既然周围全是黑暗,我不祈求灯火通明,只为寻找一点火种,哪怕火苗很微弱,我和学生也会感到温暖。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课前备课,我会把学生的理解能力标准降到最低,只讲基础的,不讲深入的。在课本基础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适当拔高。课堂提问时,我会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式,让学生体会到一切不是那么难,给予他们信心。在回顾复习时,我尽量避免定义定理的直接背诵,而是以小练习形式检查基本应用情况。课后反思时,我会把课堂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后备用。批改卷子时,我会督促修改,进行二次批阅。当然每个班还是会有几个学生智商稍高的,这样不足以应付各种检测甚至中考,我想到利用午休时间给学生单独充电,教给他们思想和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是争气的!
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纪律就成了大问题,上课做小动作,说话,传纸条,玩手机,听音乐甚至和教师公然挑衅,课下疯闹,早恋,打架斗殴,与社会青年有染,通宵网吧……这些现象全集中到一个班集体,压得让我喘不过气,学习风气令人担忧,我经常牢骚满腹,失去耐性。记得在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一位老教师的话触动了我:当了母亲之后,她经常站在家长的立场去看待自己的学生,她说,我对女儿的关心先是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心理健康,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和将来能否考上大学,她认为其实有时候育人比教书重要得多,学生有好的品格才是我们这种学校的工作重点!这时我想到一种情感:爱,在一味教书的同时我忽略了育人的道理,不懂得欣赏学生,表扬学生,这是我对自己的第二个否定。记得有一段时间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学风有了很大波动,学习成绩受到影响,我没有直接针对成绩批评他们,而是花了一节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成績本身只是一个数字,没有太大意义,只是当你看到这个数字时,你后悔吗?你愿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知道以后你要做什么?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那考学只是将来就业的一个捷径而已。学习的过程是磨炼努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意志力,有了这种意志力,将来就是早早踏上工作岗位,在任何领域你都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学习是一种品质,只是现在必须用成绩来体现,成绩有高低,但品质是无价的。如果在没有任何压力的年纪你都不去铸造这种品质,那将来又靠什么意志去成功呢?”感化之后还是有效果的。
工作多年以后,自己的能力还是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仍有待加强,自己还要继续学习,虽然进步的不如我的那些同学,但我对教育有了另一种体验,另一种的认识:“教师工作没有光环,他就是平淡的,实实在在的。既然选择,就要坚持,我无法改变大局,但我可以尽自己的本分: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个学生,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全面反思自己一学期的工作。如果说成为教师的梦想我已经实现,那成为一名好教师是我下一步的梦想,不求名师只求问心无愧!我愿意做黑暗中那点火苗,哪怕只有一点光亮,也能给我的学生带来希望,如果火苗能来自每一位老师,来自每一位家长,甚至来自社会各个角落,满天星斗汇成璀璨星空,那应该会燎原吧!”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