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书法的基本功
2014-04-29张晓琴
张晓琴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切实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我国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根据纲要的要求,书法教学将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学生根据年龄段来接触和学习相关层次的内容,这一规定的出台,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都知道,长时期以来,整个社会因为对于中高考的狂热关注使应试教育思想在整个教育界的影响极深,学生上学的最终目标往往被定义为如何在残酷的、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枯燥的文化课学习长期占据着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很多学生很早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理性,那就是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素质对的人才,而不是仅仅会学习的所谓学习上的“尖子”。因此课程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也就理所应当了。
新时期的我国教育是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下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作为书法艺术来说,它被誉为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伴随着我国汉字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而一步步走向繁荣。也诞生了一位位杰出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书写也很重要,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这句话就反映出一个人的字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书法走进小学课堂,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刚刚识字的初始阶段就能科学、规范地掌握书写的基本技能、技巧,同时也能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学生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主要以观察、模仿为主,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能力。而且,学生在书法练习中,需要长期不懈地去坚持,进而逐渐提升。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学生自信、坚持的品质,对于学生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一、如何打好书法基础
小学阶段设置书法课,对于刚刚开始大量接触汉字的学生来说,既有利与学生深入了解我们需要学习的汉字知识,同时也能规范汉字的书写。这非常有利于解决因为长期过于关注应试教育而忽略学生基础,特别是写字能力弱的现状。那么在小学阶段的书法课应该怎样开展呢?就像医生治病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教育首先也要分析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着手做起来才会更有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还是以模仿性学习为主,结合书法学习的内容,应该必须做好这三步:
1.要掌握书法最基本的环节——用笔,有时也被称为运笔。我国宋元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这句话说明了掌握用笔的重要性,所以必须要抓好用笔的环节,做好如何起笔、行笔、收笔、转笔等,这些是掌握书法技能的核心环节和关键。
2.学会分析字的结构。写好每一笔并不意味就一定能写好一个字,因为汉字的书写是讲究结构和谐的,该占哪个位置,或大或小,是需要从全局着手的,也就是说每个字的各部分要布置整齐、相互呼应,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3.要注意章法。也就是小到几个字、几行字,大到一页字、几页字,它们更是讲究篇章和布局的。這就需要学生在写字之前就要成竹于胸,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字写完之后,它们才会是一个整体,形成良好的整体效果。
这几步的完成,看似简单而实则是一个漫长积累和反复练习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科学规划和学生坚持不懈的练习,这样才能打好书法学习的基础。
二、如何安排书法课
我们都知道,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学生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那么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好我们的书法课,进而培养小学生书法的基本功呢?
1.从兴趣着手,有效教学。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这个阶段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情感影响更大。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喜欢做的往往投入更多,学习效果就好,所以我们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特征,用他们喜爱的书法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把优秀字帖或优秀作业展示出来,通过欣赏,诱导学生临摹和创作,让他们享受漂亮的字给人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2.制定适当的目标。学习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书法学习更是如此。小学生容易出现厌烦的状况,自我约束能力差,所以要制定适度的学习要求,用适当的标准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在给学生规定练习任务时,要意识到学生学习书法若要求过高、任务过重,只能使他们望而生畏,削弱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教师既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制度,施加压力,又要给他们轻松学习的余地。同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新鲜感,有效避免厌倦抵触情绪。
3.及时予以肯定。我们常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肯定、得到别人的赞赏,小学生何尝不是?教师可以把学生写得较好的作业或作品挂在教室里,向学生表扬这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同时尽可能具体指出其优点,这样学生就有成就感、自豪感,让学生在赞扬声中成长,以此推动他们的积极性,保持和提高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来鼓励其他学生,使他们有学习和努力的目标。
4.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邀请一些专家来给学生做讲座,同时尽可能鼓励学生去和这些专家交流;参观一些书法展览,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参加正规的比赛展示学生书写水平;给学生提供书法用武之地的机会、场所(如写春联、标语、抄写文书等),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为日后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5.用环境来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来陶冶学生情操。无论是对一部分喜欢书法的学生来说,还是对全体学生而言,创设一个学习书法的环境是极其重要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试想一下,在学生周围布满复印放大所学碑帖和四壁空空的房间,给人的氛围影响是绝对不同的。我们学校还专门设置一间书法教室,墙壁上挂上书法家和教师写的书法作品,并把学生所学的范本,一张张贴在墙壁上,让学生耳濡目染。
就像任何的教育一样,书法教学也是一个需要教师细心准备,仔细考虑和安排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养成习惯、培养基础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这样才能给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关于我校开展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64)成果。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