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角下农村教育初探
2014-04-29彭金龙
彭金龙
纵观全国各大城市的飞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越来越快,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传媒渠道的不断更新,作为文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其现状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文化教育特别是多元文化农村教育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缺乏创新精神,意识形态陈旧,教师、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传统教育冲突明显,严重制约着我国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多元文化农村教育落后值得深思。
一、农村教育滞后的原因
(一)改变落后思想观念
在广大农村地区,在学生群体中长期流传着“上学不如出去好玩,上完学不一定有好工作”;“不读书是打工,读完书也是打工”。另外,在学生周围流传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拥有这种思想的人在很早就出去工作了,大多数学生就随着他们一起涌入社会,更多的人攀比就使得许多人很早就辍学,越来越多的小学或初中生外出打工,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当前微薄的收入。农民的大量入城,大多数学生受父母的影响,认为学习不如打工强,从根本上忽视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他们只是鼠目寸光,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同时学生家长不愿投入。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使学生家长不愿投资教育。一是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素质不高。二是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父母无力支付高额的学费,这是造成多元文化农村教育落后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关大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当中。在政策上某些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之中,使农村经济造成了表面繁荣的假相。在经济上交通不便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必须要发展交通才能使农村的物质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农村经济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存在着某些功能失调与一定的结构缺陷,未建立有效的多元文化农村教育体系,只存在着一些零星教育。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具有相当的封闭性,整合配置教育资源的功能不足,由于调控教育的有效手段不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培养的人才会产生供大于求等。同时这些各级各类学校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体系不健全,办学体制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多元文化农村教育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多元文化农村教育也存在着现代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教学环境质量差,教学现代化速度慢,致使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落后。教育部门不重视多元文化农村教育,政府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缺失和错位的现象。学校法人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同时中介机构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在某些地区存在“走后门”的现象。要想进入高校,即使没有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也能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可以看出教育的公平机制尚未形成。必须要求建立公平的教育机制,教育的法规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教师队伍不稳、整体素质偏低
特别是一些贫困的山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待教育的看法有所不同,使祖祖辈辈在教育上落后了。偏远农村地区教学条件极其简陋、交通不便、远离城市,使许多学生就近原则、选择村小读书。然而许多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很难在农村长期工作。尤其是急需教师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城镇,青年教师更不愿意去,但是也很难留下来。只是一些本地的上完初中或小学的代课教师上课,在教育水平上远远落后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敷衍塞责,讲解知识不到位,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没有把学生引进门,学生又如何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这就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过早的辍学。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师德也不好,惩罚打骂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某些教师不进行积极的引导,相反的使用拳脚武力,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从侧面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学习好的学生,使他们心里上受到伤害,觉得老师偏心,从厌恶老师到厌恶学习,从厌学到辍学,这不仅是老师的失败也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失败。
二、解决我国多元文化农村教育落后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由于“读书无用论”长期在人们大脑中根深蒂固,一时间无法转变,必须让学生与家长转变对学习的看法,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抛弃“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树立学习观。上一代的人文化素质就较低,必须让下一代的人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用知识去丰富武装头脑,用知识去挣钱。同时还要让他们看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差别。短暂的经济效益不是长久之计,对教育的投资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让学生吸取打工生涯的教训,从更多的实例中看到教育的重要性。要使家长与学生的观念得到转变必须解放思想,依靠内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了,多元文化农村教育才能得到好转,一个和谐新农村面貌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亲自操刀
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的投资,要尽快改变多元文化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必须从制度层面给以必要的倾斜。改变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就要求调整教育的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坚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进行倾斜,将农村学校也建立为标准化的学校,建立城乡统一的标准化模式。加大对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投资,改变多元文化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改善农村的教育设施,引进多媒体教育,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同时发展,以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同时开展阳光工程,使政府投资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资金真正到位,而不是被某些官员层层剥削。这样一来,发展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资金就得到保障了,我国多元文化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就可以得到改善。
(三)大力开辟农村经济渠道、营造健康有续的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农民投资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条件.。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也要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政府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资,实行税费改革,大力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发展农村经济而服务,实行科技下乡的活动,把最先进的生产力带到农村。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农村的经济就会提高。除了外因的作用也要靠农民自身发展农村的经济。要致富先修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有利于农民把物质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农民还可以掌握一定的技术,运用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就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当中了。
(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升级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当中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也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教师的在职学历教育,使教师在获得高学历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拥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参加在职校本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文化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训学生有度,指导学生有方,而不是所谓的拳脚相加。总之,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努力推动城乡教育平等进程
大力推动城乡教育的平等进程。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7]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多元文化农村教育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进程,将面临新的目标、新的体制、实现新的发展。将逐步消除城乡教育教师和学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身份差异、个体差异、政策差异,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比如城市教育,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国家的财政投入相当有限,绝大部分要农民自己来负担。同时,国家对非农产业和居民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就业政策、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在这种模式下,城乡教育发展轨道背道而驰。城市的教育政府办,农民教育农民办,城乡教育没有均衡分配国家教育资源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城乡师生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不均等。所以,要发展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必须统筹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
(六)国家增加对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投资
多元文化农村教育极其落后,国家对多元文化农村教育投资较少的问题不容忽视。多元文化农村教育投资总量较低,这主要是受收入水平、投资风险、投资因素的影响。国家加大对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就会使农村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降低,使更多的学生上学。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倾向城市,导致农村办学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造成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办学质量低下,农民子女考上大学的机率极低。教育部门应按城市的标准制定农村学校的标准,有步骤的逐步改造,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都有学上。
教育兴,则国家兴;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兴,则国家教育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随着国家对多元文化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社会力量的支持,在广大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多元文化农村教育必能改变落后现状,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