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校服我做主

2014-04-29蓉莞

亚太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服受访者家长

蓉莞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到访北京,一张中学生身穿宽松校服接待的图片,意外地在网络上火起来。具有中国代表性的蓝白相间宽松式校服成为了焦点,不少网友认为该校服“款式不理想”,对外形象“大大减分”,进而引发了一场有关“回忆我们丑到爆的校服”的话题争论。近日多家机构对校服问题进行了调查。

7成人“不喜欢”运动校服

由腾讯发起的调查“您喜欢运动服式的校服吗”吸引了15000多人参与,调查数据显示73.26%的网友表示不喜欢,26.74%的网友表示喜欢。其中,在众多评论中,只有7%的网友认为校服美观合适,13.66%表示不美观,11%的网友认为尺码单一不合身,14%的网友表示校服分不出性别,10.52%的网友认为校服不分季节,质量不高占比达26.67%,成为校服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表示,校服文化代表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更体现新生代的活力,归根到底,校服即衣着,衣着是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是要体现学生的内心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在进步,落后的衣着也应逐步被淘汰。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对350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6%的受访者穿过宽松运动式校服。51.2%的受访者直言这样的校服“丑”。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55.2%的人家中有中小学生。

1993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城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的文件,就此拉开了城市中小学统一校服的序幕,运动风在校园中迅速走起,时隔20多年来,运动式校服依旧是学生的代表形象。对于蓝白相间的宽松运动校服,网友“相顾两无言”感叹道:“真的太丑了,这种上世纪90年代就在用,怎么现在还在用?一点进步都没有吗?”一件校服竟然能承载近20年的青春,网友“鱼YU666”调侃道:“白校服貌似早已成为了学生的标配。”

近九成家长觉得孩子应该穿校服

在北京服装学院收上来的266 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89.5%(238人)的家长认为孩子在上学时有必要穿着校服,6.8%(18人)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3.7%(10人)的家长持无所谓的态度。

调查同时发现,认为有必要的家长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校服能代表学生的形象,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其次,能代表学校的形象,整齐划一,便于学校管理;再次,能够防止孩子攀比心理的滋生,有利于孩子专心学习。认为没有必要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对现有的校服不满意,其中也有极少数家长认为穿校服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校服本身的意义产生了质疑。以上结果表明家长尽管对现有部分校服不很满意,但对校服重要性的体现还是认同的。

北京服装学院曾经就校服问题对家长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家长最关注校服穿着的舒适性,是否利于活动;其次是尺码合体性,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运动和成长;第三是服装质量,要求耐磨耐穿;而颜色搭配也是家长关注的重要方面,并对校服代表学校形象、款式新颖等有一定要求。同时一些家长提到,校服一定要体现孩子的朝气与帅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表明家长对校服有更高的期望。

中小学生皮肤敏感、娇嫩,有性格活泼好动等特点,这决定了校服面辅料的选择不仅关系校服的风格和质量,更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最关注的是面料的吸湿透气性,以保证舒适和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对面料吸湿透气性要求较高,其次是不易起皱和变形,穿着时舒适,耐磨耐脏,利于运动,并易于洗涤和保管等。另外家长们重点提到了校服静电现象比较严重。

近6成人认为校服设计应该突出个性

调查显示,59.2%的受访者认为校服设计应该突出个性,19.1%的受访者反对,21.7%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70.3%的受访者认为,穿着统一而美观的校服能够让学生获得自信。

“在上下班途中,我经常看到很多学生穿着松松垮垮的校服,背着大书包,低着头走路,举止不大方,缩手缩脚的,一点都没有青春的感觉。”齐飞是西安某网站编辑,在她看来,衣着可以帮助人表达自己。尺寸不合适的校服,学生不喜欢却不得不穿,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

调查显示,52.1%的受访者认为宽松的运动式校服让学生缺乏青春朝气和自信,39.1%的受访者认为穿着这样的校服不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35.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降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25.0%的受访者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

“相对个性,目前的学校教育更强调整齐划一。校服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一种外在体现。”在齐飞看来,性别、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应该教会正确看待这些差异,而不是简单采取回避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孩子们的成长很重要。

校服设计应该注意什么?调查显示,美观(62.9%)和实用(60.8%)是受访者最看重的两个因素。受访者的其他建议还包括:有文化内涵(58.3%)、统一(50.6%)、简单(50.0%)、区分性别(47.0%)、控制价格(44.6%)、突出个性(24.9%)、多款定制,自由选择(23.8%)等。

北京中学生穿宽松校服接待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照片在网上公布后,意外引起网友校服之争。不少网友觉得那套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了”,甚至“丑到爆”。实际上,学生们对校服的不满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上海“问题校服”事件发生后,还一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奥巴马夫人访华,校服问题本与此毫不相干,却意外成为焦点,进而引爆网友们对国内运动校服铺天盖地的吐槽。表面看起来是对校服设计的不满,背后却透露出在涉及学生亲身利益等问题时,对自己作为当事人长期缺位的不满,这不满恰恰蕴含了一种对自主权的吁求。

编后语:校服问题的背后并不只是该不该满足学生的个性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我们的管理者,在提倡现代化办学的今天,能否与时俱进、能否真正听从师生的意见,把科学、民主的管理举措落实到位。只是学生这么多,众口难调,怎么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满意呢?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去真正了解学生们的真实需求和看法。现在正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能蹲下身子,走进学生中间,听一听学生对校服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也有话语权,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而任何不考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与感受,只凭主观臆断,认为校服应该怎样、不能怎样的想法都只是徒劳。(据腾讯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现代教育报》综合整理)

链 接

中国校服变迁史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

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名校女生是当时的时尚。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四十年代的校服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50年代:黑衣白裤

五十年代,没有特定的校服,人们的审美口味都比较宁静和中庸,于是白色的上衣、深色的下装便成为了主流。那个时候,国家百废待兴,有着比制定统一校服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校服也没有固定的款式。在那个白衣黑裤的年代,所谓的校服也不能免俗。

60-70年代:不爱红装爱武装

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治国理念的不同,恰逢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偏爱”并 “被选择”了军装。如果说军装代替了“校服”,有些牵强,因为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学校在正常上课,所以根本谈不上 “校服”。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军装是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选择。

80年代:海魂衫风靡

八十年代,真正意义上的校服出现在了国人面前。由于上个十年的审美口味余温未消,所以在校服在设计上参考了很多“军事元素”。黄军装太土、迷彩服太杂、一身白的空军装扮不耐脏,于是白衬衫和天蓝色裤子和背带裙的模仿海军军装的校服应运而生。不过,这个时候的校服也还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样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审美”。

90年代:面口袋运动服

九十年代,也就是众多80后念书的时候,校服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遍地开花。可是这个时代的校服就好像“大跃进”一样,是完成“致富的政治任务”。这个年代的校服,毫无美感、毫无装饰感可言。蓝色或者是绿色的配色、涤纶和腈纶为主的面料、超宽大的剪裁,让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同学“蜷缩 ”在“面口袋”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这样统一的着装是不是会阻碍青少年个人的性格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话题。

猜你喜欢

校服受访者家长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