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的个体差异

2014-04-29王秋霞

学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回收站信息技术差异

王秋霞

一、现状分析

以下是来自普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镜头:

镜头一:上课铃早已响过,学生们仍然三五成群在说话,有的走来走去,叽叽喳喳吵个不停,而教师则拿着一把螺丝刀紧张地忙碌,因为有一半的电脑是坏的,学生正等着老师来修理呢……”

镜头二:教师讲完,一部分学生中规中矩,按部就班认真作业;一部分学生早已完成任务,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或网上聊天;另一部分学生则慢慢腾腾,无从下手,且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到处找人帮忙;个别学生干脆不做练习在玩其他东西……

这些场面是让大多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头疼的事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校教学硬件条件差。农村学校一般校内只有学生多媒体计算机房一个,三十多台学生用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学生中家有计算机的不足5%。而且校园网不能与因特网相连,信息技术教师可用的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用的素材只能是教师通过网上下载或借阅等方法自备。

二是从教师和学生情况分析。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一百多个教师中,一般只有一两位信息技术教师。因为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不如城市,家中有电脑有宽带的并不多,因而基础薄弱,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二、应对策略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帮手,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比如,我在教学“回收站”时,借鉴了一位教师的做法: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不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这样一转化,把专业的信息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简单明了掌握了专业知识,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作业,对信息技术的畏惧感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二)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就学生而言,差异性是绝对的,因此,教师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差异性。在实施差异性教学时,教师应划分若干个课堂学习小组,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班级之间产生一种有机的组织联系,从而协同学习,发现和研究问题。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在操作熟练的基础上,要着重于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对中等生和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即相对比较浅显的操作内容,要求他们能够通过模仿达成基本要求,保证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即可;对中等生,要培养他们对知识的使用能力,并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融合。

教师还要有心理准备,农村学生有一些人家里没有计算机,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电脑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和电脑、网络接触。这一小部分学生可能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当然上机操作做练习、作业时也相当吃力。比如有个别学生开关机都不清楚。总是在关机后,再按一下主机上的开关,又让电脑启动。所以在给他们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相对降低難度,那怕只是打几个字、熟悉一下常用软件或是浏览一下网页也好。

2.个别辅导。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差异教学”中要把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但这不是简单地在集中教学中加进个别辅导,而是要将个别化教学的思想、策略和方法,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辅导训练、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体现出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查找原因,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注意课外拓展、练习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别辅导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个案辅导和个别教学,使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学习,并进行针对性强而行之有效的辅导学习方式。

3.作业分层。由于农村小学生在信息技能方面的差异,教师设计每次课的作业时,要根据分层教育、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设计必须讲究层次性。课堂作业可以将分成几档:基础作业(人人必做)、选择性作业(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可全做、或部分做)和挑战性作业(难度较高,主要针对“吃不饱”的学生)。基础作业的要求以学生能通过会考为原则;选择性作业可根据练习内容或题型设置多个题目;挑战性作业主要将本堂课知识点的深入应用,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三)小组合作 互帮互助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通过互帮互助,优势互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来处理差异。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就显得非常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成了小组成员应尽的义务;集体的成就感则成了其学习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又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实践操作中,我们分组要注意不宜分大组,一组三五个即可,选一个优等生当小组长,将小组合理地划分好之后,我们就可以采取任务驱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逐个地操作,组员在做练习、作业时遇到困难可以找组长来帮忙解决。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只交一份作业。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小组的动向,小组的人员分工,避免出现一人或少数人独立完成的情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高水平调控课堂学习行为,挖掘学生潜能和团队智慧,关爱学生并及时把握他们的真实需要,在师生共同发展中彼此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让农村学生一样不输在起跑线上。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回收站信息技术差异
相似与差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能量回收站
找句子差异
神奇裁缝最省布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