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待学生的“偷窃”行为

2014-04-29韩国强

新课程·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行为对策

韩国强

摘 要:就学生的“偷窃”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偷窃”行为;原因;对策

我们班开学近两周内,有三本语文书、两本数学书、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具不断丢失。经过追问,这种现象就出现在本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竟会偷窃?一连串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学生私拿别人的东西是“偷窃”吗?

一、问题

根据这一现象,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私拿别人的东西是对所有权概念含糊不清

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处于很强的自我中心时期,对物品的所有权概念不大分清楚,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所有物与别人的所有物加以区分,因此就产生了拿别人东西的行为。

2.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好奇心

当他们看见别人手中好玩的、好看的物件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说:“那玩具真好玩。”“那本画册真好看。”“我要是有该多好啊!”于是,有时就会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自己玩、自己看。

3.作为向别人夸耀的手段

为了炫耀自己如何有本事、如何阔气,不少学生喜欢私自将家里的钱、物拿出,供大伙“挥霍”“享用”,以博得大家的好感和夸赞。

二、对策

1.向学生讲解“所有权”的意义

帮助学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识和客体意识,慢慢了解自己的东西与他人东西的区别。创造条件,规定存放自己物品的地方,然后耐心地说明:别人的东西不管多么好玩,自己多么喜欢也不能不告诉人家就拿回据为己有。

2.培养学生的意志控制能力

“偷窃”是一种占有欲望的冲动所引起的意志控制的失败。“偷窃”的结果对“偷窃”者本人是一种奖励,对其“偷窃”过程是一种强化,它可以增加“偷窃”行为下次出现的机会。所以,一旦发现学生有了“偷窃”行为,应及时制止,严厉批评,讲清道理。

3.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一旦发现了学生的“偷窃”行为,批评教育是理所应当的,但不能大声训斥,严厉地惩罚他们,更不能把他们的行为公布于众,即使与他们个别交谈也切勿说出“偷”字。用诚恳而严肃的态度讲明这种事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父母都有伤害,这种行为对他本人成为一个好学生制造了障碍,甚至讲到他的前途、命运不可设想的后果。

4.与家长取得联系

班上有了有“偷窃”行为的学生,班主任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防止小小年纪就贪小便宜。要配合家长正确引导,对孩子的管教不能太严,也不能过分娇惯,应在充分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让孩子感到温暖、亲切。对于学生的学习用品,家长必须满足供应,使孩子到学校使用文具没有困难,也就不会产生拿别人东西的念头。

5.家长和教师树立榜样

学生犯错误比他犯了错误后再惩罚他们要重要得多。正如前人所言: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这里关键在于家长和教师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统一和谐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誗编辑 刘青梅

猜你喜欢

行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低头族”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