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理综集体备课

2014-04-29李英淑

学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综研讨教研

李英淑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理综的集体教研中更需要借助于网络这种大环境来进行活动。充分地利用网络进行教研,这项活动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把深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吸引到一起,在学习和反思中,在探索和交流里,方便、快捷地与其他教师共享教学教研成果。总的来说,网络环境下的理综集体备课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理综集体备课能突破限制,使交流方式由单一转为多元,使教研备课的体系充分扩展

众所周知,真理越辩越明。如果教师都能利用网络互动,利用这个虚拟的空间区域,可以保障每一位教师都有公平的话语权,从而在本学科内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研究、共享成果,互相促进,相互提高,如果涉及别的学科的内容,那么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理化不分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科间都有了更好的交流探讨,而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科目之间。这样每个教师都能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以便更好地完善和提高知识体系与知识储备,从容地应对更加灵活多变的考核试题,来充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传统教研时代无法想象的。不仅如此,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还可以达到一种跨区域的共享、跨学科的、互补的功效,这样不同学校、不同教师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而且网络的时速性能够更快捷地接收新的信息。在这样的空间下,可以不管年龄,不论权威,保证了大家公平的话语权,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而不像传统的模式中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遮遮掩掩,欲说还休。

二、网络环境下的理综集体备课交流对象更宽泛

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给教研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网络中以研究课为载体,使全员参与教材分析、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教师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在合作中真诚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间的对话互动在不断增加,思想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也在不断地扩大、加深。同时,它把往日一说而过的内容保留了下来,教师上课与评课的能力也在落笔中得到了提高。

网络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的教研氛围。构建起教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交流环境,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教师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成长喜悦。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教”与“研”的共赢。在网络中交流的对象不受身份的限制和人数的限制,交流对象可以是教师群体,还可以是专家、学生甚至家长。这样,网上的集体备课活动其独立性和可拓展性就得到了保证。互动与分享成为了可能,这将有力地促进教学研究实效性的提高。

三、网络环境下的理综集体备课,知识的灌入量大、效率高、获取信息速度快

在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使得每一个网上的参与者都可以针对共同的内容随时随地,利用网络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是主体,都参与其中,各抒己见,共同进步。就是在这种多主体教学研讨系统中,每个主体都是一个创造者,将自己的见解通过每一个端口透过每一根网线汇总到虚拟的教学研讨平台上,再经过相同的渠道第一时间反馈给每一个参与者。多主体之间教学研讨的优点在于:这种教学研讨的对象,不仅包括研讨的知识,而且包含系统中其他的同样正在进行教学研讨的主体;教学研讨者对其他主体的思考及其结果进行思考研讨,这些主体同样对教学研讨者的思考及其结果进行思考研讨。这使得教学研讨的素材是弹性的、动态的,随着思考研讨的过程不断变化,随着每一次的信息传输,信息上传量也越来越大,上传效率也越来也高,信息获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从而提高每一位参与者对知识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四、网络环境下的理综集体备课促使教师不断进取

网络下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使教师能时时刻刻借鉴别人、反思自己,新教师就有了动力,老教师也有了压力,改变了全体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创生出崭新的集体备课文化。而且,不容忽视的是,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不仅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其中的参与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在建立网络平台的同时要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培训。

总而言之,网络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从而构建起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交流环境,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长此以往,教师坚持这样的“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的网络备课过程,多次实践,便会习惯成自然,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融为一体,形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相信所有的教师在这样的环境里都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成长喜悦,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教”与“研”的共赢。

五、基于网络下的理综集体备课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为了使这样的集体备课更有实效,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能否组建电子备课资源库,让每位教师都能在这里找到适用的东西。

1.电子教案资源库。把教师集体备课的优秀教案存于此。

2.电子课件资源库。教师个人或群体把一些比较适合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境况下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 Authware、Flash或网络形式的课件存于此。

3.电子试题库。各类考试及测验能够及时反馈我们教学的成效。但往往出试卷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如何來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构建新课程条件下的电子试题库显得尤为必要。基于现实的技术开发实力来讲,最佳的途径就是购买试题资源库系统,做好试题的输入和整理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应该切实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原创试题的创作。

4.教学反思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参与新课程试验的教师,更应该把自己对于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及时总结,为更多的新课程实践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理综研讨教研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B卷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A卷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A卷
从2019全国理综Ⅰ卷看近三年来物理试题的坚持与实践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