腴辞润牍让历史课更美
2014-04-29江丽
江丽
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其实我很喜欢历史的,小时候我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各种英雄豪杰的形象已经刻在我的心上,我想我以后一定会爱上历史课,以便我去了解她、探索她。可是,当我拿起课本,里面写的是什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科举制、都江堰这些枯燥的东西,老师上课就是时间、原因、影响,真的觉得很无味……”简单的话语,却表达了学生内心强烈的感受。其实很多学生都是这样:爱好历史却不爱上历史课,爱看历史影片、历史课外读物,却不爱读历史教科书。历史课上他们要么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要么嬉笑打闹或者打瞌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忧虑。究竟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他山之石
2013年10月,衢州市第五届名师送教活动在我校进行。名师们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上了《专制下的启蒙》的模拟课,其中陈春露老师的课让我深受启发。
在“课堂导入”环节,陈老师这样说:“许嘉璐在《中国文化入门》中讲到了文化的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即物质文化(如衣食住行,好恶取舍);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如风俗、节庆、法律、制度、宗教、艺术,是借助物质来表达的一种价值观);深层文化,即哲学文化、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就是这样的深层文化,它足以让我们踮起脚尖仰望!正如我们课本‘阅读与思考中的第一句话: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翻开这光辉灿烂的一页并不像我们翻书这么简单,这一翻足足用了三四百年的时间。那这一页是如何翻开的呢?”
在评价洛克时,陈老师说:“他的思想掷地有声,尤如一声巨雷,在欧洲上空炸响、回荡,也激荡着人民的心灵!其意义是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课的最后,陈老师这样进行小结:“我们今天这节课并不单单讲了这几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实他们并不只是几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一个动荡澎湃的时代,一群激情睿智的斗士,一组双重觉醒的思想,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二、自我反思
听完课后,我内心感慨,原来历史课可以上得如此丰腴优美。想想自己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就是用平淡的语气、枯燥的语言,从背景、代表人物、人物观点到历史影响,一一讲完就结束了。一节历史课上得太骨感了,就像一个人只有骨架,没血没肉没灵魂。
历史是有思想、有灵性、有血肉、有精神的。如果剥离这些,历史就只剩下人物的罗列、事件的堆砌、年代的记忆、理论的灌输。这样的历史课只能是讲之无味、听之生厌。看来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教师的原因,是教师“骨感”了历史,把历史讲成像古董一样僵硬,学生自然就把学习历史和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联系在了一起。这样,历史和历史课的生命力就丧失了,学习历史也就成为应对考试的工具和负担。
常言道:“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我们要把历史讲“美”,把课堂激活,从语言上的要求来讲,就是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外貌,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就是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味,听起来味同嚼蜡,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马卡连柯也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师能否运用好语言这一工具,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既然如此,如何把历史课上得美呢?
三、行为跟进
历史如故去的老人。假如我们在课堂上再现历史的时候,抓不住“历史老人”那些独有的、内在的个性特征和明显的外在形态,教学则必然进入公式化、呆板化和单一化的境地。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提出了三个境界之说:“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要到达这三个境界需要我们不断锤炼课堂语言。以下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是在规范处融入情感化的语言。历史是一门具有高度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学科,这要求历史课堂语言必须是规范的、科学的。例如,陈老师在课堂小结时的用词科学、规范,同时也充满了激情。受此启发,我在上《新文化运动》一课时,用了这样的语言:“这里有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阵地),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代表),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中心),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慷慨激昂的语言,让这课的主题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又使其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震撼。用上情感化的语言可以让我们在讲到平静时如潺潺流水,在讲到高潮时如大海波澜,在讲到悲伤时如悲如泣,在讲到高兴时激情荡怀。这样,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和感染,教学也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是在平实处注入形象化的语言。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历史教科书却往往是平实的、凝练浓缩的。例如,教材在介绍“伏尔泰”时是这样表述的: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但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他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这样的语言可以说非常平实,而陈老师在教学时是这样介绍“伏尔泰”的:
法兰西自由三剑客的一号剑客伏尔泰,他这个人两度被投入到巴黎的制高点和皇家监狱——巴士底狱,多次被逐出国门,他写的书也被列为禁书,但他的名字却响彻整个欧洲上空,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再讲一个细节: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全城轰动,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拥到他的下榻处,把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更是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作圣物来保存。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些都是“铁杆粉丝”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轰动效应呢?这主要是来自于他的个人魅力:发达的脑袋,丰满的钱袋。他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即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他的名言是“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同时,他经商非常成功,赚了很多钱,是个十足的富翁,所以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他对自己的成就非常满意,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因此他希望法国能有一个像他这样有个性、有思想、有财富,既有才又有财的人来统治国家,实行“开明专制”!像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
陈老师用细节介绍,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把伏尔泰的主张更加形象地表述了出来。所以,要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除了通俗易懂,还要注意那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细节,因为细节往往是形象逼真的。比如讲“黄海海战”,教材说“‘致远舰中鱼雷,邓世昌和全舰将士阵亡”。对此,我加进了一个细节:“邓世昌落水后,其仆从抛救生圈,其爱犬衔其发辫以救,却都为邓世昌所拒绝。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生动地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语言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这样的课堂才会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感染力。
三是在枯燥处加入幽默风趣的语言。在历史教学中有较多的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很难被学生理解、接受,这时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幽默、风趣、恰当的语言。风趣的语言如味精,可以增加历史课的魅力,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师生合作的和谐气氛,使学生在活泼而轻松的气氛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关于“公民”的概念,雅典“公民”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外延完全不一样,所以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些混乱和不到位。对此,有教师这样讲解“雅典‘公民”的概念:“既然是‘公民那‘母的就不行了,也就是妇女被排除在外了;在英语中,公鸡是cock,母鸡是hen,小鸡则是chicken,由此类推,‘公民也不包括小孩……”这样风趣的解释,学生都觉得记忆深刻。所以,借助于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使历史教学变得轻松、快乐,趣味无穷。当然,趣味性不是油腔滑调,而是应当风趣而不粗俗、自然而不做作,和谐统一,卤水点豆腐,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