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到文化力
2014-04-29徐伏儿
徐伏儿
一、学校文化力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学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明总和。学校文化不等于学校文化力,“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只有它转化为力量时,才能称之为文化力。”[1]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即使拥有良好的文化要素,也未必会形成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当文化要素通过学校管理者的有效运作后,其“正能量”助力于学校、社会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学校文化力”。
因此,学校文化力可以定义为学校的管理理念、行为准则、师生关系、环境形象等释放并相互作用的力量,是一种以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共同价值体系。学校文化力是一所学校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先进的学校文化力具有聚合性、创造性、竞争性和控制性等特性。
(一)先进的学校文化力具有聚合性
先进的学校文化力首先是一种精神性力量,它会产生强大的“文化磁场”,对每一个在场的个体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个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自觉或不自觉地顺从集体的要求,将个体的理想、信念、情感与行为都统一到集体的战略目标上来,从而产生先进学校文化力的聚合性和向心力。
我们提出“以爱为中心,让学校成为师生教与学的乐园,让师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并以此作为我校的办学核心价值。在日常管理中我们通过寻美点、展亮点、摆难点等方式凝人心,聚合力,让每一位师生都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美点就是学校环境的变化,通过摄影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全体师生领略校园之美;亮点就是学校获得的荣誉、教师取得的成绩和学生获得的进步,通过国旗下讲话、电子屏幕、宣传窗等载体的大力宣传,激发师生的进取之心;难点就是学校近来遇到的困惑和一时难以合理决断之事,通过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摆出学校的难事,倾听教师的建议或意见,既达到了群策群力的目的,又满足教师“做学校主人”的精神需求。
(二)先进的学校文化力具有创造性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之一。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树立新的学校文化发展理念,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激励师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切实发挥文化创造性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牵引驱动作用。
创新不是“高富帅”。细致入微的管理举措,同感共情的德育方式,都孕育着创新的力量。如我校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开展了“亲近自然,放飞心灵”秋游、“我健康,我行动”体育艺术节、“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禁毒防毒教育、“奉港金嗓子”比赛、“让我来露一小手”迎春汇演等活动。学校精心组织和策划,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又如我们推出问候教育,在要求学生问候教师的同时,也要求教师问候学生,喊喊学生的名字或者给孩子一个微笑,问问他昨天的快乐之事,问问他学习上的困难。有时教师的一声问候能解开学生的心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起到任何教育都无法取代的作用。
(三)先进的学校文化力具有竞争性
学校的文化力,是一所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以教育生产力为基础、以学校文化力为核心、以教育经营力为重点所构成的”[2],也就是说,这种学校文化的竞争力不仅仅是单纯的校园特色,而是包括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日常管理等内容的综合竞争力。
学校具有竞争力就必须要让教师具有竞争力,所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关键。我校通过组建教师沙龙、定期举行年轻教师读书会等形式,搭建各种平台,营造学术氛围,努力让更多教师脱颖而出,打造出一大批品牌教师。学校多次邀请市级教研员来校进行诊断性听课和小课题研究指导,并邀请了高校课程论专家、学科教学专家等来校进行理论上引领。这些举措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也激发了教师的热情。
(四)先进的学校文化力具有控制性
面对复杂的环境因素,先进的学校文化力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判别的标准,指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是学校文化力的控制性。我们始终认为各种制度只是我们行为的准则,绝不是强行约束人和批评人的借口。在我校,除了“十不”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则之外,没有严格意义的“制度管理”,但整个团队却十分和谐,充满战斗力。仅靠硬性的规章制度、僵化的管理,不可能有真正的执行力,最好的方式是让教师们在拥有归属感、幸福感的前提下内化为自律、自觉的行为。校长的管理就是把教师的“真、善、美”呼唤出来,把教师向上的原动力激发出来,把教师的潜在能力挖掘出来,只有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生命力。
二、当前学校文化力建设中存在的偏差
(一)片面地以为“学校特色”就是“学校文化”
大多数学校建校时间短、文化积淀少,一些学校管理者为了在任期内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往往会“提炼”“创作”一些虚空的“口号文化”,搞一些只有少部分学生参加的特色项目,编几本好高骛远的校本教材,获一些奖项,就认为是“学校文化”。个别学校为追求“特色”区别于其他学校,甚至不惜破坏原有长久积累的文化。但这些学校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文化观,无法成为全校师生认可的共同精神理念和行动指南,不能形成集体的文化,所以既不具有学校文化的聚合性,更不具学校文化的竞争性。
(二)片面地以为“硬实力”就是“软实力”
在当前较为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一些学校管理者会过分关注学校的设施设备的更新、校园环境的布置、制度纪律的健全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建设,容易忽视师生的精神道德、文明素养等隐性文化建设;会过度追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果,将学科竞赛、考试成绩替代为“学校竞争力”,容易忽视教育活动中的“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目标异化,教育形态“畸形”发展。
(三)片面地以为“学生文艺活动”就是“学校文化力”
现在,校园文化已经广泛受到学校管理者们的重视,但一些学校往往将“学校文化力”建设仅仅局限为搞一些文艺汇演、国庆演讲等单方面的学生文艺活动,对学生文化活动的深度缺乏考虑,对教师队伍、党群组织在学校文化力建设中的作用缺少思考,割裂了学校文化力建设与教学管理、课程开发、教师培养、基本建设等的关系,削弱了学校文化力的功能与作用。
三、提升学校文化力的基本路径
学校要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改变固有思维,更多地以文化为战略武器,改进学校管理,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建设学校核心价值体系,为提升学校文化力提供“原动力”
要使学校文化成为一种无形的“力”,就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否则,一所学校、一种文化就会失去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失去其生存发展的生命力。
建设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准确定位,首先要把握学校的历史传承、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内在脉动,然后根据学校性质、师生个性和地方特色等优势,进行理性思考,确立和选择要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核心价值体系。
我校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由部分爱国爱乡的香港同胞捐资建成。学校虽新,但“爱”的文化芳香浓郁。基于此,我们以爱为中心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把“爱”转化为“力”,让师生充满“幸福感”,让他们觉得学校是故园、乐园、家园。只有充满着爱的教师,才能怀揣着激情与爱心进入课堂,才能让课堂充满灵动,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在幸福中获得成长。
(二)建设“学校领导力”,为提升学校文化力提供“软权力”
领导力绝不是领导权力。校长的领导力很少来自“权力”“职务”,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较高情商(EQ)的综合感染力和吸引力,是校长通过对自身情绪的认知、激励和管理,来了解他人需求、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艺术。校长要领导好团队情商的建设,形成一种学校管理的“软权力”。
在“学校领导力”的建设中,领导者要掌握以下四点:
一是重愿景轻管控。愿景就是管理层对学校和教职员工自身长远发展和终极目标的规划和描述。学校领导者要通过愿景引发教职员工对工作的自觉自愿。一味迷信权力的管控,只能是让领导“在场”而“力”缺席。
二是重信念轻指标。学校领导者应当把坚持正确的管理信念、恪守科学发展的价值观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不能只片面地追求诸如考核成绩、升学率等数字的指标或成绩。
三是重团队轻个人。学校领导力体现在集体领导上,校长要善于带领学校团队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一言堂是领导力建设的大忌。
四是重授权轻命令。学校领导力还体现在将选择权、决策权部分甚至全部下放给教职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程度释放他们的潜力与效能。这样的领导才能最终以“力”的方式在场于学校。
(三)要建设“道德文化”,为提升学校文化力提供“生命力”
文化控制力的反向特点就是“文化破坏力”,如“色情文化产生腐蚀力”“颓废文化产生蜕化力”“暴力文化产生摧毁力”“虚假文化产生欺骗力”。这些不良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以科学的德育观与方法论去消除与取代。但目前学校德育存在很多误区,如德育目标的“虚”化、德育方法的“僵”化、德育内容的“知”化、德育评价的“分”化,等等。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学校的德育发挥不出应该具有的文化力。
党的十八大给教育工作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学校只有加强道德文化建设,调整德育策略,改变德育方式,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提升学校文化力提供“生命力”的支持。
(四)要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提升学校文化力提供“生长力”
教师作为社会各类群体中最能受到激励的群体,具有负责任与强烈自我实现的欲望。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先进学校文化的聚合性、创造性,孕育学习文化、增强学习能力、推动学校发展。
一是培育共同成长愿景。学校出台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要能够真实反映绝大多数教师的意愿,使其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积极主动地愿意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贡献最佳才智和能力,并把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融为一体。如绩效工资制度的制订过程,就要综合考量各方利益,最广泛地征求教师的意见。
二是搭建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平台。近年来,我校成功创办了各类读书会、研修社等学习型组织,如名师工作室、教坛新秀学社、班主任沙龙等。教师们在反复的课堂教学和组织研讨中积极转变成为一名“反思性实践家”,教师之间的经验与智慧得到不断交流、共享、修正。这些助推着教师由“匠”成“家”的转变。
三是校长要带头学。校长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本领危机”,成为学习型教师组织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校长要善于吸收新的文化,及时更新自身的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艺术,形成领导力,使之成为学校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池田大作,高占祥.现代社会应重新认识“文化力”[N].南方周末,2010-04-22(C19).
[2] 杨建华.论学校文化力及其构建[J]. 教学与管理,2006(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