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2014-04-29信雪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旅游资源

信雪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的步入大众化阶段,对高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资源短缺一直存在矛盾,优化资源配置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将会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已经像高等学校中延展,但是从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把高校旅游作为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手段研究还少之又少,并且只是将高校旅游简单的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种方法,没有意识到高校旅游的合理发展对高校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试图从高校旅游视角下来对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高校旅游;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7602

1 相关概念

1.1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向高等教育投入一定资源后所创造的价值相对于投入资源的多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无形投入等,人力投入主要包括学校中所有的教职员工;财力包括国家及地方的财政拨款、学费、社会(企业、个人和团体等)对高等学校的投资及捐赠以及学校的自谋收入等;物力的投入有学校的固定资产、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教学仪器设备等;无形投入主要有学校的社会形象及知名度的塑造等。高等教育的产出主要指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数量、科研成果以及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等。

1.2 高校旅游内涵

1.2.1 高校旅游的含义

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色旅游方式,近些年备受学者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高校旅游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如今关于高校旅游的内涵主要有:金世胜(2000)认为:“高校旅游属于新兴的特色旅游,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白戈、徐朝霞(2006)认为高校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其旅游目的是高等院校尤其是著名的高等院校。徐凌(2000)用校园旅游的概念来予以表述:“校园旅游是指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着重于旅游者精神层面、知识层面上的满足”。根据以上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虽然高校定义的具体内容不同甚至名称不同,但本文认为高校旅游的实质就是指把高等学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旅游方式。

1.2.2 高校旅游特征

关于高校旅游的特征研究有以下几种观点:顾筱和(2005)认为我国高校旅游具有旅游资源独特、投资回报率高以及旅游主体相对集中3个特征。成梁(2005)提出高校旅游具有教育性、时间性、新奇性以及针对性4个特征。闫红霞(2006)认为高校旅游具有时间选择季节性、文化消费、旅游主体多化化3个方面的特点。

2 高校旅游的意义

2.1 真正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从总体上来讲,高等学校具有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意味着高等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即提供必要的社会教育的任务。那么,发展高校旅游就可以使更多的社会人员走进高等学校中,接受大师们的尊尊教诲、利用高校精密的仪器设备、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再一次受到高校浓厚的人文气息的熏陶。从而,在发展高校旅游的同时真正实现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对整个社会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2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

近些年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世界银行也对我国部分高校的仪器设备、实验室以及教学楼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其使用率还不到60%。我国教育部调查发现,仪器设备使用率不到80%,一些精密并且价格高昂的仪器设备使用率60%以下,一些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不超过15%,并且教学楼及实验室的利用率仅仅为60%。特别是在学校假期期间,高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大部分都是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发展高校旅游,就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能够合理的对外开放,避免高校资源的浪费,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和补偿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所以,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的扩大,导致高校的教育经费越来越紧缺。发展高校旅游,可以为高校带来直接的旅游收入和一些捐款、捐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办学经费。将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从而可以促进学校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2.4 提升高校的形象和知名度

高等学校想要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一定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良好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就是高等学校宝贵的无形财富,其能使更多优秀的莘莘学子为之向往,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已然成为旅游者的“朝圣”之地。通过发展高校旅游,更好的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让社会更全面的了解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进行自我宣传的有效方式,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在社会当中知名度以及提升自身的整体形象。

2.5 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和专业实习场所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收费制度,所以高等学校中家庭贫困的学生的问题一直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据调查显示,高校中贫困生约占15%—30%,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8%-15%。所以大部分高校会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工作机会,调查显示,工作可选择的岗位很少,并且大多数是需要体力的工作(如食堂收碗筷、打扫教室等),并且稳定性很差,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多的问题。开展高校旅游,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同时,高校旅游组织可以作为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的理想实习基地,各项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独立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旅游管理这样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的教育能和实践仅仅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去掌握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 高校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高校旅游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其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认为其主要问题包括:

3.1 思想观念滞后

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对促进高校旅游发展的主观意识严重缺乏,一些学校坚决反对高校中引入高校旅游,但是多数高校是持观望态度,任由高校旅游“自生自灭”的自由发展,高校缺乏对高校旅游发展的管理,导致了高校旅游的无序发展状态,如今,高校旅游中大多是以散客旅游为主,而其旅游也是以观光为主,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不能充分发挥出高校旅游的特点,不能够使高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3.2 可能影响教学科研秩序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为了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高校需要安静、幽雅的环境,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会对日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给学校的治安方面带来隐患。同时,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造成校园交通的拥堵,并且,游客层次参差不齐,许多游客乱废弃物、践踏花草以及乱刻乱画的行为可能会破坏校园的环境。

4 相关建议

4.1 转变观念,重视高校旅游

高等学校必须认识到高校同时肩负着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责,此外,发展高校旅游,既可以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可以使得高校获取额外的无形和有形的收益,同时,又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人才,对学校和社会而言都可谓是“双赢”。并且,高校旅游是在旅游市场日趋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兴起的一种特色旅游方式,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和问题的程度日益严重,开发高校旅游已成必然。高等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旅游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接受并支持高校旅游,这样才能打破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瓶颈”。

4.2 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

从前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促进高校旅游健康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配合。

政府需要明确高校旅游发展的方向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从而促进高校积极主动的发展高校旅游;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有利于高校旅游发展的管理模式,如在时间方面,可以制定各种假期的开放制度(如校园开放日、寒暑假、黄金周等),在空间上,可以尽量的将观赏区域和教学区域隔离开,避免影响教学秩序;在管理上,可以设立专门的高校旅游管理机构,保证教学与高校旅游的发展两不误;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高等学校的高校旅游发展潜力与其进行深入的合作,打造不同品牌的高校旅游,实现高校资源的最大化合理使用。所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对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和高校旅游的充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世胜.高校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2]白戈,徐朝霞.重新定位高校旅游[J].中国旅游报,2006,(07).

[3]徐凌.论校园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4]顾筱和.发展高校校园旅游刍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5,(4B):36.

[5]成梁.从高校管理角度看高校旅游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2831.

[6]闫红霞.高校校园旅游经济的客源市场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B):153.

[7]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李福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张敏,唐任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10]张雅婷.高等教育资源运作现状根源分析[J].科教论坛,2007.

[11]刘亚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效率评价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4):3136.

[12]马陆亭.试析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改革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6.

[13]杨洋.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

[14]司林波,唐学庆,赵悦.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与管理,2009.

[15]谢友才,胡汉辉.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3741.

[16][英]约翰·希恩.教育经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2180.

[17]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179.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体制改革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