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高”与“低”
2014-04-28于彦
于彦
一日,偶然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中读到山东省济南市教研室江洪春老师的《小白兔采蘑菇》一文,不禁感慨万千。文章大意是兔妈妈领着小兔子们要去森林里采蘑菇,小兔子们跟着兔妈妈高高兴兴地出发了。也许是森林里的蘑菇隐藏得太深了,也许是兔妈妈的经验太少了。小兔子们跟着妈妈转啊转啊,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就回家了。以后兔妈妈再说去森林里采蘑菇,小兔子们知道了,采蘑菇就是到森林里转晕为止。读毕,哑然失笑,心里却有一丝隐隐的痛。痛什么呢?是痛教师,痛学生,还是痛小语课堂?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萦绕在心头。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识字、写字,还是阅读、写作,都明确规定了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可是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阶段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脱节的现象,也就是教师没有依标施教,造成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中采不到真正的“蘑菇”,高年级学生又“吃不饱”,小学低年级教学“低”不下去,高年级教学又“高”不上来。
一、三分钟口语训练中的“高”与“低”
三分钟口语训练是被小语整改证明了的、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可我们平时训练中,三分钟口语训练的内容大多是或与课文教学相结合,或与文章作者相结合,或与景物描写相结合,就是没有与学生年龄相结合,没有把口语训练放在小学一到六年级,没有学生口语训练目标的长远规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三分钟口语训练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点缀,没有真正发挥口语训练的作用。
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走入课堂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小学语文阶段口语训练计划。口语训练可以分为积累和口语表达两部分,不同年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学段的要求,例如第一学段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则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依据课标低年级口语训练宜以积累为主,主要积累古诗、儿歌和对联,中高年级可以适当积累名篇佳作、诗词曲赋和现代诗歌等。口语表达训练也应该按照低中高年级分别侧重片段、作文、口头作文与演讲的训练,每一训练重点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低年级片段训练分为简单句子和简单的片段;中年级的作文训练应该从练说写作提纲开始,然后逐渐提高要求,达到能够根据写作提纲口述作文;高年级学生应该能够根据作文题目练习腹稿,然后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对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高”与“低”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2012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写字教学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要求“提笔即是练字时”,“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一要求贯穿三个学段、六个年级的始终,足以见得写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教学评价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评价要求: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可是,现今的语文课堂大多数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没有体现年段特点,低年级本应在笔画书写上下功夫,教师却偏偏走入汉字的间架结构中去;高年级本应在“行款整齐、书写流利”上重点指导,教师又偏偏绕进田字格使用的误区。教学中只有个体,没有整体(指生字);只有集体,没有个人(指学生)。课堂教学仿佛走进了永远无法走出去的误区,导致从低年段到高年段教学模式相同、教学流程相近、教学方法相似,既没有依标施教,也没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没有教学上的循序渐进,只有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没有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只有照本宣科的生搬硬套。低年级教学“低”不下去、高年级教学又“高”不上来。
三、阅读教学中的“低”与“高”
阅读教学也难逃“低不下去、高不上来”的“厄运”,以案例说明。
案例1:“春去了为什么花还在?”
低年级阅读教学朗读永远是教学重点,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则浅尝辄止,教师不要过分在文章内容、篇章结构上下功夫。听过这样一节课:小学低年级谜语诗《画》一课,教师过分在谜语诗歌的内容上下功夫,教师居然问道:“春去了为什么花还在?”学生答道:“老师,春天过去了,夏天就来了,所以花还在呢!”所有听课教师捧腹大笑。教师教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课时,发问:“为什么是弯弯的月儿?”“为什么是小小的船?”我无法回答,只是感觉这样的问题实在是伤害学生的语文情感,实在是破坏了文本带给我们的美感。
低年级课堂教学盲目追求对文本的理解,在文章内容与表达方法上“下功夫”, 不重视课标中第一学段的教学要求,盲目拔高,领着学生在文章里面兜圈子,本来简单易懂的短文,被老师弄得支离破碎,学生身处课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文字,没有感悟,造成“你不讲我还很清楚,你越讲我越糊涂”,结果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低年级阅读教学仿佛是飘在空中的“楼阁”,基础不牢固,地动山摇是早晚的事。
案例2:“春天在哪里?”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通过一幅幅真实而动人的画面,展示着生命的美好,感悟着生命的真谛。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八岁的盲童安静奇迹般地捉住了一只蝴蝶,并且在细细地感受到春光后,又把这只蝴蝶放飞了。这篇故事给予孩子们真切的感受: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但大部分的教师教学中在“这真是一个奇迹”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体会盲童为什么靠着“神奇的灵性”能抓住蝴蝶,就不引导学生感悟题目《触摸春天》的“春天在哪里”。整节课只在字面上纠缠,没有让学生跟随作者真正去“触摸春天”,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高年级教学“高不上去”主要源自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即对文本内容与结构的理解过于浅显。
课堂本来是朴素的,课程改革也是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语文基础抓起,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材施教、依标施教,还语文课堂原本朴实的面貌。切不可盲目追求新奇特,曲解课改的真正含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教师能在纷繁复杂中就简,能在常规常态中领异标新,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