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之我见
2014-04-28雷金
雷金
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考试次数繁多,导致学生厌学、体质下降、动手实践能力差。加之各学校应试教育的强化,致使学生德育缺失。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自认为是与现行的评价制度不合理分不开的。因此,需要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评价制度。
一、 改革教学成绩评价制度
教学成绩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笔者试以后者为切入点来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全国已经是普遍现象,有的小学生的作业要做到晚上十一点左右,中学生的作业更是铺天盖地,教育部很早以前就明确规定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高段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2小时。但为什么不起作用呢?这与评价学校的制度及学校评价教师的制度密切相关。学校评比、教师评比都会看名次,把名次看得非常重要,忽略了差距的大小。由此造成了中小学过分重视考试科、忽视考查科的现象,考试科大量占用时间,大量留作业,严重挤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教师为了自身利益和名誉互相争抢时间,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变相增加了学生负担。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减负,“负”却难减下来。同时,因为中小学教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提高学生成绩上,德育、美育、体育等自然会流于形式,或者是运动式加强。改革教学成绩评价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去除机制障碍,才能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开缺口。
怎么改呢?首先,应该把考试成绩与课程标准比对实行科学的等级评价。这里称为绝对等级评价,比如,90~95分为一等,85~90分为二等等等,与学分制的机理相似。现行的等级评价,是针对考试成绩的相对等级评价,即不管考试成绩相差多少,必须划出一、二、三个等级,这种对教师进行的相对等级评价,造成生欲静而师不止的逼迫式学习、高压式学习的扭曲局面。实行绝对等级评价,教师会转变教学方式,践行素质教育并减了负,为深化教育改革铺平了道路。
其次,要科学设置考题,对照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等级分段。这方面靠校长自发管理是不够的,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行使职能,制定科学的等级评价制度,加强调研,动态调整,确定等级标准。标准定得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合地方的区情、校情、生情。比如现在农村的生源大量流入城镇学校,家庭教育的落后使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起跑线不一致,那么,定的标准就要向农村倾斜。
教学成绩评价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农村学校留住人才,农村教师也不必担心与城市教师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竞争,他们的付出能得到认可;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也有助于区域内优秀师资流动;这样可以杜绝教育教学活动的过分量化、功利化,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增强约束力
5+2=0的现象很普遍,即在学校接受5天教育,回到家里休息2天,教育的效果为零。家庭教育严重滞后,家长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但又缺乏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宽容。学校德育停留在无可奈何的劝说、宣讲、训诫的层面上,对一些品德极差的学生,教师只能哄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年(毕业)之后把他打发到别处就算了事。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青少年犯罪上升,社会公德缺失都能与教育牵扯上,但教育者没有强有力的惩戒措施,不能触碰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红线,教师成了两头受气(管理者和学生)的群体。我们对那些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教师表示痛恨,支持法律对他们严惩,但我们也必须坚决反对那些践踏教师尊严、无视学校纪律,甚至打骂教师、讹诈教师的行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因此,既要赋予教师的惩罚教育权又要规范教师的惩罚行为,不能一棒子打死。
这里还不得不提的是不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怎么差,学业成绩怎么差,最终几乎都获得毕业证,都有资格升学,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必须给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强有力的道德评价约束权。
(一)用好学生的电子档案
教育部现在统一为中小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这是一个很好的条件,把学生的学籍档案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对那些犯重大错误的学生,应该记入档案,作为以后升学、就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参照资料。现在推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因为与升学有关系,所以多流于形式,约束力小,持续时间短。但是如果记入永久(或较长时间,如五年、十年等)电子档案,那么约束力显然很大。
(二)加强中小学毕业证发放的管理
国家为义务教育的硬件、软件投入很大,在很多农村,校舍已经是最好的房子了。学校设备基本健全,教师培训力度加大,但对学生及其家长的责任约束不强,造成了投入大产出少、质量不高的教育现象。因此,对学科成绩不合格,尤其是思想品德不合格的学生绝对不发毕业证;建立联动机制,没毕业证的要与升学、就业扶持政策等挂钩,与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贷款挂钩,以此强化家长和学生的责任。不可否认,有部分学生很难通过现行严格的毕业考试,我们可以设置一套与职业接轨的试题,比如,数学只考一些面积、体积、基本计算的知识,避开证明推理等难度较大的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毕业证的严格发放对发展职业教育还有导向作用。
三、深化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改革
要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非常关键,因为只有优质的教学活动才能省时高效,只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高屋建瓴地学习指导才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推进业务能力考试测评
现在社会上,考试繁多,诟病不少,但留意一下现今的考试,便会发现就业之前及就业考试种类繁多,也很严格,但就业之后的考试较少也较随意。比如,现在继续教育,各种培训,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环节干部的选拔等对考试的应用很少,少数应用考试的环节也不十分科学和规范。令人堪忧的事实是:教师的各种笔记,各种计划、总结,培训体会,案例、卷面分析,课后反思,各种记录……每年的字数可达几万字,大都是名副其实的“文字垃圾”,是为了应付检查、充实档案硬造出来的令人生厌的套话、假话。严格考试对选拔环节干部,推动教师终身学习、避免抄材料造笔记的虚假浮躁学习之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考试的组织层次以保障公正公平和实行学分制以照顾个体差异应该是改革之路。
(二)加强教学效率的管理和评价
教学质量的评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是造成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很多学校对考试科目课时安排多,挤占考查科目课时,有的学科甚至不开设;临近考试时停止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通过多上早晚自习延长教学时间。这种靠延长时间,追求学科高分的低效率做法,限制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也是造成教育教学改革曲高和寡、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开足开齐各种课程,加大惩处力度,强化校长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督促学校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教学效率的管理制度,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充分发挥督学的作用,对学校的课程开展、学校的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等进行全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