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丁培忠
2014-04-28李秀环
李秀环
十年前在通辽市奈曼旗的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我有幸买到了《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拜读后对丁先生肃然起敬!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知道“小语整改”是怎么一回事,但没有探究为什么会有“小语整改”,还不知道它是怎样在丁老师的语文教育实践观的基础上,历经十几年的探索形成的。十年过去了,今天再次捧起这本书,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厚重,也才真正感受到丁先生的不凡!
以下是我阅读《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一直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语文教学究竟应该做什么?
先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
升学宴上
2012年暑假,因爱人出差,我替他参加了一次升学宴。这场升学宴的规模并不大,一百多人。升学的孩子是爱人初中同学的女儿,考入了大连民族学院预科班。宴会开始前就见这个女孩“手不释卷”,后来才知道那是背台词。宴会终于开始了,主持人响亮的声音使全场肃静。待主人公——升学女孩闪亮登场时,大家都充满了期待。然而这位女孩,登台后却不敢望着大家,讲话的声音也只有自己听得见,眼睛还时不时地望着事先准备好的台词。
就这么几句感谢的话,竟然不能自然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孩子不乏其人!
案例二:
送课现场
2012年10月30日,市教研室送课下乡来到一所中心校。语文课上的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待所有学生读完,教师出示几个词语让学生认读;继而又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由于课文较长,共有十个自然段,教师找五名学生读其中的五个自然段。
这一读让人瞠目结舌:五名学生读课文,竟无一人读得正确流利。错误很多,少则四五处,多则十几处。这五个自然段,字数最多的二百字,其余一百字左右。这是初读一遍后再读的效果,如果是一遍都没读的文章,效果如何,可想而知。类似的课堂,也不止一个!
语文教学究竟应该做什么?这是语文教师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请看丁先生的阐述:
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标志是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培养自学能力,既是语文训练的落脚点,也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
(引自《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54~58页)
丁先生一语中的,非常精准地概括出语文学科应该做的事情——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是语文训练的落脚点,也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时刻瞄准这个目标。
二、这样的教学是在奔向目标吗?
上文“送课现场”,初读课文就暴露了问题:很多学生还不具备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的能力。可见,先前的语文教学,没把阅读的基础打牢。接下来,这位送课教师能否去补这一课?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她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探讨:叶老是怎样修改作文的?你有什么体会?修改作文有哪些方法?采用的方式是大家惯用的:默读批注,全班交流。汇报时,学生一会儿选出这句话谈体会;一会儿又挑出那句话谈感想。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课上完了,课文仍然读不到“正确流利”,没看出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得到扎实的训练。就是这样的教学,教师们却乐此不疲!
语文教学,就要摈弃教师海阔天空的演说、连珠炮式的发问和没完没了的讨论。如果学生连篇课文都读不顺畅,连几句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连一篇通顺的短文都完成不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有效果吗?我们还去挖掘所谓的“微言大义”、“弦外之音”,追求“讲深讲透”吗?还去大讲特讲文章的修辞手法、写作特点吗?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忙来忙去,做来做去,却忘记了语文教育的常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语文教师要时时看清自己的目标,看清自己的方向,审视眼前的教学是否向目标进发。
三、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做?
丁先生是这样阐述的:
语文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最终目标,不是到“最终”才能培养,从语文学科的启蒙阶段就要开始。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既是语文训练的落脚点,也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
语文训练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统一的过程。
语文训练中的“训”指的是教师的设计、指导、启发、示范和必要的讲解;“练”指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想练、会练、练好。离开学生的“练”,“训”就毫无意义。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语文训练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语文训练既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突出不同的重点,又要注意许多最基本的内容在任何一个训练阶段都是不能忽视的。
语文训练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但课堂不是语文训练唯一的渠道。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引自《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54~58页)
吃透丁老师的阐述,就应该建立语文学科的训练体系,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明晰整个训练的过程。要达到目标,可以分成几步走,每一步都达到什么标准。
例如要学会阅读,可能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能阅读——会阅读——喜欢阅读
能阅读,要求学生,拿出一篇文章就能读正确、读通顺。会阅读,要求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如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迅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的能力,等等。会阅读,使阅读变得更容易。喜欢阅读,正因为学生能阅读、会阅读,才可能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品尝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使阅读成为终生的习惯。
(二)要把每一步的训练都落到实处。课内课外,统筹兼顾。
训练要循序渐进。
还以阅读训练为例,要达到能阅读——会阅读——喜欢阅读,各年段肩负怎样的任务?很明显,低段教学主要解决能阅读的问题;中高年段主要完成会阅读、喜欢阅读的任务。
要实现此目标,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课改十年之后,“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中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仍然值得借鉴:
低年级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为:初读——读正确;熟读——读流利;理解读——读出感情。中高年级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为:自读自悟——读通,读懂;交流讨论——深化,提高;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在这里,小学低段主要是读通课文的训练,首先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最后要求读出感情;中高年段,自己能够读通课文,主要在学法写法等方面引导提升,发挥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最后落脚点放在积累运用上。无论是哪个年段,语言积累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朗读、复述、背诵、抄写等。
正如丁老师所说“语文训练既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突出不同的重点,又要注意许多最基本的内容在任何一个训练阶段都是不能忽视的”。
训练要建立大语文教育观。
丁老师明确提出了“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语文教师还处在一种“课外无教学”的状态,还没有领会“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内涵。丁老师之所以把语文课外活动纳入语文教学之中,并确定“不可分割”的位置,完全是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出发的。课外,为小学生创设的只是习得的空间,而教师必要的指导、监督,才能使小学生习得确有所获。
丁培忠老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等著名教育家的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践与探索发展起来并形成体系的。
我们不缺乏教育理论与实践,缺乏的是继承、探索和创造。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还有许多教师存在错误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如果能够真正地走进丁培忠老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许多迷茫的问题就会得到澄清,许多错误的做法就会得到更正,我们的实践探索也将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