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 树新风全力助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2014-04-28阎立
阎 立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常州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已正式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将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补精神之钙,去行为之垢,炼健康之体。通过“四查三提升”,即查宗旨意识牢不牢、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查精神状态振不振、查廉洁自律严不严,提升党员社会形象,引领党风、政风、民风;提升干部服务能力,推动发展造福百姓;提升部门工作效能,打造一流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四风”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加快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增添新动力。
坚持领导带头转作风。作风问题表象在基层,根子在领导。常州市委常委会及各级领导班子将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从自身抓起、从自身改起,着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为全市党员干部提供示范。观念上先于人。深刻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鱼水相依的群众观、以民为先的公仆观、功不在我的政绩观和豁达淡然的名利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掌好权、用好权。标准上高于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突出问题导向,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力争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象上优于人。从理念、德行、用权和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30条实施意见,着力消除特权思想,带头遵守廉政准则,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慎独、慎微、慎思、慎行,着力预防可能发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腐败问题。
深化思想认识转作风。一个鸡蛋靠外力从外面打破,是诞生不了新生命的;靠自己的力量从内到外自我突破,才能孕育出新的希望。我们将时时对照“信仰信念、党章党纪、民心民意、先锋先辈”四面镜子,把中央、省市委精神学习好、理解深、消化透,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核心命题,努力炼成一副邪气不侵、糖弹失效的金刚不坏之身。学习贯穿始终。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学习贯穿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贯彻到工作生活全过程,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力求学深学透。通过“专家引着学、领导带头学、党员自己学”,扎实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学习和个人自学,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打牢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注重学用相长。坚持学习与思考同步、学习与应用相连、学习与实践并举,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着问题学,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坚持向群众学习,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围绕改革发展转作风。当前,常州最重要的工作、最大的任务就是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我们将俯下身子、甩开膀子,以好的作风带队伍、聚民力,汇聚起万众一心实现现代化的磅礴正能量。深化改革更有力。突出市场取向,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科技体制创新、金融体系构建等重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产城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点,找准药方,破解难题;突出民生指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加快发展更有为。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强化“六个一批”工作机制,通过政策集聚、资源集聚、服务集聚,着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之难、项目落地建设之难、产业转型升级之难,确保重点企业快速发展,重大项目“一路绿灯”,重要产业迅速壮大。提升效能更有效。积极推动资源向下、干部向下、服务向下,深入园区、深入企业,开展定点服务、结对服务,送政策、推项目、提效能,确保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
突出服务群众转作风。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不能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丢。我们将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地气,把改作风的行动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把改作风的实效写进百姓心坎里。察民情。以构建“五纵五横”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持续深化“三解三促”活动,广泛开展“党员义工365”活动,深入推广“党员工作室”,建立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把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真正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解民忧。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全力以赴提升“三大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卫生事业。注重解决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实惠,切身感受公平正义。顺民意。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做到查找问题让群众把脉,解决问题汲取群众智慧,整改落实接受群众监督,活动成效交给群众评判,让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检验、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立足常态长效转作风。防止转作风“一阵风”、“夹生饭”,关键在“常”、“长”二字。我们将在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市委常委将牵头制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10个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让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健全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向全市发放“惠民问卷”,广泛征求意见,解决民生难题。深化政风热线“四位一体”媒体联动模式,办好“问政常州”电视互动节目,通过面对面问责问效问能,“问”出政府部门新气象,“问”出党员干部新风貌。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处理信访大要案、领导接访及带案下访、首办责任制等制度,确保群众的信访诉求有结果、有反馈。完善作风察访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全市作风建设专项督查,采取随机抽查、延伸督查、明察暗访、跟踪问效等方式,从严从紧,真督实促,正风肃纪。健全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处置和引导机制,对反映的机关作风问题及时反应、快速处理。实现市、区两级“绿色邮政”、举报网站、12388电话举报、网上在线接访、短信举报、远程视频接访“六个全覆盖”,全面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建立作风建设考评机制。把作风建设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公务员绩效考核程序、评价内容和奖惩办法,不断加强对工作作风的督查力度,实现督查与考核的有机统一,巩固扩大作风建设成果,努力在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上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