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穹顶之下,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014-04-27吴美玫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柴静雾霾

吴美玫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说起想写一篇关于雾霾的小文章,唤醒社会中个体的责任感,:面对雾霾,我们能做些什么。朋友一听马上就笑了,说,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了,大家都知道,况且网上一大堆,要你重申吗?我马上反驳道:太原也算是雾霾的重阵之地,你也每天上下班,被埋没在雾霾之中,你为此做了些什么呢?他马上沉默了。也许他在默默想:雾霾之下的又不止你一个人。

“雾霾之下的又不止我一个人”,这可能是每个人都持有的想法。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人类与雾霾之间的战斗,仅仅成了国家、政府和企业的事。

在当今中国这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基本上每天都是为生存而努力,而奋斗。社会是以一个大熔炉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融入,在这样的社会化过程中,我们不断见识着新的事物,接受着新的信息,同时也在想用着这些新变化。这是个不可缺少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竞争,感到了冷酷,变得麻痹。很多人睁着双眼却不愿去探求真相,张开双耳却拒绝声音,迈开步伐却只为自己的私利。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去认真听用心做。这是一种及其矛盾扭曲的放大心理,人们厌恶冷漠,却拒绝温暖。

回顾我们国家坎坷的历史,我们打败过嚣张的帝国主义,打败过残忍的法西斯主义者,打破过苏美的核垄断,我们向月球挑战,向太空挑战,可是在雾霾问题上,很多人却推行了“鸵鸟政策”,一副把自己武装好了,就事不关己的态度。

这些天,正值柴静推出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这部片子是辞职之后的柴静,以一位母亲的身份,从保护自己孩子的角度出发,向社会发起的铿锵有力的呼吁,但是否掷地有声,是需要我们每个普通人去证明的。在这个宣传片中,柴静想我们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雾霾是什么;第二,它从哪儿来;第三:我们该怎么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凡事有因就有果。也许雾霾的主要来源和煤、油有关,和体制有关,和管理有关,而煤、油标准的提高,体制的改革,法律的修缮等应该由国家、政府和企业相互协调配合。但雾霾的出现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并且它危害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因此,人类和雾霾的战斗并不仅仅是政府和国家的事。

我记得柴静在宣传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是怕死,是不想这样活着。”我想,不止她不想这样活着,她更不想他的女儿以后也这样活着。毫无疑问,我们都不想就这样活着。是的,空气是没有墙的。一阵微风,一股气流,都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更应为此作出些思想的改变,或行动的证明。不要小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的力量。从广度上讲,毛主席的事迹告诉我们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从深度上讲,滴水穿石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的力量是惊人的。

那么,面对雾霾这样一个无处不在的敌人,我们到底做也些什么?或者更应该说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虽然一字之差,但所表达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能”说明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而“该”则有一种强制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自觉地,发自内心的去行动,唤醒那些“装睡”的人,发动起周围每一个人,改变以前“鸵鸟式”的态度,真正拿出一种较真的精神来。在与雾霾的这场没有战火的战场中,在等待一个国家建立和完善一个庞大的体系之前,我们应该像对树立爱国,民族自尊、民族自信的认识一样,树立起对抗雾霾的共同意识。要相信,我们每一个积极投入的普通人,也可以有所作为。为此,笔者在这儿搜集筛选了几种关键、方便又简易的方式来共抗雾霾。

不可否认,对抗雾霾,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有专家表示,在我国室内颗粒物有超过60%来自室外。因此,在室内根据具体的家庭环境和条件安装具有实用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或者在家里搁置一些污染物有吸附作用的植物,比如:常春藤、仙人掌、芦荟等。在室外,要用口罩等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不能忽视的是口罩要勤換洗,否则起不到防护作用,效果会适得其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多饮食对内脏有清理作用的瓜果蔬菜,也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比如: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油菜、丝瓜、青梅、山楂等。

其次,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进步、网络信息发达的一个时代里,我们可以从各种手机软件中获得当日的天气信息,空气指数等。我们对这些数据最直接的应用就是依据数据来适当安排今日的活动,但仔细想想,我们还可以让这些数据变得更有意义,那就是成为自己行动起来对抗雾霾的动力因素。比如,在柴静的宣传片中有这样一组数据:44%的人开车距离在5公里以内,12%的人开车距离在2公里以内。而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汽车尾气。因此我们可以视距离远近而选择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拼车出行或者步行。用具体行动来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这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锻炼了筋骨,有益于身体健康。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和上班,无法参与到对抗雾霾的实际行动中,其实,这个也是可以的。在柴静的宣传片结尾,她向公众普及了五个非常好记的数字12369,这是一个很好的检举平台,在我们上班的途中,接送孩子的路上,吃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尘土飞扬的施工场地,尾部冒着浓烟的大汽车,排放呛人口鼻的浓重烟雾,或者肆无忌惮排放滚滚浓烟的大烟囱,我们都可以拿出手机来拨打12369电话举报,如果多次举报未得到处理,我们更要发挥滴水穿石精神,不停举报,问题出现了,总是要解决。在工作闲暇之余,我们还可以在微博上晒出污染企业的照片,名称,@当地环保部门。还可以关注制造污染企业的名单。拒绝购买他们的产品,或者给他们打差评,以此来倒逼不合格企业改进自己的设备或技术。

当你听到一个六岁小女孩告诉你,她从没有见过纯粹的蓝天,不知道白色的云朵是什么样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朋友们,是我们醒悟的时候了,这并不只是柴静与雾霾的一场“私人恩怨”,是我们每一个深受其害的普通人都必须参与的一场斗争。让我们睁开探索真相的双眼,动起手来,在享受我们权利的同时,也履行起我们的义务,承担起我们的责任,还我们的父母、孩子、和后代一片清澈的蓝天,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牢记,苍穹之下的蓝,需要我们共同携手!

猜你喜欢

柴静雾霾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从雾霾中突围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雾霾下的清晰
柴静:一根宁静的火柴
最穷主持人”柴静:让生命像火柴一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