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4-04-27艾力卡木·艾合旦木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

艾力卡木·艾合旦木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认真回顾、总结、梳理、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桌中国化;文化背景;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背景

我们知道,在五四时期的文化论战中主要有陈独秀、李大钊激进主义的文化观、梁漱溟保守主义的文化观和胡适自由主义的文化观。后来陈独秀、李大钊接受了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一态势构成了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三足鼎立的态势和格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传播、确立,并逐渐成为主导呢?从文化根源上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两难选择的产物

从文化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归根结底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和固有文化都陷入了一种肯定-否定、否定-肯定的架构之中,即对西方文化是要肯定的,在现代化方面它是“先生”,但是“先生”老是欺负“学生”,作为“侵略者”,又要否定。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劲攻势和近代中国的节节败退,屡战屡败,不适应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要否定的,但是否定中又有民族性、民族感、民族精神的问题,因此又要肯定。要肯定的又要否定,要否定的又要肯定,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文化认识的矛盾和复杂背景。

2.两次危机的结果

所谓两次危机,一是儒学的危机,1905年废除科举,1911年辛亥革命,使儒学先后退出教育和政治领域。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对儒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猛烈的抨击,儒学在道德伦理、文化精神和价值认同方面产生了全面危机。二是西方文化的危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多少人生灵涂炭,战后的欧洲一片萧条。1918年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揭露了西方文化的危机。稍后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也揭露了西方文化的危机,并转向文化保守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只能寄希望于第三条道路。

3.选择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

比之文化选择的困惑,现实则更为严峻。1919年1月的巴黎和会,竟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移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本质激怒了中国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从而爆发了五四运动。强权战胜公理,这既刺激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使救亡压倒启蒙,又导致中国人对西方失去信心,使西方路走向幻灭。在这样的情景下,中国人转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就不难理解了。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以上几点固然重要,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和中国文化联结显得更为关键。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融合、磨合、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确立才能成为现实。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学说之间,传统文化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改造世界之间,中国哲学讲的相反相成、物极必反与马克思的辩证法之间,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之间,都有某种契合和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所蕴涵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并为人们选择和接受的文化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到中国实际当中,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毛泽东思想

經过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的事业,同时随着二者的与时俱进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试图凝练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的解放的道路》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刘少奇在谈论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指出:“党章的总纲上规定: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

毛泽东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重要的思想路线,一直被沿用至今。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统一的,离开事实就根本不可能做到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解放思想,也不可能还原事物的本来,实事求是的看问题,解决问题。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是马列主义在实际的中国境遇中的运用和发展,但这并不是一个人所创造的思想,这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蜕变中成长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不懈探索,最终成功总结出一套能指导中国不断前行的行之有效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想在转型中前进,事实证明,我们必须坚持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常提常新的历史任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习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这是马克

思主义理论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9.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发展的新出路研究
地域文化背景下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浅析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五溪文化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