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教学承载起“求真务实”的精神培养

2014-04-27马丽敏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求真务实论据主旨

马丽敏

徐江教授提出的“让作文教学承载起培养学生生存智慧的任务”,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教学,发现之前的写作教学一直陷入误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结果是自己捉襟见肘,疲于奔命,而学生也收效见微。正所谓“文以载道”,读他人作品,品他人之“道”。那么写文章,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指导,也要在为人处世,价值观上加以引导。所以,我将以“事例性论据的作用”为契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史记》之所以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疑是司马迁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历史的原本,正如考古学家研究古文化遗产一般。因为那些研究对象就是历史的“一斑”,透过它可以窥见历史的本原。法律上讲求“以事实为依据”,苛求人证、物证,也恰恰体现了事例的重要性。相反,现在广为盛行的历史古装大剧,娱乐、戏谑的成分远远超过了它的历史教育意义,承载不起“前车之鉴”、“以史为镜”的重任。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在立足本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传道、授业、解惑、塑人,塑一个个真正的人,有着求真务实精神的人。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渠道之一。

议论文就像是一座坚固的堡垒,而论点就是堡垒的设计图。再好的设计图,没有实实在在的石头砖瓦也只是一张纸而已。只有把这些砖头瓦块以特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才有坚固堡垒的诞生。而那些砖头瓦块恰是议论文的论据,无疑事例性论据是最有说服力的。那么,是不是所有与论点相关联的事例都可以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教学写作实践中,许多学生习惯引用文学作品中的事例作为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殊不知那个本来就是虚构的,由它搭建的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事例性论据不等同于文学作品中的事例。还有些学生只要写到“忘我奉献”相关论点时,就会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例。还有这次会考监考,看到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小跃跃”的事例。私下里和其他老师交流,若是去年的作文中出现,那还是“新闻”,但今年还引用,就是再有说服力的事例也失去了该有的说服力量。所以,事例性论据不等同于常见的事例。

以前看过这样的新闻报道,为了宣扬某人的英雄壮举——舍己救人,就任意揣测他在救人前刹那间的所想,境界之高让人不得不仰视。但事实上却让人捧腹大笑。为什么呢?因为那个英雄说他在前面,是被后面的人挤掉下水的。他本能地自救,但那个溺水的人死死抓住他,幸好他水性好,再有岸上人的帮助,否则他这个所谓的“英雄”真的“舍己”了。在笑后,我们不能不反思,事例论据还必须符合逻辑。若是“英雄”真的要在行动前“左思右想”,很可能就贻误了时机。所以请尊重事实的逻辑性。议论文也如此。那么,是不是要把事例的方方面面都写进去呢?自然不是。要截取最能支撑论点的“点”。 例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在塑造刘和珍君时,始终抓住“笑”这一细节。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这一强烈对比,更足以达到揭露抨击的目的。特别是对“三一八”惨案的描写,更是采用直陈式的写法,像摄像机镜头一般再现了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壮烈场景,再现了当局者凶残的嘴脸。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那么有一个细节”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就是铁证。“三一八”发生后,段政府曾肆意造谣说是学生袭击制造了事端。而这一细节即可戳穿政府谎言:如果是学生发动袭击,子弹当迎面射入,怎会从背部射入?子弹从背部射人只能说明学生是在无防备或奔跑过程中中弹的。鲁迅的这一笔可谓是春秋笔法,既体现了说出真相的勇气和历史责任感,又戳穿了当局者的无耻谎言。北京地方检察厅的司法调查正好印证了鲁迅的这一说法:“查验断书所载,仰面枪弹伤痕,多系皮肉向外,足见从后身穿入者居多。此枪击行为,似不生防卫问题。”“事实胜于雄辩”,任你流言家肆意谎言,也掩盖不住段政府的凶残与下作。

基于以上种种,我认为议论文中的事例性论据要真实,新颖,典型,要符合逻辑,要有针对指向性。真实才有说服力;新颖才能吸引眼球,正所谓“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典型,也就是有代表性,不会以偏概全;符合逻辑,才能无懈可击;针对指向性,就是要和论点高度统一。学生在运用事例论据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事例论据与论点的脱节、或二者仅仅有些藕断丝连。毫无疑问,这样的论据是缺乏说服力的,这样的论据用得越多,越是浪费笔墨。要克服这一毛病,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论据时多思考多分析,准确把握论点的中心意思,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主旨的细微差别,选择与论点吻合一致的材料。例如从下列四则材料中选出适合论点“通向理想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的论据。

A、钱学森为航天事业,奉獻终身。

B、彭老总冒着危险,为民请命。

C、司马迁忍受宫刑,艰苦创作。

D、曹雪芹家道衰落,举家食粥,坚持写作《红楼梦》。

上述四则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较大差别的。“艰辛”即“艰苦”之意,A项钱学森的事例主旨侧重于“奉献”,虽然在一生的奉献中免不了“艰辛”。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与论点只是藕断丝连的关系;B项彭老总是“冒着危险”,并不等同于“艰辛”,与论点基本没有联系;司马迁、曹雪芹的遭遇、经历才真正体现他们为实现理想所遭受的“艰苦”。C、D两项材料与论点高度统一。

鲁迅的笔尖之所以能直插敌人的心脏,就是因为他能还原事实真相,他敢于揭露敌人的伤疤;烛之武之所以说退秦师,也是因为他对天下局势早已了然于心,成竹在胸,无论是过去的历史,当下的现在,还是假设下的将来,都基于晋的野心、秦的贪念及地理形势这些事实,所以他们才会成功,鲁迅的作品才会激励真的猛士,才会唤起苟活者,烛之武才会不辱使命。

那么,真实、新颖、典型、针对性的事例性论据从哪里来?我想提几点建议:一、关注时事热点,以确保其真实与新颖;二、广读书,多思考,勤积累,即博览众书,抽取观点与事例,再分类积累;三、多交流,换个角度,事例的针对性就更强了。只有事例性论据找对了,找准了,才能更好地为论点服务,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同时也培养了求真务实的精神,那么读者同时也品出了其中的“道”!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行动起来,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学习生存之道,学习为人做事之理!

猜你喜欢

求真务实论据主旨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列宁优良作风的回顾与启示
平淡真实显主旨
小学思品课堂活动的本位回归策略略谈
远离自以为是 推崇求真务实
发扬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精神做好雷锋精神的研究与弘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