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态化”探索与思考

2014-04-27张敦桦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化教学

张敦桦

摘 要:课堂教学“生态化”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生机勃发、思维迸发、情感激发、智慧生发的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协调、长足发展。

关键词:教学“生态化”;主体性唤醒;活动式主导;正能量传递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确立的课程基本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本的“生态化”课堂教学。

本文拟从如何构建充满生命力的高中思想政治“生态化”课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做以下几方面的和探索与思考。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生态”一词的解释是: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化”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发展,即谋求学生身心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态化”的特点与构建

(一)主体性唤醒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生态化”课堂教学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摒弃旧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角色转换,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1.营造情感性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情感性是指通过强化师生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这是实施主体性唤醒教学的基本前提。主体性唤醒教学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情感性教学环境不仅是优化认知过程的“催化剂”,而且“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从这一意义上看,课堂教学与其说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过程,不如说是师生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如在课堂上,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没关系,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你可以再想想?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愉悦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融洽师生关系,唤醒主体参与意识,提升课堂实效。

2.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简单单一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力争使全班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从唤醒课堂主体,提升课堂实效。

3.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对学生而言,既要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满足自我实现。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只有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朋友,才能被学生接纳,彼此才会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觉行动,学习活动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开发潜能,提高素质的过程。

(二)活动式主导

活动式主导教学即从思想政治学科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如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交流与合作)等,为学生设计提供参与学习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及方向,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活动设计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活动,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伴随新问题的发现和问题解决后成功感的满足,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乐学”的动力。

如教学《政治生活》1.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结合泉州是全国唯一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这一时政,播放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视频,明确泉州西街作为泉州历史的见证,城市共同的记忆。为促进西街的保护开发利用,避免“古城空心化”,泉州网搭起“西街在线”这个平台,希望汇集各界建言,一起为古城文化复兴加油助力。泉州网搭起“西街在线”这个平台,汇集各界建言,这是一种什么决策方式?西街改造为什么要社会各界参与建言献策?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教学效率。

2.有效设计问题和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有效的问题是活动主导式教学的载体。教师要明确一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应该基于此预设什么样的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識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如《政治生活》1.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民主决策方式这一重点知识,通过展示西街改造工程已通过开设“西街在线”广泛倾听民意这一材料,并设问:请结合材料谈谈,公众是通过哪些民主决策的方式来推动西街改造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部交流、小组代表交流、教师评点,学生小结等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明确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形式,并掌握学科的思维方法和解题能力。

(三)正能量传递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这种能量可能是你听到的一句话,可能是你看到的一幅画,可能是你闻到的一种气味,还有可能是你善意的举手投足。我们的教育需要正能量,我们的课堂需要正能量,我们的教师需要正能量,我们的学生更需要正能量。那么,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来传递正能量呢?

1. 借助教材内容传递正能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教材内容传递正能量给学生。

如在教学《文化生活》4.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就“我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模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交流、讨论、感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价值不只是传播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内心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能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在理性中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成为一个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负责任的公民。

2. 利用沟通交流传递正能量

如在教学《文化生活》1.2.2《文化塑造人生》中,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中国达人秀“钢琴王子”刘伟的视频后,引导学生对刘伟事迹进行讨论,交流,进而引领学生正确面对现实,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为人师表,教师的很多小举动都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课堂的言行和生活中的细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张华丽.打造生态化课堂,提升品德课教学效益[J].素质教育杂志2012年第3期下.

[3]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2010.5.

[4]张红.《生态化教学的理论建构》【D】.西南大学 2006年10期.

[5]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生态化教学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高职英语生态化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