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数字化阅读方式的调查分析——以江西、广东两省高校为例
2014-04-27衣春霞饶志华王权
衣 春 霞 饶 志 华 王 权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图书馆,江西 南昌330013;2.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64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的日渐增多和不断普及,社会的发展逐步走向数字化时代。手机、Ipad、电子书阅读器、MP4、PSP等各种移动阅读器等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时尚,以强劲的势头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学习习惯,对现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数字化阅读较之传统纸质阅读呈现出查找查看便捷、信息量大、可选内容多、在线互动等不可比拟的优点,深受现代大学生的喜爱和青睐,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现状,找出数字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设计了“高校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状况问卷调查”,并在江西省四所高校和广东省七所高校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为高校图书馆拓展读者服务内容、改进读者服务手段、创新读者服务形式提供参考依据。
一、数字化阅读的内涵及发展
(一)数字化阅读的内涵
近几年,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阅读载体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电子阅读、超文本阅读、网络阅读、视听阅读、虚拟阅读、手机阅读、电脑屏幕阅读等各种不同的阅读形式应运而生,由此萌生的“电子阅读”、“网络阅读”、“数字化阅读”等各种不同的称谓不断充斥着人们的感官和视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和体验。无论是电子阅读还是网络阅读,都是区别于纸质载体的一种新型阅读,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数字化阅读方式,都是借助数字化设备阅读数字化文本,因而研究者们将这种新型阅读统称为“数字化阅读”。
其中代表性观点是张惠中2008年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传统纸质读物将被舍弃?数字化阅读的喜与忧》文章中提到的,他认为:所谓“数字化阅读”,指的是人类利用数字技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内容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信息的活动。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数字化阅读日益受到各国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1]
从张惠中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即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 PC 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2]
在诸多关于“数字化阅读”的研究中,盛华认为,数字化阅读主要分为以下阅读类型:网上在线阅读、下载阅读和手机阅读。数字化阅读的特点一是内容查找快速;二是阅读不受时空限制;三是阅读内容更加丰富。[3]徐婷则认为,数字化阅读有三个核心要素,包括:数字化文本,数字化传播方式以及数字化阅读终端。数字化阅读的作用机制就是依托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内容要素进行数字化转换,再利用数字化方式传播、出版发行,并最终依靠数字化阅读终端获得阅读体验。数字化阅读的特点是延伸人体感官的阅读,是整合个人信息的阅读,是互动式阅读。[4]
(二)数字化阅读的发展
自20世纪下半叶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启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日益普及,数字媒体广泛应用,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各种数字化媒介不断出现,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由传统纸质阅读转向了数字化阅读,阅读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5]数字化阅读借助网络浏览器、电子阅读器或音频视频设备,无论文本、图像还是多媒体格式,可以通过脱机、联网任何技术手段,实现交互、跨时空的社会性阅读,也可以是私密的个人阅读。[6]当前的数字化阅读集视、听、读于一体,是一种立体化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
二、调查数据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在江西省高校和广东省高校两个区域同时进行。2013年4月17日至26日在江西省高校(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中医大学等四所高校)发放问卷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回收率100%,访谈80人。2013年4月17日至21日在广东省高校(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州校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中山大学南校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五山校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高校)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回收率97%,另现场访谈44人。此次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33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423份,回收率98%;现场访谈共124人。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匿名书面问卷的方式和现场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随机发放和面对面访谈,现场回收调查结果。问卷和访谈内容围绕“读者基本情况”、“阅读载体与渠道”、“阅读数量与时间”、“阅读习惯与兴趣”、“阅读原因与目的”及“对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采购建议”等展开,通过数据统计形成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从性别来看:男生276人,女生271人,男女比例相当。从学历来看,专科30人,本科272人,硕士研究生225人,博士研究生20人,学历层次涉及面广。从专业来看,文史哲类197人,理工农医类230人,音乐及艺术类88人,体育类28人,其他4人,涵盖了几乎所有专业。
从数字化阅读载体方面来看(见图1),35%的人选择利用电脑、网络进行阅读,这是因为,电脑逐渐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学习工具之一,加之大部分高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所以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阅读成为首选;31%的人选择利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阅读,这与电子书阅读器携带方便分不开;26%的人选择利用手机进行阅读,这是因为手机轻巧而且上网便捷,同时利用手机还可以查看移动图书馆的所有资源;8%的人选择利用ipad进行阅读,这与其价格相对较高,拥有数量不多有关。
从阅读渠道来看(见图2),通过免费下载进行阅读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9%,其次是通过网络在线进行阅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而包月仅占8% ,单个付费下载只有5%左右。
图1 数字化阅读载体
图2 数字化阅读渠道
从每月阅读电子书数量来看(见图3),33%的人每月能够阅读3-5本,31%的人每月能够阅读1本,13%的人每月能够阅读6—10本,2%的人每月能够阅读10本以上,20%的人每月阅读不到1本。
从每天数字阅读持续时间来看(见图4),每天阅读3-5小时的人最多,达57%;每天阅读1-2小时的人占17%;每天阅读6-8小时的人占16%;每天阅读12小时的人占6%;每天阅读不到1小时的人占4%。
以上两方面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电子书阅读有着强烈的需求,每天、每月开展数字化阅读已然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每月阅读电子书数量
图4 每天数字阅读时间
从阅读兴趣来看(见图5),大学生经常阅读的数字化图书主要集中在期刊杂志、流行小说、管理、计算机等专业书籍、漫画绘本、电子词典及英语教辅等方面。涉猎范围广,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主导个人阅读习惯。
从阅读方式来看(见图6),38%的人能够大概理解所读内容选择略读,35%的人进行标题式简单浏览读,23%的人能够准确理解阅读内容进行精读,只有4%的人能够抓住关键点和主要问题进行反复精度。这说明大学生在数字化阅读的过程中,浅阅读的人较多,深阅读的人较少,这与高校有无开展阅读引导有关。
从选择数字化图书的原因来看(见图7),依次是便于携带、方便阅读、功能丰富实用性强、网络查找方便、易于保存、价格比纸质书便宜、周边人的影响。这充分说明电子图书正以纸质图书无以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大学生的阅读市场并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方法。
图5 经常阅读的数字化图书
图6 阅读方式
图7 选择数字化图书的原因
图8 使用电子图书的目的
从使用电子图书的目的来看(见图8),大部分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主要是为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信息,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查找资料;另有一部分人在阅读时并没有具体的目的性,或是因为喜欢读书,或是为了打发时间而选择数字化阅读;另有一小部分人为了以后工作需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不具体针对某一方向或某一专业,他们选择的是泛读。
三、信息时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特点
(一)阅读内容广泛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出版物已逐渐占据了出版业的大半壁江山,音像磁带、光盘、数据库、视频、音频等各种文献形式出现,使知识信息的获取范围更广、利用更便捷、查找更方便,由此衍生出来的数字化阅读成为了当下一种倍受青睐、新型的阅读方式。大学生的阅读内容由简单的图文阅读转为集画面、声音、文字于一体的视听感官全方位立体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迎面而来的数字化信息全部成为阅读对象,阅读内容较之纸质文献阅读扩大了百倍、千倍甚至万倍。
(二)阅读方式多元化
数字化资源的增多和普及,使各种手持阅读器不断更新换代。从MP3到MP5,从电脑到网络,从多功能手机到平板电脑ipad以及各种功能强大的电子书阅读器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舍弃了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借阅书籍,他们利用校园网络,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进行网络阅读、信息资料查询、学习资料下载或者观看视频、收听音频等等。图书馆的中文数据库,如知网、超星、万方、维普,外文数据库SpringerLink、EBSCO、Elsevier等是大学生进行休闲阅读、学术阅读的必选。
(三)阅读场所移动化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新的体验,他们不再奔波于图书馆各楼层之间查找资料,只要有掌上阅读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Kindle、Mp3/Mp4、PSP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只要无线网络能够覆盖,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点击“移动图书馆”即可轻松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移动图书馆”实现了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集成,为用户提供馆藏文献的检索和自助服务,可以提供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检索与全文移动阅读,它的诞生满足了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随性、便捷的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方式。
(四)阅读目的明确化
通过调查和访谈,大学生进行数字化阅读的目的非常明确,约60%的大学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参考书、期刊杂志进行阅读,或者是为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阅读,这说明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约20%的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文学类和时尚消遣娱乐类进行阅读,目的是为了缓解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约15%的大学生为了应付考研、考级、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进行所谓的功利性阅读,主要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剩下约5%的大学生进行数字化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五)阅读交流互动化
依赖于网络和多媒体的数字化阅读,把大学生读者引领到一个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大学生不仅可以随意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者对其他人发布的信息作出评价和评论,既可以与发布者展开交流也可以与其他读者进行探讨和争论,这是纸质文献阅读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化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可以拉近信息和读者之家心理上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读者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也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阅读习惯快餐化
数字化阅读提供了海量的信息,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快餐式浏览或略读,也就是所谓的“浅阅读”,通过“浅阅读”可以迅速地获取信息资源,短时间内扩充知识面,但是由于只是大概了解、简单阅读,甚至一次点击,只读一次,所以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存储时间并不长。这种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在大学生数字化阅读中占有很大比例,究其原因,阅读时不需思考,主要借助第一感觉。长此以往,大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深度思考、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阅读能力浅显化
在数字化阅读中,大学生很容易受个人兴趣、爱好的主导及社会潮流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导致阅读过程中没有计划性,不会挑选读物,加上读书方法不科学,缺乏对新知识和前沿信息的即时跟踪,造成阅读速度低下,阅读成效不高,阅读中存在盲目性、猎奇性和消遣性等不良心理。同时,受自身专业知识能力和数字化技术水平的限制,对信息“粗加工”多于“精处理”。此外,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和多媒体等有声有色的吸引,使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沉迷网络。由此,数字化阅读也会造成大学生阅读的兴趣过于泛化,甚至导致大学生阅读注意力和鉴赏力等能力的不断弱化。
四、数字化阅读对大学生及高校图书馆的深远影响
(一)对高校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电脑、MP3、MP4、MP5、手机、阅读器、电视等各种“屏幕”因其便于查询检索、易于储存、空间共享、经济环保等特性成为大学生阅读和学习的主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依赖于利用搜索引擎和网上数据库查找学习资料或进行各种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个人的知识积累,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较之以往课堂上仅仅接受老师的授课内容要灵活很多,同时促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二)对高校大学生借阅方式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出现,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方式和借阅手段也在悄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只要网络覆盖,大学生无需到图书馆即可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可以在线借阅图书、预约新书、免费下载、复制等等,省去了到图书馆排队、挑选、办理借阅手续的时间。数字化借阅方式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灵活多样,相比纸质文本借阅,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面更广。如遇不懂问题,大学生读者可以在线与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进行交流,问题可以得到即时回复,省却了到图书馆找人以及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的各种麻烦。
(三)对高校图书馆传统纸质文献带来的冲击
数字化读物的出现加之读物载体的日益多样化,使作为新时代新新人类主体的大学生选择数字化阅读日渐增多,他们在传统纸质文献和数字化读物之间更倾向于数字化网络阅读,这一庞大群体对传统读物的兴趣越来越淡。在近几年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人数统计中,几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发现每年来图书馆借阅纸质文献的大学生读者群体正在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进行递减,这让每年都投入巨额经费进行纸质文献采购的高校图书馆不得不深思,如何才能增加大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及纸质文献借阅率,如何提高纸质文献的采购质量,否则图书馆在大学中的地位将逐渐削弱。
(四)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大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市场需求给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电子资源的采购数量和采购质量应顺应大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探讨加强对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内容和力度。一方面电子资源采购应尽量全面覆盖各种类型中外文数据库,适当删除内容重复资源,对需求量大、质量高的重要资源进行扩容,将其分类、加工、整合,形成知识点内容版块,促进资源的优化;一方面为提高大学生对电子资源的使用率,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电子资源的培训讲座,告知学生该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及遇到问题的处理等等。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做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和电子资源的维护工作,安排专人排查电子资源的使用故障,确保电子资源24小时能够正常使用。
(五)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挑战
数字化阅读及借阅方式的出现,使高校图书馆馆员不得不面临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改变过时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从以往的“守门员”变成信息时代的“导航员”已迫在眉睫。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图书馆馆员才能为大学生读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服务,才能为大学生读者提供更优质的信息资源。处于信息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仅要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外语知识、其他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对各种资源进行深加工和再处理并传递给大学生读者,让读者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从而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使之热爱图书馆,愿意利用图书馆,彰显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五、数字化阅读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启示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交流中心,把控着网络资源的入口关和质量监控关,肩负着对大学生数字化阅读行为的规范和引导重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
高校图书馆应培养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意识、开展数字化阅读常识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挑选最佳的阅读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数字化阅读的本质和特点,了解数字化阅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辅导其学习文献检索知识、信息的鉴别、评价、筛选、组织、利用和网络心理常识。[7]图书馆还应加强信息法规、网络道德、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免疫力,减少对信息的滥用和误用,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为处理好大学生与数字化媒介的关系、数字化信息与注意力的关系、数字化信息与观念的关系奠定基础,[8]进而保障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数字化阅读理念,获取更好的阅读效果,全面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二)拓展信息服务内容
随着e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资源的传递、获取服务已不能满足大学生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拓展信息服务内容,对现有的图书馆资源、已购买的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深层次整理加工,按照学科门类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学科导航系统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学科导航服务。应自建特色数据库,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应借助“移动图书馆”,积极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与学校教学网站各门课程建立有效的对接,学生只要有能连接网络的手机或掌上电脑等便携式通信终端,图书馆就能将电子书阅读服务、数据库检索信息和数字化阅读的服务需求推送至其触手可及的地方,为其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便利服务。
(三)搭建技术保障平台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撑,数字化阅读离不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图书馆应加强与电子资源供应商、管理系统运营机构等的协作,突破信息集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挖掘技术、实时交互技术、统一检索平台技术等关键技术,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搭建技术保障平台,以解决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积极利用网络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免费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部门还应专门安装监控软件,24小时对图书馆网上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对反动言论、封建迷信、暴力色情、黑客攻击等恶意信息及时予以堵截、删除,以减少对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不良影响。此外,在学生上网集中的场所如电子阅览室,其电脑上还应安装限时软件,规定大学生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9]
(四)广辟数字化资源使用宣传途径
数字化阅读是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受个人兴趣、社会潮流、时事动态等的影响,存在着盲目阅读、猎奇阅读、恶意阅读等不良现象。图书馆应根据大学生阅读需求,不仅为其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舒适的阅读工具,还要多途径开展对数字资源的宣传使用和培训工作。借助新生入馆教育和文献检索课,使学生深入了解图书馆数字资源基本情况,掌握数字资源使用方法;在图书馆网页醒目位置设置“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网络教程”“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指南”、“常见问题解答”,方便查阅;定期邀请数据库商到校开展数据库使用培训讲座;在网页建立移动的“在线咨询”链接,实时解答大学生数字资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设立数字化读书论坛,开展读书、荐书、评书活动,与大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0]
结束语
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阅读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在进行数字化阅读的过程中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和共性,有效的数字化阅读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筛选能力和把控能力。高校图书馆在为大学生打造数字化阅读平台的同时要适时调整馆藏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结构比例,要提供可以选择的特色突出、内容丰富的全面的电子资源,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独立开展阅读的能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开展并不矛盾,只有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探索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为大学生读者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未来。
[1] 张惠中.传统纸质读物将被舍弃?数字化阅读的喜与忧[N].人民日报.2008-10-22
[2]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db8tkeVVwNVj4OS8G1j1EvyuTxJTHupToA4dwDhi38i1mdA3-SyJ7cHQBVd3MOz8 ygmoXM-9PNmoWIdGqsK0_JHJ1(百度百科-数字阅读)[EB/OL].
[3] 盛华.数字化阅读:图书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
[4] 徐婷.数字化阅读及其对传统出版物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5] 冷冬梅.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J].图书馆界,2010(2).
[6] 杨美玲.浅析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变革与思考[J].经济师,2012,(1).
[7] 吴茜.大学生网络阅读导读及其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6).
[8] 王健,张立荣.新媒介时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6).
[9] 袁建娟.论网络时代图书馆对大学生的阅读引导[J].新世纪图书馆,2008,(5).
[10] 张利蕊.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