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纸媒为何“难以撼动”

2014-04-27左俊楠

传媒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读报朝日新闻报纸

文/左俊楠

2013年11月,日本报刊发行稽核协会用长达1个月的时间,面向全国读者进行了一项媒体接触评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超过八成的日本民众依然保有良好的读报习惯,近一成的民众阅读电子报,剩下的小部分民众则同时阅读传统报纸和电子报纸。日本民众基本上都喜欢阅读传统纸质报纸,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根本不了解电子报纸。尽管日本电子版报纸的市场规模有所扩展,但只有不到一成的读者订阅,根本没有形成足以撼动传统纸媒地位的力量。

客观来讲,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全球纸媒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日本作为报业大国最先拉开纸媒改革的序幕,而日本纸媒在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创新做法和成功模式,都非常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读报王国”的历史传承

日本之所以有着良好的读报传承和读报氛围,主要是因为日本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日本报纸的高发行量是离不开日本民众高水平的文化教育的。教育的高普及度为传统纸媒培养了一大批潜在受众,而民众也因此具有了较高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读报习惯。随着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日本报纸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Newspaper In Education”计划。这一计划正式开始于1988年,主要是将传统纸媒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生对报纸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报习惯。这在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扩大年轻受众群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同时,日本民众平均读报时间较多,这和一些大城市人口密度大有着密切联系。在住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许多日本民众选择在郊区买房或租房,住所和工作地点之间离得较远,所以大部分人在长时间的乘车过程中通过阅读报纸来打发时间。日本民众优秀的读报历史传承,给日本报纸的高发行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下表是近3年来,日本报纸发行量的具体情况,不难看出日本纸媒具有“难以撼动”的受众根基。

表1 2011年-2013年日本报纸发行量的具体情况 (单位:份)

纸媒的严格自律与渗透性发行

日本的报业以私营为主,最典型的就是5大报业集团,即《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均为拥有雄厚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此外,还有许多专业类报纸和地方性报纸,而这些报纸也基本上覆盖了全国每一座城市。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均已走过大约130个春秋,都是明治维新以后产生的,这些报纸的前身通常是政党报纸或政论报纸。尽管日本报纸的总量还不到130种,但是却具有非常强的集中度和渗透性。《读卖新闻》的日发行量就高达上千万份。具有一定实力的地方性报纸日发行量也在十万到百万之间。而全球品牌纸媒如《纽约时报》,其日发行量也不过是300万份左右。日本报纸不仅拥有超高的发行量,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此外,日本媒体制作追求高品质,专业性非常强。日本纸媒的产业化发展非常成熟,拥有非常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严格自律是日本纸媒最为显著的一大特征,于1946年正式挂牌的日本报业协会制定了报业伦理纲领,强调在捍卫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必须加强“自由与责任、正确与公平、独立与宽容、尊重人权、品格与节度”方面的行业自律。

通常来讲,纸媒受众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所以接近性是纸媒报道的一大属性。接近性主要包括地理和心理两方面。在日本的纸媒市场,5大全国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全国性报纸非常重视和受众的互动,积极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各大报纸都有专门的报友俱乐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并为受众提供各种优惠活动。此外,全国性报纸为了加强地理方面的接近性,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渗透,积极增设地方版报纸,提高自身在地方市场的竞争力。读卖新闻社除了设有4个总社外,还在全国范围内设有300多个采访点,增设了100种地方版《读卖新闻》。可以说,日本纸媒的严格自律和超强的渗透性发行,是日本纸媒“难以撼动”的重要保障。

有效应对新媒体环境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具有先天优势的日本纸媒也积极备战,实现跨媒体整合,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日本新闻有一流、二流和三流之分。一流新闻就是最新的时政新闻,若是想要进行网络浏览,就必须成为网络会员,否则就只能看个大概。二流新闻主要是社会新闻,三流新闻主要是娱乐新闻,基本都是免费的。这种将新闻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种类采取不同收费方式的做法,不仅有效维系了网络受众群,而且推动了纸媒的进一步发展。

《朝日新闻》的转型突围,就是日本纸媒有效应对新媒体环境的典范。1995年,朝日新闻正式创办门户网站,成为全球最早的大型新闻网站之一。目前,朝日新闻报业集团旗下拥有《朝日新闻》、朝日新闻网、朝日电视台、朝日广播电台等媒体,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报网联动立体化报道模式。

不同于商业门户网站,朝日新闻社所创办的门户网站除了靠广告营销来赚取利润外,还通过各种服务业务来扩大盈利。由于拥有长达130多年的历史积淀,朝日新闻社具备其他网络媒体所不能企及的文献资源,为其提供个性化信息定制、文献信息查阅等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用户需支付105日元,才能从朝日新闻网上查询并调取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在丰富的内容资源支撑下,朝日新闻社开始创办发行电子版报纸。2011年5月,其正式推出了收费的电子版《朝日新闻》,受众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阅读。如果不是纸版《朝日新闻》的订阅用户,想要订阅电子版需要每月支付3800日元。相反,则需要每月支付1000日元。此外,朝日新闻社还有免费的新闻网站,当然只是免费公开的部分新闻,若要阅读全文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朝日新闻社还与其他网络媒体积极合作,为他们提供所需内容来盈利。目前,朝日新闻社已经全面渗透于日本各大网络新媒体之中,成为了传统纸媒的一大赢家。

对于日本纸媒来讲,订阅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通常要占一半以上,该部分收入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报社的发展。尽管纸媒发展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在增设了电子版之后,报纸的订阅收入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网络信息服务费能够有效弥补在传统广告方面的经济损失。因此,尽管《朝日新闻》的报纸广告缩减了近三成,但朝日新闻社的总收入却没有太大变化,因此也成为了日本纸媒有效应对新媒体环境的成功典范。

数字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迅捷灵活,但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信源不可靠性等问题,很难有效地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而传统纸媒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全面和深度的报道分析。因此,许多日本民众在进行网络阅读的同时,依然保持读报习惯,因为越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是需要深入阅读和深度思考。这种需求将会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深入而日益增加。

总而言之,日本纸媒凭借坚实的受众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与新媒体的整合之路,并重视对年轻受众的开发和维系,使传统纸媒在数字媒体时代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全球纸媒都受到了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而唯独日本纸媒依然“难以撼动”,并不断突破和创新,这无疑对其他国家纸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读报朝日新闻报纸
报纸
《读报一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安倍频频指责《朝日新闻》被批幼稚
读报有感
榕树下的时事宣讲读报会
日本右翼围剿《朝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