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风湿性痹痛的处方用药研究

2014-04-27肖冬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秦艽威灵仙全蝎

肖冬梅

(邵阳市中医医院 药剂科, 湖南 邵阳 422000)



中药治疗风湿性痹痛的处方用药研究

肖冬梅

(邵阳市中医医院 药剂科, 湖南 邵阳 422000)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风湿性痹痛的处方用药特点。方法:选取520例风湿性痹痛患者的中药处方,研究其用药的品种与剂量。结果:520例中药处方中,总共涉及到160味中药,分属于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解表药、补益药以及平肝熄风药5大类,按照这些药物的使用频率进行排名,前3位分别为秦艽450次(86.54%)、威灵仙400次(76.92%)、独活380次(73.08%)。结论:中药在治疗风湿性痹痛时应符合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祛邪扶正相互结合的原则。在使用祛风湿性中药时,同时还应配伍行气、活血止痛与益气补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方面的药物。

风湿性痹痛;中药处方;用药特点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1]”。历年来医家对本病都非常重视,不断完善其中药配方。中医学中的风湿寒热痹包括了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坐骨神经痛、雷诺氏症、坐骨神经痛、皮肌炎以及产后风湿病等。痹症分型较为复杂,通常分成热症、寒症、寒湿症、湿热症、风寒症以及寒热错杂症等。气候潮湿地带是各种风湿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地区,其中以中老年人最为多见,近年来有向青年人群发展的趋势[2]。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表现为肢体、肌肉、关节以及筋骨的疼痛、麻木、僵直、肿胀、变形以及活动受限等。为探讨中药治疗风湿性痹痛的用药特点,对我院520例风湿性痹痛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治疗的520例风湿性痹痛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00例,女性220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52±9.5)岁。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风湿性痹痛病,包括风湿性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风湿性腰腿痛。

1.2 方法

使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520例风湿性痹痛患者的中药治疗处方进行分析与统计,按照中药学分类方法整理,分析各味中药的用药次数以及排名情况[3]。

1.3 中药治疗原则

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择药配方。采取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湿者燥之、痰者涤之、瘀者行之、燥者润之的治疗原则。

1.4 常用中药处方

蠲痹汤:门诊常用蠲痹汤来治疗风湿性肩周炎。处方为:黄芪20.0g,甘草6.0g,当归15.0g,羌活、防风、姜黄、赤芍各10.0g。随症加减,初期上肢冷痛患者可加桂枝6.0g,细辛3.0g,桑枝15.0g;久病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加全蝎与蜈蚣各3.0g,川草乌6.0g;肢体麻木患者可加白芍、威灵仙、延胡索、鸡血藤各20.0g,达到祛风止痛、益气养血的目的;阴虚患者可加生地20.0g,知母10.0g,可达到清热养阴的目的。

自拟方:门诊常用自拟方,用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处方为:威灵仙、豨莶草、白芍、鸡血藤、黄芪各20.0g,独活12.0g,桑寄生15.0g、杜仲9.0g、细辛5.0g、牛膝10.0g、秦艽10.0g、茯苓9.0g、桂心5.0g、防风9.0g、甘草5.0g、当归9.0g、芍药9.0g、干地黄9.0g、全蝎2.0g、苍术7.0g、延胡索10.0g。

独活寄生汤:门诊常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腰腿痛。处方为:桑寄生15.0g、秦艽10.0g、当归10.0g、独活15.0g、细辛4.0g、防风10.0g、白芍15.0g、牛膝15.0g、川芎10.0g、杜仲15.0g、熟地15.0g、党参20.0g、甘草6.0g、肉桂3.0g、茯苓15.0g。随着临床症状进行剂量加减:疼痛剧烈患者可加全蝎与蜈蚣各3.0g,延胡索20.0g,用以行气止痛、祛风通络;寒重患者可加川草乌6.0g,可达到散热止痛的目的;湿重患者可加苍术10.0g,防已15.0g,可达除湿止痛效果;兼并有热象患者去肉桂,再加忍冬藤和桑枝各15.0g,可达到清热疏风的目的。

2 结果

2.1 三类多发性风湿性痹痛的中药处方分析

在520例风湿性痹痛患者中,风湿性肩周炎患者112例,风湿性腰腿痛患者182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26例,对这三类多发性风湿痹痛的中药药方进行统计,具体见表1。

表1 三类多发性风湿性痹痛的中药处方分析

2.2 治疗风湿性痹痛中药使用频率情况

在治疗风湿性痹痛的520例中药处方中,含有160味药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3味药为秦艽、威灵仙和独活,具体分析见表2。

表2 治疗风湿性痹痛中药使用频率情况

3 讨论

风湿性痹痛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及疑难病症,中医统称其为“痹症”[4]。广义痹指邪气闭阻肢体、肺腑以及经络,气血痹塞不通引起的多种疾病;狭义痹指肢体关节及肌肉疼痛、麻木、活动不便的病症,通常同现代医学上的风湿结缔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以及多发性肌炎等有关。历代中医在该病概念、发病病机、治法药方等方面都有非常详尽的记载。

中医学认为久病必虚,当人体正气下降时,其抵抗力也下降,导致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在经络中流窜,使得机体血行不畅,阻滞关节影响气血的运行,血行不畅通则导致成瘀[5]。痹症临床辨证常分为发作期与稳定期,发作期是病势较重、疼痛较剧烈的阶段,因而治疗上多以活血化瘀、驱风祛湿等为主,常选秦艽、延胡索、威灵仙、蜈蚣、全蝎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类中药;稳定期是病情相对静止的阶段,疼痛较缓和,但是正虚明显,多用健脾补肾、强筋健骨的中药为主。据有关研究显示[6],全蝎中蝎毒素可以作用于人体中枢和痛觉有关的神经细胞,对各类疼痛都有着很强的镇痛作用,联合秦艽与延胡索一起使用作用更强。本文研究显示,治疗风湿性痹痛的中药药方众多,药物种类也很多,而秦艽、威灵仙和独活是使用频率最高的3种药物,而虫类药物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对于有些药物,例如全蝎,其中含有蝎毒素,使用时需谨慎。

[1] 郭爱煌.中药治疗风湿痹痛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81-81.

[3] 马进,陈岷,李获,等.中药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5):192-196.

[4] 姚军强,窦胜昔.外敷、内服中药治疗风湿性关炎50例[J].光明中医,2011,26(4):717-718.

[5] 秦展宏.四物开痹汤加减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5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7):59-60.

[6] 王作民,刘阁,高冬英,等.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156例[J].河南中医,2012,32(8):1046-1047.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6-25

肖冬梅(1976-), 女,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剂学。

R255.6

A

1673-2197(2014)21-0112-02

猜你喜欢

秦艽威灵仙全蝎
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威灵仙治手足不遂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祛风除湿威灵仙
全蝎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蝎药材市场流通现状调查及展望△
试论威灵仙功用*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T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秦艽
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