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芍药方加味与美沙拉嗪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014-04-27张玲
张 玲
(金溪县中医院,江西 金溪 344800)
扶正芍药方加味与美沙拉嗪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张 玲
(金溪县中医院,江西 金溪 344800)
目的:探讨扶正芍药方加味与美沙拉嗪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分别给予美沙拉嗪单用和与扶正芍药方加味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结肠镜检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芍药方加味与美沙拉嗪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肠道溃疡病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扶正芍药方;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消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以里急后重、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等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已有研究显示,其发生发展与遗传、感染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1-2]。常规西医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比较好,但长期应用毒副作用明显,严重影响患者依从性。本次研究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0例,分别给予美沙拉嗪单用和与扶正芍药方加味联用治疗,探讨扶正中药方剂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消化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0例,均符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994年)西医诊断标准[3]和《实用中医消化病学》(2001年)中医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①氨基水杨酸(5-ASA)应用无效者;②药物过敏者;③治疗结束后未复查肠镜者;④研究过程中因病情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⑤肠梗阻者;⑥肠道恶性肿瘤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为(39.50±6.10)岁,平均病程为(2.74±0.85)年;观察组患者7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为(39.56±6.11)岁,平均病程为(2.78±0.8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口服,0.5g/次,3次/天;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与扶正芍药方加味联用治疗,扶正芍药方加味方剂组分包括白头翁、黄芩、黄芪、黄柏、白芍各20g,人参、黄连、木香各12g,甘草6g;纳呆湿重者加厚朴6g;体热重者加金银花6g,便血重者加仙鹤草6g,脘痛重加延胡索6g,1剂加水400mL煎至150mL,3次/天。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994年)[3]进行症状体征积分和结肠镜检积分计算 ,包括里急后重、腹痛腹泻、脓血便、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程度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5]
①显效:胃肠道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肠镜下黏膜无异常;②有效:胃肠道症状体征有所减轻,肠镜下黏膜偶见轻度炎症或假性息肉;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比较
组别例数(n)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治疗后肠镜积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705.16±1.053.21±0.86△2.04±0.621.42±0.53△观察组705.11±1.072.30±0.64※△2.00±0.611.09±0.44※△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其病情迁延,复发率极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目前西医推荐以氨基水杨酸类作为溃疡性结肠炎一线治疗药物;美沙拉嗪主要活性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其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肠黏膜白三烯水平上升,拮抗前列腺素合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进而发挥拮抗肠黏膜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肠道黏膜溃疡病变的作用[7-8]。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肠痹”范畴,多因素体不足,湿热壅肠,久蕴成泻,郁而化热,热伤为脓;故治疗应以扶正调血、泄热解毒为主。扶正芍药方方剂组分中白芍调气活血,白头翁凉血散热,黄芩涩肠祛湿,黄芪补中益气,黄柏清热解毒,人参滋阴生脉,黄连泄热燥湿,木香利气消积,而甘草则调和诸药以共奏扶正清热、调血燥湿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提示中药方剂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肠道黏膜病变方面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综上所述,扶正芍药方加味与美沙拉嗪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道溃疡病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柳汝明,吴斌,赵雨晋,等.美沙拉秦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2):181-186.
[2] 丁医峰.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 14(2):254-256.
[3] 陈治水.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9-240.
[4]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6-462.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 (4):236-239.
[6] 张立英,庄克生,郭洪英.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60例[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92-93.
[7] 黄平富,刘守志.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5(32):5-6.
[8] 陈锦锋,陈建林,韩宇斌,等.芍药汤合白头翁汤治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疗轻中度)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40(7):47-48.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7-06
张玲(1980-), 女, 江西省金溪县中医院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为药房管理、临床药学等。
R256.33
A
1673-2197(2014)21-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