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伤医对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择业的影响
2014-04-27李江滨李上飞袁彩虹李育超
李江滨 李上飞 袁彩虹 李育超 张 华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目前我国恶性伤医事件频繁,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护岗位已经成为职业高危群体[1]。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对构建我国未来的医患关系起着重要作用,了解他们对恶性伤医事件的认知情况和受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医患观,对促进医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医患关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广东医学院96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了解恶性伤医对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择业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广东医学院在校大学生。
1.2 调查方法
2014年4月通过自制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内容涉及对恶性伤医的认知以及恶性伤医对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择业的影响。共发出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0份,有效率96.0%。问卷回收后将调查结果录入问卷星问卷调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365人,占38.02%,女生595人,占61.98%;大一学生 249人(25.94%),大二学生 303人(31.56%),大三学生 386人(40.21%),大四、大五(实习的年级)学生 22人(2.29%);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属于城市的219人 (22.81%),县城的168人(17.5%),乡镇的 573人(59.69%)。
2.2 医学生对恶性伤医事件的关注与认知
在对恶性伤医事件的关注方面,91.87%的医学生都有关注恶性伤医事件,只有8.13%的学生没有关心这方面的信息,并且选择不关心的大多数是非医护(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这说明作为未来一线医护工作者的绝大部分医学生都非常关注恶性伤医事件。对于恶性伤医频发的原因,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医学生对恶性伤医频发的原因的认知
表1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恶性伤医频发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及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和文化素质以及看病贵,挂号难(医疗体制不合理)这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由于很多患者及家属对医学和疾病的规律没有理性的认识和了解,还有对医学技术的认识局限和医疗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不理解,并迁怒于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医学知识的患者沟通时也会存在一定障碍[2]。第二个原因看病贵,挂号难(医疗体制不合理)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条件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就医需要,造成了群众看病纷纷涌向大医院,造成大医院超负荷运转。
对恶性伤医未来的发展,42.29%的学生持悲观的态度,觉得这种现象会愈演愈烈,这说明部分学生已经受到恶性伤医事件极大的影响。面对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现任的医生几乎都人人自危,普遍提高了自己的警惕性,希望类似的事情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医学生也同样担心自己的安全,所以恶性伤医的发展趋势会成为他们以后考虑是否从医的因素。
对于改善恶性伤医的措施,73.75%的人认为应该提高医务工作者自身素质,75.31%的人认为应该提高群众素质,77.08%的人认为应该改善医疗制度,49.79%的人认为媒体要客观报道,49.38%的人认为政府和执法部门要严厉打击,52.4%的人认为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保护。从结果可以看出,改善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不能单单依靠某一方面的改变,需要患方、医院、社会、政府等一起配合协作来改善。对于医方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沟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医院应该给医护工作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对医护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患者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了解相关的医学及法律知识,在就医过程中正确看待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恶性伤医违法人员的打击,加强医疗单位的安全维护。
2.3 恶性伤医对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当被问及“恶性伤医事件的频发,是否会打击到学习积极性和对日常学习有什么影响时,42.29%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击,34.17%的学生觉得有消极的影响。现在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对在校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来他们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非常积极地学习医学知识,希望将来能够救死扶伤,可现在受到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的影响,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下降。造成学习积极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医学生渐渐认识到医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每天上班不仅要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还要时刻防止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心理压力很大,精神负荷重。(2)“救死扶伤”的医生形象不断被丑化。患者及家属为了达到通过医闹获得赔偿的目的,通过媒体、游行示威、以死相逼等方式来大力宣传医生的不道德,将医生的形象由“救死扶伤”演变为“草菅人命”等。这种现象使得部分医学生对前途充满迷茫,所以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对医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2.4 医学生对医疗职业的认知
受调医学生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评价,选项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高风险、低收入(55.52%),高风险、高收入(39.79%),低风险、高收入(3.23%),低风险、低收入(1.46%)。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医学生都认为医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这种看法的产生与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有密切的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恶性伤医事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医学生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看法,对他们以后的择业会产生影响。当学生被问到自己就医时医生的态度时,感觉普遍热情的占21.15%,没什么感觉的占53.23%,态度不好占的25.62%。虽然医生态度不好占的比例不多,但也说明有存在医生态度不好这种想象。在医疗实践过程中 ,一些医务人员对病人缺乏耐心、态度冷漠、责任心不强等情况仍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反映了部分医务人员缺乏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或者不同程度存在职业伦理素质不足或缺失,这也是引发恶性伤医事件频发的导火线[3]。
2.5 医学生对处罚恶性伤医人员的态度
本次调查显示,受调学生中78.13%的人认为恶性伤医属于违法行为,应该严惩;21.88%的人认为病人及家属情有可原,可减轻处罚。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恶性伤医属于违法行为,应该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医护人员的行为,不能因为是病人就能够减轻处罚和姑息。
2.6 恶性伤医对医学生择业的影响
受调学生中34.38%的人选择以后会从事医疗相关工作,且不会因此产生影响;57.92%的人会从事医疗相关工作,但心理压力很大;7.71%不会从事医疗相关工作,因为没有安全保障。日益增多的恶性伤医事件,不断恶化的医患关系,并严重影响医学生的择业,医学生越来越不想在择业时从事医疗工作。这会导致巨大的人才浪费,严重影响到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队伍的建设。同时即便学生将来仍然进行医疗工作,可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另外为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在行医过程中可能会尽量采取低风险的治疗手段,即尽量参照医疗规则去治病而不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诊治,工作中以不出错为第一要素将大大降低工作热情和创新性。所以减少恶性伤医事件,还给医护人员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医疗事业建设才会更加完善。
3 展望
综上所述,社会矛盾的加剧、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社会整体信任缺失、社保制度不完善、和谐社会理念的曲解、打击非法人员不严等成为暴力医的深层次原因。诊疗结果与患方期待落差大成为暴力伤医的“导火索”。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改善恶性伤医的频发的现象。(1)对于在校的医学生来说,学校应该加强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关怀理念,提高医学生的职业伦理素质和培养医学生防范恶性伤医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2)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恶性伤医屡屡发生与某些姑息行为密不可分,以前人们总是认为病人及家属情有可原,可减轻处罚,但正是因为这种同情心助长了无理取闹的患者或家属的伤医行为。因此必须采取法律的手段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等五个部门于2014年4月24日联合向社会公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要求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明确了需要依法惩处的六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公布四起暴力伤医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天津王英生、湖南衡阳王运生两起杀医案,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死刑,两名罪犯已经被依法执行死刑[4]。这份意见巩固了一个鲜明的态度:对暴力伤医行为坚决依法严惩;也提供了一个支撑点:遏制极端伤医行为,有利于医改深入推进。(3)将医院安保从内保列入公共场所级别,进一步加强对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当提到“在今年的两会中,部分代表提议将医院安保从内保(即单位自己负责自己的安保)列入公共场所级别(类似于车站、机场、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由政府警察部门负责安保),对此您是否支持?”88.02%人都支持。由此可见,将医院安保从内保列入公共场所级别是一项能够切实维护医院正常运行和保护医护人员安全的可行措施。
[1]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03):1-03.
[2]刘永达,袁坚,曾国华,等.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当前中国的医患关系[J].当代医学,2012,18(22):161-162.
[3]冷明祥,孟国祥,陈亚新,等.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05):01-02.
[4]冯文雅.最高法等五部门:教唆医闹可定罪[N].人民日报,2014-04-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