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造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钢琴即兴演奏教学

2014-04-26李海霞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创造性钢琴教学

李海霞

【摘 要】钢琴即兴演奏是以创新性思维为核心的一种音乐表演方式,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音乐灵感的闪现和即兴的创造手法。丧失了创造力的钢琴即兴演奏便如同丧失了灵魂,因此无论是在钢琴即兴演奏的专业教育领域还是业余爱好者的群众普及领域,贯彻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都是钢琴即兴演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钢琴;即兴演奏;教学;创造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09-01

即兴演奏是一种脱离完整记谱的即兴性音乐表演形式,作为创作和演奏同时进行的音乐表演,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衡量即兴演奏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即兴演奏教育在我国也是一门新兴的音乐教育学科,因此,作者希望在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理论基础上,探索钢琴即兴演奏的创新型教学方式改革的新路,力图开拓出更多为钢琴即兴演奏的师生所乐于接受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我国钢琴教学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创造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我国业余钢琴考级制度经二十多年的实施,已经相当完整,也颇有成效,但其负面影响也决不可忽视。

日本钢琴教师高桥雅江在其教师手记《中外钢琴考级之比较》中提到,“国外音乐考级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的音乐素质的提高,使业余音乐爱好者更有兴趣的学习,同时以鼓励和提高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和音乐创造性,把握业余音乐学习的特点,在专家、考官的关注下,让学琴的孩子自由成长,让他们从内心感受音乐的美丽,使音乐能够陪伴他们一辈子。中国国内的许多家长和老师普遍存在严重的功利心里,不顾孩子的兴趣及艺术修养,一味追求考级级别,盲目攀比,误认为考级是评判孩子学琴的唯一标准,以致于艺术心理惨遭摧残,许许多多考级通过或不通过的学生,因此远离了音乐,有的甚至影响了他们一辈子。”

这则手记客观地指出了我国国内钢琴考级普遍功利化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责任是家长、教师和社会舆论导向共同承担的。中国的琴童被认为只有挂上某某国内考级几级的牌子才有价值和定位,而对于其音乐修养、音乐创造力之类诸多无法用考级衡量的东西,社会和教师则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认可。

对此,我们可以将英国的钢琴考级与国内的几家知名钢琴考级内容与形式进行逐一比较。

目前通行于国内的各项钢琴考级,如中国音协、上海音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单位主办的钢琴考级,虽名称不同,但从考试的内容上来讲则大同小异,主要都是由基本技术练习(音阶、琶音)及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进行背谱演奏,其中只有上海音协与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多年来顶住社会压力,坚持同时进行乐理的考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5年以后上海音协的考级虽然新增设立了演奏级的考核,但重点还是古典作品的弹奏方面。上海音协与上海音乐学院虽然曾先后提出过增设即兴伴奏的考级要求,也作过一些尝试。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尚未全面实行。由此看来,在中国的钢琴考级中,明显缺少对学生进行创造力考核的内容。

二、促进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一般要涉及教学的价值观和教学目的、教学过 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也就是说,教学模式是围绕培养人才目标而建立的教学实践方法和策略。

要建构创新型钢琴教学模式,首要的任务是建作立钢琴教学目的观:即通过钢琴音乐表演的审美、立美、创造美的教学过程,增进学生文化与艺术修养,培养健全人 格和创新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应变创新的能力,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要求。其次要确立:将钢琴表演的教育规律与创新教育理 论、艺术心理学等学科,有效整合构建成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钢琴模式(以下简称创新素质钢琴教学模式)的理念与策略。明确音乐表现力发展的本身,就是学 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艺术素养中的具体体现,而联系生活经验和音乐理解,激发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喜悦则是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基本要求。因 此,创新素质钢琴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钢琴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灌注式的传授教育为主导,忽视学生感受,压制学生以主体地位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局面;要 把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放在首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虽然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钢琴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但教师是导向学生一切创新教育的规划与决策者。因此,作为一位钢琴教师,必须在继承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 上,不断突破原有教学模式中遏制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因素,将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结合,审时度势,变换策略,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以开 发学生创新素质为创新型教师的天职。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钢琴即兴演奏有它的即兴性,但它既不能漫无边际的海阔天空,也不是要绝对遵守严格的公式格律。不能要求学生把一首歌曲配弹成相同的样式,要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想象力,去进行创造性的编配,使每个人的创造性充分展现出来。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要让学生为一首作品多设计几种方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改进,这样选择余地大了,即兴演奏也就必然更加合理。因为完全照谱弹奏只能机械的练习,而从别人的伴奏中可以学习或从演奏谱中得到启发和联想,然后再通过大脑,进行加工编配,再进行弹奏,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与创新,这是改进和提稿演奏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其次,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听觉,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形象及思想感情的变化、乐曲北京与和声运动的需要来考虑钢琴演奏的织体。如何可以用琶音来模拟自然界的流水潺潺、单倚音来模拟鸟鸣声等;也可以通过模仿民间的锣鼓、吉他的弹拨、钢管的吹奏等声音来渲染气氛;积累和运用生活中熟悉的音调与节奏,如民歌或者民间舞曲的节奏、行进队伍的步伐省、母亲晃动婴儿摇篮的律动等,来烘托作品的特定意境。这种创造性思维与整个作品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做法,将在弹奏时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论

对于钢琴即兴演奏的教育,据笔者所见,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仍然没有一个权威地、十分成熟和健全的方法、体系的理论概括,然而即兴演奏伴随着人类音乐的出现而出现,作为一个历史久远的音乐表现形式这么多年一直持续发展着并巩固和加深着自身对于音乐发展的地位和影响,堪称古典精神与现代精神的完美交织。在钢琴即兴演奏教育的发展中,作者所尽绵薄之力也只想为钢琴即兴演奏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完善添砖加瓦。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面对专业领域的各种挑战,同时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即兴演奏,喜爱即兴演奏甚至希望学习钢琴即兴演奏,作者深感作为一名钢琴即兴演奏专业的学生同时是传播者的光荣愉快和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国内钢琴即兴演奏教育发展还尚未成熟的当下,我们的队伍仍需扩大,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也是更多的优秀师资作为传播者,大家一起努力,推动我们的钢琴即兴演奏教育走向一个更灿烂、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华良. 高校钢琴即兴演奏教学等级评估法的探索性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 向小琴. 论钢琴即兴演奏教学中的节奏型训练问题[D]. 上海音乐学院 2012

[3] 杨靖晶. 我国钢琴即兴演奏、伴奏课程发展情况调查与研究[D]. 上海音乐学院 2012

[4] 于晓燕. 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探索[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猜你喜欢

创造性钢琴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纸钢琴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钢琴
教育教学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