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马当先争创新佳绩
——上海市质协组织沪上企业座谈新年新举措

2014-04-26

上海质量 2014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质量管理

◆本刊记者 蕊 冰 / 文

一马当先争创新佳绩
——上海市质协组织沪上企业座谈新年新举措

◆本刊记者 蕊 冰 / 文

岁末年初,沪上企业正在谋划未来。上海市质量协会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精神,连续组织多次座谈会,邀请企业探讨企业管理、质量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先后有机械、通信、建筑施工、旅游、物业等行业的近6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市质协秘书处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从企业的交流中可以发现,成本压力的加重,全社会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产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关注,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挑战,都要求我们的企业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运用新的改进工具,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实现新的发展。不同行业的交流也碰撞出火花,他们共享经验,共谋发展。

掌握领先技术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调结构转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处于这一变革中的企业,尤其是上海企业在成本升高、环境保护等多方压力下,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必须走一条以创新、技术领先为核心内容的发展之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宝钢的代表在交流中介绍了该企业以精品规模化的创新来应对的举措。近年来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原本赚钱的项目,如今很难赚钱,市场价格战激烈;另一个压力是环境保护的压力,随着社会对空气质量等问题的关注,原本粗放式的发展都将难以为继。面对压力,他们提出精品规模化,只有规模化才能产生效益。他们提出,现在谈质量,必须将质量与制造能力结合起来谈。要向两个方向延伸,一个是向市场、用户延伸:他们会根据客户产品特点,提供不同的产品。比如汽车钢,宝钢的技术人员要知道客户要求的钢材是用在什么部位,要如何加工,要经过几道工序,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研发,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生产顾客真正需要的钢材,不夸张的说,宝钢的技术人员和汽车企业的材料专家几乎没什么差别了。另一个是必须向内部延伸,即加强基础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用户需求。

上海汽轮机厂的转型发展体现在技术领先方面。2013年他们的销售额上升,但利润却下降,这一方面是缘于原材料等成本压力的加剧,另一方面是很多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没有明显技术优势的领域,上海汽轮机厂面临着严重的价格战的挑战。处于上海,成本竞争没有优势,只有发挥技术优势,才能从价格战的漩涡中抽身。2014年他们除了要强化自身的技术优势,还将加强技术服务的发展,如技术改造、维护服务,利用技术优势,寻找新的增长点。

尝到技术优势甜头的还有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火电企业应该怎样发展,外三无疑是一个标杆。低能耗、低污染,他们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第一,2014年世界清洁能源会议将在外三召开,APEC的能源会议也将在外三召开。外三已经实现了技术输出,他们将帮助神华集团、华润集团等实现技术改造,发挥出一个行业标杆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

夯实基础管理是质量提升不变的主题

市场要求越高,对企业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就越高。谈及2014年工作,更多的企业关注的还是基础、还是现场。

上海船舶工业集团介绍了运用内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的契机,对成功的管理经验进行共享的做法。自金融危机以来,造船业一直经受着市场的考验,也正是这份考验,让企业更加重视管理,比如在现场管理领域,外高桥造船厂以点带面,推动现场星级评价工作,带动了整个公司现场改进的氛围,成为改善现场管理的很好的抓手,他们调动生产管理人员走出去学习,引导现场管理者主动参与,效果显著。而这些经验也将在集团公司内部推广。

电梯企业2013年颇受社会关注,但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仍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电梯年产7万台,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化带来的刚性需求,更主要还是三菱电梯产品受到市场的认可。当前国家颁布《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质量要求的提高,使三菱认识到必须继续夯实质量基础,2014年他们主要关注五个方面:学习《特种设备安全法》,杜绝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控制质量损失;建立质量项目管理机制;建立质量明细、追溯机制;加强供方管理。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在“走出去”战略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的成果。他们在美国、墨西哥等地都将进一步扩大产能,但这增加了管理难度。好的管理经验能否复制到每一个生产企业?各种信息能否共享?这些都要求延锋必须夯实基础。同时随着汽车三包新规的实行,公众关注度提高,产品标准也相应提升。因此在制造环节,公司更注重推广质量工具的应用,注重基础管理。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同样关注基础管理,因为“魔鬼”藏在细节里,航天企业尤其要关注细节。比如航天设备当前在管理方面的难点是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工作量增加,作为总装企业,他们必须做到“后墙不倒”,即无论其他企业何时提供产品,总装完毕的时间必须控制,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总装质量,管理规范是否能够落实,造成了管理难度增加。其二相关方众多,管理制度如何延伸到相关方?其三上级要求多,各种要求的及时、有效落实,都是他们当前管理的难点。他们提出,现场管理要延伸到配套单位;还要增加管理强制检验点。

质量管理必须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建筑施工行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是绕不开的话题,而今年,信息技术似乎格外引起企业的关注。因为随着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网络条件的成熟,信息技术的运用正悄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企业运营也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2014年这种影响必将更加显著。

事实上,不少先进制造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当前,他们正向着更加“智慧”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对管理的作用力日益明显。比如纳铁福倡导全员、全时、全面(从供应商到顾客)、全域的四驱式质量理念,而这种质量理念恰恰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依赖信息技术,他们已经实现了质量信息追溯。2014年他们要重点推进的是制造执行系统,每个员工的班前准备、工位维护、物料需求等内容,都事先进入系统,员工上岗打卡,即可获得信息和相关指令,这意味着电子化的前移,为后续质量分析建立了更准确的信息基础。

汽轮机厂下一步重点推广的是“纠正和预防系统”,系统会将质量损失在线统计,推动改进工作,通过线上控制,确保改进工作落实。加强供应链管理,公司将管理系统扩展到供应商,对供应商实现在线管理,完善供应商的自我考核。信息技术运用的范围在扩大,深度都在增加。

而建筑行业的企业代表们一见面,谈的最多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这种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招标,很多已经要求必须建立了BIM,中建八局、上海建工四建集团都已经在投入人力物力关注这一技术。

服务业也不例外,他们关注信息技术,更多的是对服务模式的变革。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关注创新,2014年要实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创新。他们提出要在服务上实现和游客运用APP(移动客户端应用)进行互动,质量控制也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2014年还要建立电子工程师团队,预计将达百人。

此外还有很多传统服务业企业也面临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电商的发展,新世界这样的传统企业不得不加大营销力度,为节造节,虽有一定效果,但成本巨大,变革将是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还有企业也提出问题,比如上海锅炉厂就提出,现在企业运用的各种信息系统很多,但是各个系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取代了纸质流程?电子化流程,是否完备,是否存在漏洞。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运用中需要关注的。

余慧文 摄

市质协秘书处领导在座谈中表示,在新的一年,上海市质量协会将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经信委、市质监局、中国质协的工作要求,结合会员企业质量发展需求,联动行业、区县质协和有关行业协会,深化各项质量推进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质量诚信氛围。努力促进产品、服务、工程质量提升,努力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质量新贡献!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质量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质量”知识巩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