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和标准化学科的带头人:郎志正

2014-04-26

上海质量 2014年3期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管理

质量和标准化学科的带头人:郎志正

编者按

郎志正,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质量和标准化专家,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35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第一机械系。曾在南京307厂、五机部第一研究所从事武器装备研制工作。1966年调入北京理工大学任教,从事特种机械、管理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8年~2010年任国务院参事。

郎志正教授长期从事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科研教学与咨询工作,为我国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族标准和卓越绩效模式,以及军工产品质量管理的推行作出了贡献;为我国服务业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做了创建和开拓性工作,是我国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和审定者之一。其著作有《质量管理及其技术与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与管理》《标准化工程学》《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现代管理与标准化》《质量认证实用全书》《GB/T19004.2—ISO9004.2 宣贯指南》《可靠性工程入门》等三十余部,音像制品十部,论文一百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国家质检总局、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质量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称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个人称号,及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

质量之路的选择

郎志正教授的质量之路可以说起步于军工,1953年他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1958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南京307厂实习并负责其中一个重要产品部件的设计工作。军工产品的严格要求磨砺了年轻的郎志正,从这个武器产品的铸造锻造、热处理、冲压焊接、机械粗和精加工、表面处理、总装,到最后靶场试验每一个过程和工序他都要亲自跟着查看。后来,他又参加了多项军工产品的研发工作。几年的经历,郎志正迅速从一个只有理论知识的青年学子转变成有着实践经验的青年专家。

那时他是五机部全部重点培训的三个年轻的火炮专家之一,之后很多年,郎志正的质量生涯都和军工产品有着不解之缘。他先后担任过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委员会委员;武器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正是早年扎实的、从第一线得来的经验,让郎志正后来的质量之路走得踏实而坚定。回忆这段经历,他曾说“经过了这个阶段的重要的质量训练,对我一生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6年,原本将要随单位迁往包头的郎志正,在母校的召唤下,回到了北京工业学院。学校希望他回校重建专业,只是终因时代原因没有继续。1976年,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人才。42岁的郎志正决定由技术转向管理,并确定从事与技术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方向。这是郎志正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一些知识需要从头学起,他孜孜不倦地向外国专家学习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研究经济和管理理论,重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从事新的事业埋头读书,刻苦研究。1980年郎志正正式参加筹建学校的管理工程系,成为我国第一批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课程的教师之一。

之后,郎志正编撰教材,杏坛授业。1981年,他正式出版了《质量控制方法与管理》,这是中国最早的几本有影响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书籍之一。他一方面在校园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方面,还走到社会大讲堂上积极宣贯质量知识。郎志正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又勇于创新,思路清晰,擅长演讲,很快成为我国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推进者。他和刘源张院士一起组织了有28讲的“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电视讲座”,自1987年起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和二频道每年不止一次地连续播了五年。郎志正还应邀在中央电视台主讲乡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等电视节目,积极参与全国质量教育活动并培养了数十名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生。

郎志正先后担任中国质量协会理事和常务理事,还担任过第二届全国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委员会主任,在任期内他提出了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方针和“小实活新”的活动原则,形成了我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一个高潮。

不仅如此,郎志正的质量之路越走越宽,尤其是在质量和标准化领域,他开拓创新,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心系“大质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经济正经历又一次腾飞,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将开始扮演日益重要角色,中国产品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准备,对管理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日益被学界和企业界重视。

郎志正在标准化研究中提出了标准化的本质是约束并作出了阐述,即后来被人们所称的约束论,形成了标准理论的一个学派。

1989年,郎志正作为发起和创始人之一,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支持和领导下成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委员会(TC151)”,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担任主任,郎志正担任委员和第一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开始全面推动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的结合。

1994年,国际上对ISO9000族标准进行了修改,扩大了应用领域,使之不仅应用于工业,也适用于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也正是在这一年,郎志正在第一时间亲自翻译了国际标准ISO9004-2《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第二部分:服务指南》,制定了GB/T19004-2《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国家标准,使标准化与我国服务业质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郎志正身体力行,领导了我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外贸公司、第一家对外服务公司,以及物业、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和税务等行政管理机构的ISO9000族标准的贯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开拓了现代服务业的许多新领域。

2000年,经过长期研究,郎志正认为,“2000年版的ISO9000标准中对质量的定义只谈固有质量是狭隘和片面的”。于是,他提出并不断完善了大质量概念,并在全国各地区和行业及许多报刊上宣讲和诠释大质量,鼓励人们追求大质量。

仅仅在上海,他就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阐述他的大质量理念。在中国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上,在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学习会上,在《上海质量》杂志上,在上海的企业里,不同场合,他多次讲授大质量概念,传播大质量概念。他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大质量:从范畴上来讲,大质量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量。从过程和结果来讲,大质量概念认为过程决定结果,结果才是目的。从组织来讲,大质量概念认为质量应渗透到组织所有的机体。从系统来讲,大质量概念强调系统最优,接口可靠。从特性来讲,大质量概念认为质量应包括固有的特性和人们赋予的特性。

他曾说,自己首次提出了大质量概念,并在全社会宣传它,使这一概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亲眼看到它对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他质量生涯中十分难忘的事情。

他还说,“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正是贯彻了大质量理念。这一标准把我国的质量和质量管理推向了更高的阶段。”——这一标准正是他倾力参与的,是主要起草人和审定者之一。

国务院参事的拳拳报国心

质量工作是郎志正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参事的职责则是他为之辛勤付出的领域。1998年,郎志正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对于第一次写参事建议,郎志正仍印象深刻。1998年11月,他与几位参事合写的关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建议报到国务院,朱 基同志第二天就作了批示。这份批示给了郎志正很大的鼓励,“国务院参事不是摆摆样子,所提的建议真能起作用。”

“参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郎志正坦言,“假如只是说套话、好话,那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只有坦诚建言,才能真正为政府决策起到咨询作用,为国务院领导分忧。”

2005年,国家提出自主创新问题,郎志正与其他几位参事从电子通信领域切入,就WAPI(即无线局域网的中国标准)展开了长达半年的深入调研。在提交的建议中,他直言,有些部门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帮助了美国的一些企业,在宣传欧美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不利于自主创新项目的发展。他建议:一是政府机构和官员应统一对我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这个结构调整中心环节的认识;二是希望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把科技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增强执行力。

后来所提及部门专门派人来国务院参事室了解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在国家支持下,WAPI绝境重生,现已形成可观的产业链。为感谢郎志正对WAPI所作出的贡献,2010年4月28日,WAPI产业联盟授予他WAPI终身荣誉奖。

担任参事12年,郎志正提出几十项建议。对待这些建议,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珍爱,整理归类,并一摞一摞地用小黑夹子夹好。其中有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有关于国企改革的,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于自主创新的,有关于信息安全的,有关于能源政策、节能减排的,也包括服务业怎么发展的等等。

作为我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质量和标准化专家,除了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外,很多方面的建议并非他的专业范畴。他曾说自己有一个“秘诀”:“要抓住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要从国家需要出发,从国家大政方针出发,深入调研,才能找准建言的方向和切入点。”

在参事们看来,郎志正很善于总结,他将自己当参事的经验进行了归纳,并撰写了《提高参事建议质量——我作参事工作的体会》,讲授给全国的政府参事,把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参事们共同分享。“提出的建议要围绕着中心工作,具有前瞻性,不能海阔天空地提,要有针对性,同时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样我们才能提。”

12年的参事建言经历,郎志正总结为40个字:“宏观把握、选好切入、认真策划、寻根求源、抓住由头、控制过程、精心提炼、善于表达、及时总结、不断改进。”

如今的郎志正,虽然从参事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仍然关注着质量,关注着标准,关注着企业,他仍在为质量事业奔走着,努力着。

猜你喜欢

标准化质量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质量”知识巩固
标准化简述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质量投诉超六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