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的起点上 全面推进湖北农业机械化

2014-04-26湖北省农机局周立明

湖北农机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湖北省农机局 周立明

在新的起点上 全面推进湖北农业机械化

湖北省农机局 周立明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自2004年国家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出台了农机补贴政策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0年来,在农业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农机化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快速健康发展。到2013年底,我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5%,实现了农机化从初级向中级阶段的跨越,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省农业机械化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湖北现代化农业、农机强省,作者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1 湖北农机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1.1 发展成就

截止2013年底,全省各类农机总量突破1000万台(套)大关,农机总动力达到4 081万kW。拖拉机保有量为129万台,联合收割机7.4万台,插秧机4.5万台。全省完成机耕面积5459千hm2,机耕水平71.7%;油菜机播机收分别达324.6和510千hm2,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26.5%和41.6%,居全国第1位。小麦机收1001千hm2,机收水平达91.5%;水稻机插和机直播807.8千hm2,机械插(播)水平达38.5%,居全国第3位;秸秆还田、植物保护、经济作物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和设施农业等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以机代牛”工程成效显著,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农机化在全省农业抗灾夺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发展特点

当前我省农机化事业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机构职能逐步理顺,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呈现出农机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湖北省农机化发展已由重点环节(化)向全程(化)推进,我省农业生产方式已由依赖人畜力生产向依靠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转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的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的态势。我省农业机械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1.2.1 农机补贴资金投入逐年增多

2005年中央安排我省购机补贴资金1500万元,2010年为7.4亿元,2011年为8.6亿元,2012年为10.4亿元,2013年为10.7亿元。从2005~2013年共安排我省购机补贴资金达到46.3亿元,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图1)2005~2013年中央安排我省购机补贴资金增长情况(万元)

1.2.2 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度增加

截止2013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081万kW,是“十一五”末的1.21倍、是“十五”末的1.98倍、是“九五”末的2.88倍。

(图2)“九五”末至2013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增长情况

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29万台,是“十一五”末的1.15倍、是“十五”末的2.29倍、是“九五”末的4.21倍。

2013年我省插秧机在全国排名第3位,小拖配套农机具排名第4位,小型拖拉机保有量排名第6位,联合收割机排名第7位,农业机械原值和农机总收入排名第8位,农机总动力、总投入和大中拖配套农机具在全国排名均在第9位,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和农用排灌动力均排名第10位,农业部农机化司统计13项农机化发展指标,湖北有10项指标进入前10名。

(图3)“九五”末至2013年全省拖拉机增长情况

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7.4万台,是“十一五”末的1.46倍、是“十五”末的4.6倍、是“九五”末的27.34倍。

(图4)“九五”末至2013年全省联合收割机增长情况

插秧机保有量达到4.5万台,是“十一五”末的2.72倍、是“十五”末的133.91倍、是“九五”末的833倍。

(图5)“九五”末至2013年全省插秧机增长情况

配套农机具达到243.41万部,是“十一五”末的1.09倍、是“十五”末的2.3倍、是“九五”末的6.73倍;拖拉机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1.9。

1.2.3 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

一是拖拉机配套比在逐步提高;二是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发展迅速;三是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新型植保、施肥、播种和农林特产品生产及加工机械、新型养殖机械、设施农业装备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正不断推向市场,取代落后的传统产品。

1.2.4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2013年底,主要农作物(稻麦油棉)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超过74%、34%和73%,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1.5%,较“十一五”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十五”末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图6)2005~201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情况比较

1.2.5 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蓬勃发展

截止2013年底,全省已建立农机专业服务组织7 6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576个,各类农机户已达170万户,农机资产在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1万多户。机耕队、机防队、机插队、机收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仅机防队全省就有2万个。订单作业、上门服务,农机合作社承包、托管及流转已成为一种时尚。农机合作社和服务队已成为农村一支新型服务大军,这是解决“今后谁来种田和如何种好田”的主要力量!他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其中天门华丰、孝感春晖、天门中绿、襄州双丰收等农机合作社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是我省农机合作社的典范。2013年,全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经营总收入达到253.8亿元,其中农机合作社开展的农机作业占农机作业总量30%以上。2013年农机服务组织经营总收入是“十一五”末的1.12倍、“十五”末的2.6倍、“九五”末的3.51倍。

(图7)“九五”末至2013年农机化经营收入情况

1.2.6 农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通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注重对农机手的教育培训和加强监管,较好地控制了农机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省先后共有13个县市被评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19个县市被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261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559个村被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村,16435户被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户。

2012年全国及湖北省农机化发展水平

2 湖北农机化发展面临的环境和主要任务

2.1 发展环境分析

“十三五”是“四化”同步建设(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是我省建设农业强省和农机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1)坚持、完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4)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一体化;(5)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全省农机化将处于加快发展、结构改善、水平提升的阶段。“十三五”期间,全省农机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2.1.1 农机化市场需求日益迫切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和转移逐年递增,农村劳动力主体老龄化日趋严重。因此农村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农业劳力由过去的季节性紧缺向全年紧缺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农机作业转变,“明天谁来种田”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故农业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购机用机热情空前高涨,农机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2.1.2 农机化法规政策基本完善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为农业机械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国务院2010年出台的《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等为农机化事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农机化法律政策环境已基本形成。

2.1.3 农机化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增大

一是国家对农业实行种田补贴、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等改革政策,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机代牛”工程和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湖北正在实施“构建重要战略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粮食增产能力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都将有力推动我省农机化事业发展。

2.1.4 农机化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一是国家支持的粮棉油等优势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包含了农机化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二是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现代农机企业不断涌现,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性能、复式作业、具有高新技术的农机新产品不断研发和生产,我省农机工业正在呈现恢复性增长。以东风井关(湖北)公司、黄鹤公司、正天公司、玉龙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农机生产企业已达180家,生产产品600多个,占省级推广目录的50%以上,农机工业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三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农机企业对农机产品技术研发推广越来越重视,不断提升农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使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率不断提高。

2.1.5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除机械耕整和小麦水稻机械收获外,机械插秧,小麦、油菜、棉花、玉米等机械播种,玉米、油菜机械收获,农产品初加工、秸秆还田、设施农业等都还处在较低水平。

二是农机装备结构还不尽合理。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比例小,大部分机械装备性能低、质量不高、产品单一,现有农机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报废更新状态,插秧机、油菜(小麦)播种机等农业生产急需的产品装备不足。

三是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平原发展较快,山区丘陵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粮食作物较快,经济作物相对滞后;产中较快,产前、产后相对滞后。

四是各地农机农艺融合仍不够紧密。农机与农艺的联合研发推广机制尚未建立,一些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不适应农机作业的要求,影响了如水稻、油菜等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进程。

五是我省农机生产企业规模小,研发创新能力薄弱。我省农机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科研能力差、重复生产多、产品档次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机经销企业存在经营实力不强、准入门槛低、服务手段差、维修能力弱等问题。

六是农机专业合作社需加强规范性建设。我省农机合作社发展很快,但还存在建设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同时,各市县培育的示范社还很少。

七是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手段落后、发展后劲不足。场库棚等农机化基础设施缺乏,农机露天存放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机耕道年久失修,影响机械的正常通行和作业。农机新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农机人员身份不确定,装备实力差,服务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农机发展和农民需求。

八是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和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一方面农机化新技术发展很快,而高素质专业人才比例较低,知识更新慢,尤其是技术精、善经营、能实干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因推广待遇低,留不住人。急需建立激励机制,长效机制,建立一支素质高、留得住、用得上的过硬技术推广队伍。

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敢于担当,加强调研,积极应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2.2 今后一个时期湖北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突出一个目标——大力提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达到70%,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

抓住2个重点——抓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等大宗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抓马铃薯、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

提升2个能力——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推进2个融合——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相融合;

提高5个水平——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农机科技水平;农机服务水平;农机安全水平。

3 全面推进湖北农机化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湖北省农机化发展的途径应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第一,从环节化到全程化、再到全面化;第二,在作物分布上,从粮油大宗作物的机械化到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第三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加工业和设施农业。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推进湖北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3.1 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一是继续努力增加关键生产环节农机装备量。江苏省2013年底插秧机保有量已达11万台,机插秧达2500万亩(1hm2=15亩),机插水平达到75%,我省要实现机插75%的目标至少新增插秧机6万台以上;二是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我省农机装备中,种植业机械多,养殖业、加工业机械少,在田间作业机械中,耕整机械所占比例远高于种植机械,而在育秧设备、烘干设备等方面则刚刚起步;三是要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我省1000多万台(套)的农机装备中,小型、家用型、低水平重复型、传统型机械占绝大多数,而大中型、高性能、复合型机械所占比例很少。要在增加农机装备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装备机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3.2 努力提高农机化的科技水平

一是要加大农机科技创新力度,鼓励农机生产企业与教育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推的合作创新机制。农机科研部门要加强研制开发适合我省农业生产需要的新型农业机械;二是鼓励农机生产企业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建立合作合资企业,提升我省农机研发生产水平;三是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培训与推广工作,通过各种现场会、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和多种媒体,开展培训与推广活动;四是实施农机化科技项目示范带动工程。包括农业部下达的水稻、油菜等生产机械化项目,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以及省级资金安排的示范推广站及示范合作社建设项目,发挥科技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农业院校设立农机专业,通过多种培训渠道,为农机部门培养专门人才。

3.3 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要加强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为契机,健全完善省市县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立新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网络;二是要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建立完善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农机作业队等组织为主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合作社承包或流转成千上万亩的耕地,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要加强完善农机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严把农机产品鉴定关、上推广目录关和市场准入关;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县乡村建设,努力提高农机检审上牌上证率。按照“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执法严明、文明服务”的农机质量与安全监管队伍。

3.4 重点突破水稻、油菜全程生产机械化的难点,全面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

水稻是我省第一大农作物,常年种植3 100万亩,面积大、产量高;我省是全国油菜生产第一大省,常年种植1800多万亩。发展水稻和油菜生产是我省农业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油料安全的需要,是关乎大局的政治任务。在水稻和油菜生产过程中的水稻插秧和油菜播种及收获环节,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及成本高,矛盾十分突出。大力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和油菜机械直播及收获技术是突破水稻、油菜生产的瓶颈和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

农机化生产必须抓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主要产区及机械配备5个着力点,才能从点到面,全面推进。

到 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70%,在水稻播栽、油菜机播和机收等关键环节,任务非常繁重。水稻和油菜主产区要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我们需从2种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实现机械化(环节化)突破,向全程生产机械化推进(全程化),进而由“全程化”向“全面化”迈进,包括农业各产业的全面机械化(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加工等)和区域的全面机械化(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3.5 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增加投入

建议各级成立由政府牵头,财政、发改、科技、金融、税务、农业、农机等部门组成的省、市、县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协调机制,把农机化发展规划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农机化发展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将农机化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并对其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下级部门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一是继续大力争取增加购机补贴资金的总量和农机作业补贴政策;二是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将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资金,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以及农机培训、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质量监督等专项资金、购机补贴工作经费、基本建设投入等纳入财政预算;三是争取发改、科技和农业等部门从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四是积极争取以财政贴息贷款方式,从金融部门得到购机贷款支持;五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机的研发与生产。

2014-09-20)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