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降粘汤治疗高黏滞血症临床研究
2014-04-26薛乃强
薛乃强
(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祛瘀降粘汤治疗高黏滞血症临床研究
薛乃强
(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观察祛瘀降粘汤加减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高黏滞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例,采用祛瘀降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75例,采用冠心宁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祛瘀降粘汤治疗高黏滞血症疗效显著,成本低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祛瘀降粘汤;冠心宁注射液;中老年患者;高黏滞血症
高黏滞血症是由某些血液黏滞因子升高引起的病理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升高,高黏滞血症的发病率亦呈明显升高的趋势[1]。高黏滞血症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加重高血压及外周血管疾病,促进重症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和视网膜血栓形成,因此寻找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十分必要。本文采用祛瘀降粘汤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5例高黏滞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高黏滞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理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确诊。患者年龄47~72岁,平均(55.3±2.1)岁,其中男性72例,女性78例;糖尿病患者30例,高血压38例,脑血管疾病34例,冠心病28例,颈椎病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5例,年龄48~72岁,平均(54.8±2.3)岁;男性37例,女性38例;高血压患者20例,脑血管疾病16例,冠心病15例,颈椎病11例,糖尿病13例。对照组75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5.8±1.9)岁;男性35例,女性40例;高血压患者18例,糖尿病17例,脑血管疾病18例,颈椎病9例,冠心病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祛瘀降粘汤治疗,药方组成为丹参30g、绞股蓝12g、地龙10g、当归10g、郁金10g、川穹10g、赤芍10g、杜仲15g、全瓜萎15g、泽泻20g、生山楂15g、生首乌15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0g、黄芪20g;气郁甚者加柴胡10g、香附10g、川楝子10g、白芍10g;痰湿甚者加陈皮10g、石菖蒲10g、苍术10g;湿热甚者加茵陈10g、黄连5g。水煎服,1日1剂,2次/日,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严禁摄入辛辣食物。
对照组患者采用冠心宁肌肉注射治疗,选择石家庄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出产的冠心宁注射液(10mL×5支,国药准字Z13020779),肌内注射,1次2mL,1日1~2次;静脉滴注,1次10~20mL,采用500mL 0.9%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1日1次。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
经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黏度指标中有4项下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血黏度指标中有3项下降至正常范围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减轻,血黏度各项指标下降不明显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显效42例,占56.0%,有效28例,占37.3%,无效5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32例,占42.7%,有效29例,占38.7%,无效14例,占18.6%,治疗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临床引发高黏滞血症的因素有很多,患者血流阻力会随着病情的恶化逐渐增加,导致多组织器官出现缺氧现象,患者的病情也会因此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要想将此恶性循环打破,首先要改善血液的黏滞状态,才能控制病情。
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有极高的发病率,尤其是高血压、脑卒中、肺心病以及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最高,且具有生理性衰老的特点。高黏滞血症这一病名并未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因虚致淤是高黏滞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2],因此传统中医将其归为“血瘀证”范畴。本研究使用的方剂中,丹参可益气活血,有良好的化瘀降黏作用,辅以川穹、赤芍、郁金、当归,共同起到活血行气、消除瘀滞的作用;党参、黄芪可补气行血,柴胡、香附可疏肝利胆,首乌、杜仲补肾益精,还可降低血脂水平[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使红细胞保持正常的双凹圆盘形,维持血液黏度及黏弹性平衡,同时对白细胞趋化、聚集、激活和黏附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从根本上改善高黏滞血症。川穹、赤芍、郁金和当归均可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红蛋白聚集性,调节血凝状态,进而改善微循环。党参、黄芪可抑制血小板表面活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柴胡、瓜萎可显著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4]。祛瘀降粘汤治疗高黏滞血症疗效显著,且价格实惠,毒副作用小[5],在临床中还可依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加减各味药物,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6],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方建安.祛瘀降粘汤治疗高粘滞血症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7,7(36):44-45.
[2] 马秀文.加减小柴胡汤对高粘滞血症的影响[C].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2011:159-163.
[3] 杨照,杨靖,李峰,等.药师参与治疗COPD伴高粘滞血症的案例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2):3498.
[4] 林淑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肺心病高粘滞血症[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3):104.
[5] 钟光稳,周民,张丽萍,等.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10):44-45.
[6] 宋云娟.辨证论治高粘滞血症8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5):65-66.
[7] 刘毅,邢宏志,向荣,等.中药配合高压氧治疗高粘滞血症98例[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2):35.
[8] 刘芳.中药血液平衡治疗高粘滞血症10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7):1358-1360.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3-01
薛乃强(1970-),男,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85.6;R259
A
1673-2197(2014)10-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