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观察
2014-04-26彭新华
彭新华
(信丰县中医院 妇产科,江西 信丰 341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观察
彭新华
(信丰县中医院 妇产科,江西 信丰 3416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慢性盆腔炎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病情顽固、迁延、反复发作等特点。慢性盆腔炎患者一般情况全身症状不明显,当患者出现抵抗力下降或过度劳累等情况时,慢性盆腔炎极易发作。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但该治疗方法会导致菌群失调,患者出现耐药性,最终导致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所有患者均为湿热瘀滞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痛、腰骶部酸痛,劳累、性交、排便或月经前后疼痛加重,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异味、低热、大便干燥、小便黄、舌体胖大、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2]。病情程度根据病情评分确定,其中子宫压痛或活动受限5分,子宫一侧或两侧压痛或片状增厚5分,输卵管压痛或呈条索状5分,下腹或腰部疼痛下坠3分,经期腹痛1分,低热1分,白带异常增多1分,病情增加1年加0.5分[3];其中,积分5~9分为轻度,10~15分为中度,16分及以上为重度。
将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0.6±1.5)岁,病程6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4.5±0.8)年,复发2次11例,3次13例,4次12例,5次及以上4例;病情程度:重度9例,中度20例,轻度11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0.1±1.0)岁,病程5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4.4±0.6)年,复发2次9例,3次14例,4次10例,5次及以上7例;病情程度:重度10例,中度18例,轻度1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单纯西医治疗,治疗方法具体为:轻度、中度患者于月经第1天,2.0g头孢曲松钠针溶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治疗7天;0.1g多西环素片,口服,每天2次,连续治疗14天;重度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月经第1天加用0.5g甲硝唑,每天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天。
1.2.2 治疗组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自拟红藤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具体为[4]:败酱草20g、红藤30g、地丁草15g、赤芍10g、蒲公英15g、桃仁10g、连翘10g、甘草6g;腹痛较重者加元胡10g,包块者加莪术12g、三棱12g,白带量较多者加冬瓜子30g。上述中药煎煮,浓缩,每天口服100mL,灌肠100mL。
1.3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有关慢性盆腔炎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超声检查及妇科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超声检查提示积液减少或包块缩小2/3以上,妇科检查阳性体征转阴;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减少,超声检查积液减少或包块缩小超过1/3,妇科检查阳性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及妇科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病理主要表现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慢性盆腔炎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酸痛、下腹部疼痛、坠胀等。临床若不给予积极诊疗,可能会导致盆腔组织水肿或充血,甚至局部微循环障碍。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杀灭引发炎症的链球菌、支原体、淋球菌、大肠杆菌或沙眼衣原体等,而抗生素易引起机体耐药性,因此临床治疗结果往往令患者不满意。中医理论认为,慢性盆腔炎病理为经期不洁、邪气太盛或术后体虚、正气不足,导致湿热寒邪侵入、气血阻滞,运行失常、肝失疏泄,冲任失调、经络受阻,最终引起不通则痛。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应采用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其中中医药方组成包括败酱草、红藤、地丁草、赤芍、蒲公英、桃仁、连翘、甘草等,蒲公英、红藤、地丁草、败酱草和连翘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和软坚散结的作用,桃仁和赤芍具有清热凉血和祛瘀止痛的作用,莪术和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治疗组给予患者灌肠治疗,有效减轻了苦寒药物对脾胃的损伤,药物通过肛门静脉、直肠黏膜静脉等渗透进入病灶,有效增加了盆腔药物浓度,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贾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40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5(1):18.
[2] 杨小青.重要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J].中医研究,2012,25(1):35.
[3] 金中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06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168-169.
[4] 许琼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0):1108-1109.
[5] 田引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5C):79-80.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6-30
彭新华(1971-),女,江西省信丰县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妇科。
R711.33
A
1673-2197(2014)20-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