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陇强玛冰川下的江源生活

2014-04-26税晓洁编辑

中国三峡 2014年7期
关键词:冰川牛羊帐篷

文、图/税晓洁 编辑/任 红

岗陇强玛冰川下的江源生活

文、图/税晓洁 编辑/任 红

长久以来,我们屡屡被媒体和探险家所误导,城市人难以抵达的很多这样的地方,就被渲染成“无人区”。其实,只要认真找找诚实的科学家们的考察报告,答案很清楚的。

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姜古迪如北侧冰川。

作者1996年考察长江源头岗加曲巴冰川。

1996年10月的一个黄昏,离开青藏公路已经好几天的我们又被风雪和陷车折磨了一整天,正精疲力尽。我喘着粗气刚搭好帐篷准备宿营,天竟然一下子放晴了。向导达尔吉大哥等烧火做饭,我背了个相机爬向不远处的一个山坡。还没到山顶,视线尽头就突然闪出了金黄的金字塔尖状的山体。各拉丹东就在我最没有准备的时候出现了。再往上爬,雪峰的大部分清清楚楚呈现在眼前。没容我怎么愣神,随着太阳和云彩的变幻,各拉丹东就玩起了色彩:金红、火红、深红、嫣红、鲜红、淡红、粉红、橘红、酒红、玫红、绯红、桃红、紫红、洋红、品红,应有尽有,完全超出常识,感觉比色谱还丰富,能想出的关于颜色的词语全用上也不够……看得人真是一愣一愣的,非亲历难以体会,语言真的难以形容。

最神奇的是,随着太阳下落,雪山以上开始被大片大片的乌云笼罩,就山尖周围不大的一块亮亮的透出天空,从一片深红变着变着成了一片白,山脚下的冰川像一块水晶般的多棱镜,显得很神奇。洁白的雪山和白色的背景,竟然也是和谐到让人无话可说。前后也就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样子,眼前的各拉丹东雪山完全超出常识中在内地所见的一切风景。那天,遥望雪峰,我竟有了想跪拜的冲动,不由自主地从那时开始,直到死去,我都将不会忘记那座金字塔般的雪山光芒四射的种种细节,那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我无法说清楚那种感受,只能用这《百年孤独》的句式开头。

这时有点明白了雪山的魅力,这么纯净的东西的确最能唤醒人内心最柔软的那么一团。

几天后,我终于走进了各拉丹东雪山下的岗陇强玛冰川。使我们惊奇的是,这两户牧民的家,就在距岗陇强玛冰川几公里的地方。这里海拔5000多米,曾长期被称作“无人区”。资料记载:该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拨4500米以上,气候寒冷缺氧,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这里一年只有冬夏两季,年平均气温为-4.4℃,极端低温为-45.2℃。常年大风,平均3.5米/秒,大时有40米/秒,大风天每年达130天,当地人称:“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

1976年,长办江源考察队在姜根迪如冰川下,也看到4顶黑色帐篷,那里也生活着多位藏族同胞。类似的情况,我们在海拔5590米的雅鲁藏布江源头杰马央宗冰川下也看到过,那里也正是当地牧民的家园。长久以来,我们屡屡被媒体和探险家所误导,城市人难以抵达的很多这样的地方,就被渲染成“无人区”。其实,只要认真找找诚实的科学家们的考察报告,答案很清楚的。

奶渣是藏族人的“巧克力”,最好的点心。

这两户牧民的表情都不很生动,刚一见面,很难感觉到他们对外人是否热情,连好奇都说不上,而且一般不笑。我们想,这大约是长期在缺乏同人群交往联系的环境中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交际能力吧……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进行,进了帐篷,照例没有客套,我们先喝起了香喷喷的酥油茶。眼前的事实让我们惊叹:坐在两顶黑色的帐篷里,抬眼就是冰川,高原的能见度极好,岗陇强玛冰川看起来触手可及。

长江源头岗加曲巴冰川。

冰川融水将汇入长江,奔向大海。在这里,母亲的乳汁滋养了她最初的子民。

不仅如此,在冰川下地势更低的一块台地,他们还建造了两间土房子作为永久定居点。

44岁的男主人玛,梳着两条长辫子,穿着妻子白蒂缝制的藏袍,他把我们让进帐篷,喝了一会儿酥油茶,就拿起一团羊毛缠在腰间,熟练地边走边捻毛线,去找他13岁放羊的独生子索南达杰去了。

帐篷里弥漫着酥油茶的浓香,白蒂又从牛角里倒出当天挤下的鲜奶,盛情招待我们。这天正巧白蒂在做奶渣,她将鲜奶上的一层油脂捞起,将剩下的鲜奶在火上慢慢熬,熬干水分后奶渣就做成了。向导达尔吉大哥说,奶渣是藏族人的“巧克力”,最好的点心,让我们尝尝。还未晒干的奶渣吃到嘴里酸酸的,软软的,十分可口。

牧区藏民的铺盖,大多由男人先捻成线绳,再由女人编织出来,织一条藏毯得花四个多月的时间。毯子紧凑厚实,御寒极佳,而织毯的工具也不过就是些长短、大小、粗细、扁圆不等的木棒。牧区藏民们常穿的色泽艳丽、独具特色的藏靴也是由女主人手工做的。用牛皮做靴底,羊毛绳织靴面,五彩灯芯绒布做靴筒,前后得花2个月左右。白蒂一年至少要做四双这样的靴子。

羊肉快煮好的时候,索南达杰也随着父亲回来了,玛腰间的那团羊毛也早已捻成了毛线。牧区藏民的铺盖,大多由男人先捻成线绳,再由女人编织出来,织一条藏毯得花四个多月的时间。毯子紧凑厚实,御寒极佳,而织毯的工具也不过就是些长短、大小、粗细、扁圆不等的木棒。牧区藏民们常穿的色泽艳丽、独具特色的藏靴也是由女主人手工做的。用牛皮做靴底,羊毛绳织靴面,五彩灯芯绒布做靴筒,前后得花2个月左右。白蒂一年至少要做四双这样的靴子。

白蒂身边围着两个小姑娘,8岁的达娃是邻居泽玛家的小女儿,她和白蒂6岁的小女儿改桑才珠亲如姐妹,开始,我们一直以为她俩是一家人。两家的帐篷相隔只10米左右,两顶帐篷的牦牛绳相互交错。两家的男孩子也形同兄弟,一同放牧,一起玩耍。

1999年国家测绘局设立的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长江源”纪念碑。仔细看来,这块纪念碑的选址,也许颇有深意,来自东边各拉丹东姜古迪如冰川群的水流和西边尕恰迪如雪山冰川群的水流在纪念碑旁汇合。

上、下:长江源头牧民的孩子。

我们又到泽玛家坐了一会儿。泽玛见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忙跑到玛家抱来一只羊腿,他的大女儿岗琪熟练地将羊腿分割成块,放到铝锅里去煮。四年前,泽玛的妻子去世了,16岁的大女儿岗琪担起了一切家务,捡牛粪、打酥油茶、煮饭、缝衣、织毯子,有时还帮12岁的弟弟嗄凯到山上放牧牛羊。

他们一般很少去卖掉自己的牛羊,牛羊对于他们,不仅仅是食物和财富,更是他们的光荣和梦想。他们的生活用具几乎都是就地取材,一半以上来自心爱的牛羊身上。纺出来的牦牛毛线用途很广,可以做衣服、鞋子、绳索和帐篷,用这些牦牛毛线织一顶帐篷,大约需要四个月时间。

第二天早上,我们准备离开时,岗琪背来了一塑料壶冰水,看着我们用香皂在手上抹来抹去,弄出许多泡泡,她好奇地笑了起来。我们这才发觉岗琪小妹妹笑起来真美。

泽玛是这“无人区”里我们见到的三户人家中唯一能勉强听得懂我们说话的人。谈话中,我们发现,长久与世隔绝的生活已使他们对数字没有多少概念。去年的一场大雪,冻死了这三户人家一半以上的牛羊,但今年水草丰美,牛羊增加了一些。他们希望自己的牛羊越来越多。他们一般很少去卖掉自己的牛羊,牛羊对于他们,不仅仅是食物和财富,更是他们的光荣和梦想。他们的生活用具几乎都是就地取材,一半以上来自心爱的牛羊身上。纺出来的牦牛毛线用途很广,可以做衣服、鞋子、绳索和帐篷,用这些牦牛毛线织一顶帐篷,大约需要四个月时间。

在这四季如冬的地方,严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玛一家说,下次我们再来,他送我们每人一双牦牛毛织出来的鞋子。

告别他们时,我总忘不了刚上高原时躺在帐篷里,脑袋疼痛得要爆炸,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的那种感觉。后脑深处还仿佛有根粗粗的钢针不停地搅动,疼得人几乎想把脑袋揪掉;前胸后背也像各压着一块巨石,闷得人能真切地感觉到每一次呼吸,明显地感到吸进来的空气不足以使之扩张,每收缩一下也要使出浑身的力量;而身体又是软软的,没几分力气;脑袋好像空空的又仿佛塞满了东西,不知道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一切都灰蒙蒙的,眼前罩着一团雾……准确来说,这是一种半清醒状态,意念在支撑着意识工作,而体力又难以维持这种工作,这就是典型的高原反应。

在这片空旷的高寒之地,他们以最简单的生活方式生存着。我们不知道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其实,他们是代表着人类,是在对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对人类所能生存的极限条件,进行着顽强地挑战。

相关链接》》》

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雪山是冰川之母,雪山孕育了冰川。因为难以贴近,冰川对于大多数人,还是个遥远而神秘的东西。

何谓冰川?科学上的严格定义是:冰川是高寒地区降雪经过粒雪化,密实变质成为冰川冰,达到一定厚度并能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的自然冰体。

冰川覆盖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约11%陆地面积。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6×106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这些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与格陵兰岛上,海拔较高的高原与山地仅分布一些面积较小的山地冰川,这些冰川形成了极地、高纬度地区、高海拔高原与山地特有的自然景观。

地球上受冰影响的部分称为“冰冻圈”。冰冻圈是地球表层和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冰川、积雪、冻土以及海冰、湖冰与河冰等,其中享有“大陆温度计”之美誉的冰川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冰川也是极其重要的淡水资源,海冰面积每年波动较大,大约覆盖了洋面的7.3%。冻土、寒冻风化岩屑和苔原等统称为“冰缘现象”。高大山体以及残留的古夷平面是现代冰川发育的依托,季风、西风以及局地环流在高山区形成的有效降水是冰川发育的物质基础。

中国是中低纬度现代冰川最为发育的国家,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区。中国科学家自1978年开始,前后历时20多年,于2002年完成《中国冰川目录》12卷23册,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冰川大国中唯一全面完成冰川编目的国家。

中国冰川类型有冰原、冰帽、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悬冰川等。其中面积与储量所占比重较大的为山谷冰川;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冰斗冰川与悬冰川。

目前的统计资料是:中国境内有现代冰川46377条,总面积约59425.18平方公里。而目前仅有川西贡嘎山的海螺沟冰川、云南玉龙雪山的白水河1号冰川、新疆天山博格达峰的扇形分流冰川等屈指可数的几条被保护性地开发成为旅游景区。

猜你喜欢

冰川牛羊帐篷
今晚,我要睡在帐篷里
帐篷里的笑声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帐篷节”开始啦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牛羊各几头
搭在水上的帐篷
草原的牛羊
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