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求为官转正之路

2014-04-25顾伯冲

领导文萃 2014年8期
关键词:黄巢官位招安

顾伯冲

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所有有志向的人看到了进入仕途的希望,农家子弟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荣身梦想,读书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从此,在这样一种价值取向的导引下,四书五经成为知识分子阶层进入仕途、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阶梯。

对官位的渴望,很多人皓首穷经,耗费了一生的精力和智力。这不仅影响到读书人对个人前途的奋斗方向,而且影响到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标准——有时只是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而没有考量自己的才华、机会等因素,对自己常常作出过于乐观的判断。

古人求仕跑官之路,不外乎如下几种:要么靠自己,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走科举正道;要么靠父母,靠姐妹的脸蛋,受恩荫,当国舅,一步登天;要么靠资财,真金白银,花多少钱,买多大官。还有一条路,就是先做贼,再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曲线转正自己的身份。选择这条路的人如蛰伏的虫子,一直期待着生命中那个叫做惊蛰的季节。

从秦始皇到清末的农民起义,几乎没有真正的革命,都只是造反。他们的原始动机先是为了活命,然后是争官位、抢皇位,想和秦始皇一样过皇帝瘾。于是,皇帝成为了中国人最羡慕又最恐惧的“岗位”。

那些想通过科举去做官却不是这块“料”,又没有机会采用荣立军功博得官位、爵位等合法途径当官的玩命之徒,一次次的落榜,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便对现实郁积了满腔怨愤,他们无疑是最想改变现状的一群人。虽然文化知识不行,但他们的情商却很高,志向也很远大,并且小脑瓜子还转得特别快。诗言志,唐朝的落第者中通过诗来表露这一心迹的不乏其人。

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钱起:长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常建: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做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虽然科举无望,可他们明白,人生的路不只是“高考”这一条,不妨另辟蹊径,拿自己的小命去赌一赌,把起义作为曲线当官的捷径,被朝廷招安做大官,并力争做高官、拿厚禄。

黄巢参加过科举考试,据说还不止一次,可惜都没有通过。他是一个儒生,出身于一个靠武装贩运私盐谋取暴利发财的富裕家庭,殷实的家底使得黄巢自小就有条件苦读儒经以求晋身官场。据说,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巢”,就是指望儿子日后能够荣登科榜,“巢”者,“窠”也,音同“科”,民间吉祥语中就有“五子登科”之说。然而,黄巢在科举场上屡屡落第。原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理想的黄巢,陡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离开长安时扔下一首杀气腾腾的《不第后赋菊》。这与其说是诗句,还不如说是誓言!

像宋江这样以争取招安来寻求社会地位的人,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尤以两宋之际为多。史载:建炎四年,“茶陵县贼人二千余人,已入郴州永兴县做过,欲自韶、涟州寻路去投六官。及虏到乡民,又各刺‘聚集兴宋四字,其意望朝廷招安”,后来终于得到朝廷恩准。所以当时有民谣说:“要高官,受招安;欲待富,须胡做。”对此,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这是当时的百姓提取了朝政的精华的结语。”

隋末李密曾要求朝廷封赏他,唐末的朱温投降于朝廷,元末张士诚也做过元朝封的官,张献忠也进行过试探性的假投降。后来,他们的想法更具野心了,认为加把劲说不定能做皇帝呢。当时,谁也不能遏制他们的想法,是因为朝廷太虚弱了,假如朝廷政治清明,军事上有实力,他们也就安于自己得到的官位不再冒险了,毕竟被招安后老老实实做官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洪秀全原名洪火秀,14岁即通过乡试,是很有希望的少年。以后的17年间,他连着4次考试都没有通过。当第3次落榜后,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无颜见江东父老了,干脆装神弄鬼,大说了一大堆疯话,称“自己是上帝派来的”。别看他是屡试不成的落榜生,但深知“洋为中用”的道理。这时的洪秀全心里已经准备起义了,不过求官之心还没死透,又去考了一次,结果再次落榜。这一下子他什么也不说了,只有“两横一竖——干”,便扛着“上帝儿子”的招牌闹起来了。

当然,通过起义谋官的要价也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当初黄巢如果能够在书本上找到出路,朝廷给他一个什么官都行。后来,他的事业做大了,胃口自然也不一样了。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唐僖宗决定招抚黄巢,朝廷文武百官议来议去,准备给他一个“率府率”的官衔。正在广州城外休整的黄巢等了好一阵子,竟然来了一张这样的“委任状”,好像孙猴子知道自己只做个小小“弼马温”一样,当场勃然大怒,感到皇上太小看自己了,于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将“革命”进行到底。

(摘自《倾覆与重构》)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巢官位招安
黄巢
为官位吹
一个纪念黄巢的节日
再论新生态环境下的“一切为民”
黄巢到底魂归何处
《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分析
《论语》(十五)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辨析
论招安
官位·官味·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