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于世 ,其嗟若何
2014-04-25张天华
张天华
时间在走笔如飞地书写着历史,凝聚着文化。但也许他亦未曾料想,世人的回忆会给他增添多少新的声色和情致,又会有多少被人们选择性地遗忘。肉体凡胎,就像一个个大同小异的灵魂容器,人的灵魂偶驻于此,又飘忽而去,剩下这一具具残躯便自行腐朽。它们也是时间的产物,时间把它们禁锢在某一特定空间与时刻,驱使它们按照自己的规矩行进。唯有思维,偶可悠游于外,古往今来地浏览、思考、品读时间留下的一具具别样的残骸。摸索着,渴望得到零星时间偶留的交代。
愿意做此思考的灵魂是不多的,但也是不少的。人类的一切行为,尤其是作家的创作,探究他们最原始的动机,不是基于主张“恶是历史的杠杆”的黑格尔所以为的“恶冲动”,不是弗洛伊德所理解的“性冲动”,也不是马克思所论证的“经济冲动”,而是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为了确证生命存在和价值,化有限为无限的“生命冲动”。这种冲动,让个人生命陡然变得博大,博大得与整个时空融汇,在时间的长河,因各自的溶质形成各式的人格,找到心灵共通的知音。相携着,在光阴流转中,激起一簇浪花,惊起一方晚霞。
他们是行者,诗意地行走在大地上。百年后,皮囊化为丘沙,而他们的灵魂携着思想,犹在行走。只要还有书纸,还有记忆作为载体,他们应不必穷途而哭。但他们又是如此孤独。有时只能期盼跨越时空与古卷中的灵魂相遇,秉烛夜谈不倦;抑或是踏遍恒久的厚土,用生命去熨帖,感受大地深处生命之源的灵脉,按按心口,胸腔中“嗵嗵”的跳动,似是和着相同的节奏。
满目风尘,一人仆仆而来:尘满面,鬓微霜,目光却如星般明亮。这是走遍天下的一代文学大师在用足来丈量,丈量落在山冈上的千年月光。余秋雨,他有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一个令我闻之心眼俱亮的名字。我想,大地应是最偏爱于他,因为他懂得大地。大地迎合着他每一个脚印,支撑着他,期待着他,也审视着他。行在苦旅,手书“苦旅”,他留给我一个背影。
《文化苦旅》一书是我初读一遍,爱不释卷,再读之,又苦于心痛,不忍复读。余氏言说,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年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一曲含情带血的挽歌。蒙昧的历史征途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镌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目光与印记的空间存在(如:西湖、庐山、周庄),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已如象征符号的历史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贞节牌坊),在余先生笔下,统统都结晶成一个个可观可感的情感符号,用这种有限形式直观显示了无限内容。大量物象隐匿地彰显了他自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对种种的透视。我为其宽广丰厚的含义,以及文本无处不在的美学意蕴倾拜!
不记得是哪位哲人,曾有一言云:“迷信权威是成长的必然经过。”昔日作文时亦尝引述,换得不屑者无数。其乜斜的眼,轻撇的唇,猛然观之,似是自《山海经》中走出。自以为是地显示着年轻人少不更事的自以为是。我想我是迷信过权威的,迷信的对象就是余先生。在尚不知谁是苏轼,谁是李白,谁是那个名字叫“豆腐”的人的时候,我却知道了,有一种身份叫“文人”,有一种职业叫“行者”,有一种无奈叫“不再”,又有了一种习惯叫“窗外”,也听说了中国正有一种情结叫“寂寞”。当然那时是不懂的,连字都只识得不及十人之指。但却清晰无比地记得那句“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不懂,却记得,也就成了坚定。当然要感谢父亲,是他深情的诵读,响彻了我整个童年的天空。
终是耐不住诱惑(不知已是第几次了),重又用目光跟随着先生的脚步,感受山川河泽,一处处皆变作触点,开启先生与读者情感的闸门。我想,任何一个命题者都不会贸然将先生的文章作为阅读考试篇目。虽然它们皆句句含哲,可供无限挖掘。但也正是因这无限,何以给“参考答案”?只好冒险又冒险,列出一题,分析先生的文笔。我不禁有了疑问,是问先生的:百年之后,您希望人们何以懂你?
如今的书,怕是越读越多了。寿命之有数,限制了人的认知程度。当时代推举出一大家,耗毕生之时力钻研,终将欲破题,却不得不面临生之行休。后人研究内容中,又要加上他未完之残篇。而若有一适合之人,有适合之思想,譬如春秋时的孔丘,成为思想主流,构建公共人格,较人心惶惶无思想根基,如浮萍无根自漂,信有其益处。非是思想禁锢,而是呼唤一种认知。
当一个人有了所谓的“高度”或“深度”时,他便有异于所谓“常人”。抬头看“高度”,只看得见一双鞋底,上面还有泥巴。疑惑地抬脚低头自视,又瞥见“深度”黑色的发涡,其间还夹杂着风沙。于是只好挠挠头,擦擦鞋面,投身物欲横流。因此,我十分感激余先生,著书立传,既实现了个人的无限,又使更多人得以受诲以期无限。在高度上偶尔低低头,看看疑惑盲目的世人,也让世人窥得其些许脸面。再诙谐地指指鞋底,让人们的目光移向泥巴。
郑板桥甘为“青藤门下走狗”,我想,先生自己应当没有养狗的奢侈余暇——他还在路上。就让我有幸跟着您的脚步,做一背囊之仆!然而,此时我很怕。怕自己跟不上先生的步伐;怕自己总要踏先生的足印,做不出自己的回答。我想我现在,还是打点一下心情,多在心中放几本书吧!
【点评】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多不少,不增不减,唯有富有诗性智慧的人才会关注它。“四时变化是中国文人心灵世界的精神原型”,个体生命的有限与时间长河的无限冲撞后的痛苦纠结在每个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久久萦怀。“生命冲动”是文人创作的出发点,正是余秋雨在这种“生命冲动”中陶冶了作者的文思,带给作者许久的感动。我想,余先生就是用自己的思想把原始的物象刮垢磨光,对远古历史做还原解读的诗意的歌者。
(指导教师 郑晓峰)endprint